沈跃新
今天是庚子年二月十八(2020年3月11日)。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国疫情:
一、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截止3月11日08: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现存确诊17588例,累计确诊80934例,累计治愈60206例,死亡3140例。
二、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励,善作善战,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痺、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各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宅家蜗居,看见昨天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闻报导,心中十分激动,总书记在百忙之中到疫区考察,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願者和居民群众。这是党中央对湖北武汉的关怀和重视,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希望。
天空开始放晴,小区的鸟儿的叫声催促宅家之人早点起床,小区内的绿化工人在地里种上草坪,清洁工在打扫卫生,对电梯进行消毒清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门卫仍然坚守工作岗位,负责任的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小区显得安静和谐。
昨日就"米汤″列入到治疗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一些探讨,今日继续讲"米汤″之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当知识青年到了农村,开始了农村冯生产和生活。
当年的农村,贫困和缺粮是广大农村的通病,种粮的人缺粮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但当年的缺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生产队有一个精神意识差(人称瓜娃子)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人们叫他"王瓜儿″他孤身一人生活,他做农活有一股蛮劲,什么重活他都不怕,由于是强劳力,食欲大,胃口好,长期处于一种饥不裹食的状态。
这一年,生产队派他去修河,他与大队几十个人到离家八九里外的地方修河。每到半响午,他都饿得不行,就偷偷摸到修河工地的厨房去偷喝米汤,喝了米汤回来,他又有劲干活了。有一天,他又饿了,饿得来汗水直冒,手也无力。他又偷偷摸到厨房去喝米汤。可是不巧,今天中午河工不吃甑子饭,改吃烩面,时间还早,厨工还没动手煮烩面。他一看没有搞头,悄悄在米缸里抓了几把生米装在衣兜里。这时,大队的民兵连长(带队的头,也是来偷喝米汤的)。他到了厨房,正碰上偷米的"王瓜儿″。这还了的,民兵连长将他抓到工地,进行批斗。"王瓜儿"口吃的说道:"我有罪,我只想去喝口米汤,并不是去偷米。″可是人赃俱在,他兜里的几把米就是罪证。民工们对他是拳脚相加,将这"贼娃子"打个半死,口中仍唸唸不忘地叫着我要喝"米汤","米汤″。
这"米汤"是解饥之汤,是救命之汤。那个时侯,有"米汤"喝的人家大多是农村的殷实户。
据说,东北少帅张学良的身子底子并不好,加之他刚出生时就遭遇天灾,他的母亲生下他时,没有奶水。他的舅妈从外公家偷些大米,熬成米汤喂他。以后张学良说:"我是喝东北大米的`米汤‘长大的"。据说在张学良的葬礼上,他的亲朋敬献给他的花篮,最显眼的是东北稻花扎成的花束。这稻花有两层含义,一是表达对生养张学良的东北大地的感恩之情,二是代表张学良家族对滋补张家两代人的米汤示以彰德和推广之意。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使君子》:"每食后米汤一钱″说明了米汤能解使君子的小毒。
作家们在描写"米汤″时有这些描写。《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次日,陶子尧上院谢委,又蒙抚院传上去,确实灌了些米汤,把他兴头的了不得。"《二十年目赌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巡道受了这米汤,自然是觉得宪恩高厚,宪着优隆了。"
茅盾《动摇》"胡国光闭目一笑,张铁嘴灌他米汤的面容,又活现在他眼前。″冰心《分》"我回去跟着六十多岁的祖母。我吃米汤糕干…...但是我不在乎!″周立波《山乡巨变》"家里又回复到老样子了,衣无领,裤无裆,三餐光只喝米汤。″
查阅了许多资料,说明了"米汤"(米油),还真是个好东西,一味米汤,还有讲不完的故事。
宅家蜗居,对"米汤"还真的念念不忘。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庚子年二月十八写于新都伴梅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