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石记要》
作者:吕兴福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一、石头的前世今生

——这几块石头,我们不需要研究它像什么,只要能感觉到震撼就足够了。诡异,狰狞,变态,恐怖,这些词汇用上去都不过分。当知道了它们的前世今生后,也许会改变我们的感受和认知。在无法想象的年代以前,天崩地裂,火山爆发,大地上岩浆像洪水一样肆意奔流,到底燃烧了多长时间,我们无法知道。岁月悠悠,燃烧程度和几千度的高温在渐次下降后,终于开始冷却了。岩浆中不同成分由于结晶不同,在冷却的过程中分离重组,有些在来不及完全分离的情况下,被凝固了下来。又经过了千百年,在地震、风蚀雨剥、河流冲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又开始了新的塑造。由于凝固岩石中各种成分的坚固程度不同,坚硬的部分凸出,不够坚硬的部分会凹陷下去,久而久之,就被剥蚀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所以,作为一块石头,要成为什么样子,完全由不得它们自己。即便是形象可恶,那也不是它们的本意。所以,它或许不懂我们,我们却懂它,甚至在试着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一)
看惯了会忘记它们的丑陋,
看久了更会爱不释手。
真说不出它们像什么,
只觉得是几块怪怪的石头!

(二)
诡异,狰狞,变态,恐怖,
教人生厌令人作呕。
这些词汇用上去虽不过分,
可其中因缘谁曾探究?

(三)
作为奇石予以鉴赏,
能感觉到震撼已经足够。
假如知道它们的过去,
就会改变我们的认知和感受。

(四)
在无法想象的年代里,
天崩地裂于南瞻部洲。
地心赤炎火山爆发,
岩浆洪水般肆意奔流。

(五)
成百成千度的高温,
经年累月渐次下降之后,
终于开始冷却再冷却,
同样经历了无数春秋。

(六)
岩浆中不同成分,
由于结晶不同离析分流。
冷却过程中再度重组,
最终凝固成地壳乃至山丘。

(七)
又经过千百年冰川时代,
造地运动欲罢不休。
几度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日月经天白驹苍狗!

(八)
地震、风蚀雨剥、河流冲刷,
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后;
开始了新的塑造,
去除棱角变得圆滑润秀。

(九)
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不论是粗犷还是紧凑;
不论是厚实朴拙,
还是晶莹剔透!

(十)
都不是他们的本意,
他们没有抉择的自由。
从哪里到哪里,
它们只能被动接受。

(十一)
他们至始至终是无为的,
只能在电石火光中被成就。
即便是形象可恶,
也是邪师过缪众生无咎!

(十二)
无法确定故事的起点终点,
只晓得尘劫历练很久很久。
无奈劫波渺渺,
只感叹岁月悠悠。

(十三)
石头或许不懂我们,
我们却能把它理解通透。
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作它们的不请之友!

二、黄河奇石之梅花序列欣赏

老树铁杆纵横,香粉白雪摇匀。
画工自叹不如,诗家唯说销魂。

三、黄河奇石之芦苇序列欣赏

滩涂平沙长堤,鸭雁对歌不息。
水暖田鸡呱呱,风揺芦苇依依。
宝镜倒映蓝天,钓竿圈点涟漪。
漫道石头心肠,同具一点灵犀!

四、黄河奇石之花卉序列

1.玫瑰
送你一朵玫瑰,色香千年不退。
敢问情为何物,如是教人敬畏!
2.玉兰
枝头含苞不放,直教地老天荒。
如是坚守千古,堪笑人间沧桑!
3.残荷秋塘
谁画残荷秋塘,老了前朝鸳鸯。
思念融入化石,只为千年守望!

编后语:
石头也是有文化的,有它演化的历史过程,如果你认真的研究起来,不但是一种乐趣,而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吕兴福先生在研究文学、佛学的同时,对黄河奇石进行收藏,当然先生的收藏不是去市场淘宝,而是亲躬黄河边随缘。奇石在先生眼里,那不仅仅是一块石头,而是会告白岁月的历史巨著。先生对这些奇石不但赋予了诗意,而且赋予了佛性,我想这就是石头文化,相信黄河奇石文化一定会给黄河文化增添不少色彩。之所以如此,我把先生有关黄河奇石的著作命名为《研石记要》,并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梦如诗
2020、3、11、

梦如诗:著名诗人。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惠川文学社文学顾问,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兼总编。《你辜负我今生一片情》、《我的爱情黑了天》、《你还等个啥》歌曲词作者。原《胡杨林古风雅韵》编辑,新浪签约作家。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