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前后
文/刘德庆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土地平整造墒后,就迎来了的春季播种时节。“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远远望去,农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在家乡,春季的农田主要是种植棉花、辣椒等传统的经济作物。棉花种植的历史也有几百年了,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它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人们种植棉花心里还是比较踏实,各个乡镇几乎都设有棉花收购站,以满足老百姓卖棉的方便,棉花加工厂也是县财政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县有“银夏津”之称的美誉。
辣椒的大面积种植在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它的普及是得利于武城商庄辣椒市场的落成。辣椒的品种主要是望都红、益都红、朝天椒等。望都红长势个大体长皮厚,是制作辣椒酱的优质原料;益都红颜色紫红,形状短而粗,皮稍薄,打辣椒粉它最合适;朝天椒,外表光滑,小巧玲珑,含辣素极高,是饭店厨房的必备佐料。辣椒的价格时高时低,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亩辣椒能赶上二亩棉花的收入,胆子大一点的家乡人对辣椒也是情有独钟,趋之若鹜。
耩棉花和辣椒,都要提前准备种子、拌种的农药、薄膜、除草剂等。棉花一般每亩使用毛籽时二十斤左右,因为开始还没有脱皮的精装的种子,所以还要准备一口大缸,放上水,进行浸泡催芽。催芽的时间一般用三至五天,这个过程中,还要及时检查,发现冒芽儿了,就得及时把种子从大缸里捞出来,进行晾晒,随后把种子盛到布包里等候耩地了。辣椒的催种还是相对容易些,浸泡后,捞出晾干,放在太阳底下或炕头上,两天左右就有冒芽的了。
耩地也经历了从手扶播种到机械播种的过程。手扶播种机的结构并不复杂,全部用铁片制成,上边是两个种子筐,下边两个分土豁口插入地下,中间的车轮随着转动同时带动链条,把种子箱里的种子均匀的送到豁口里,两个铁质的轱辘把播下的种子压实,后边有两个扶手便于人们操作,因此这项工作需要两人,一人牵牲畜,一人驾驶播种机,它的缺陷是不能一次性完成覆盖薄膜的任务。
机械播种就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覆盖薄膜一次完成。它的动力来源是一辆农用拖拉机,带动一台播种机完成,外加一套腹膜装置。它运作起来不需要太多人力,只需一人拿把铁锨跟在后边,在覆过的薄膜上压上一点土,以防被风吹起。大面积种完后,还要及时补种地头、地边,检查地膜有没有压好。
正常的时候,十天左右,小苗就会开始露头了。小苗出来后,就要把薄膜底下的小苗放出头来,以免影响生长。放风的工具很简单,一条木棍上固定一个铁钩就可以了。放风是一项细致的活,棉花还比较妥当,晚些日子不碍大事;特别是辣椒,晚了可不行,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就会把小苗烤焦,前功尽弃,只好毁茬重种。放风完毕,就要在小苗的根部围上散土,拿把小铲子,蹲在地上一干就是几天,风吹日晒是折磨人的活儿。干过这活儿的人,脸晒的黢黑黢黑,两只手就像枣树皮一样,而且腰酸腿疼。
补苗也要做的及时;再晚了就要移苗;实在无苗可移,就要在大的空挡处种上芝麻或豆类植物。老百姓种地,都这样,看着土地亲近的很,不会让一寸土地闲置着。
如今那些坚守在老家的人们,依然眷恋着这片土地,不忍离去,年复一年的播种着希望,收获着明天……
2020.3.11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