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玉麟闯进来,下了杜立三的手枪,然后将他绑得就像一根棍子,杜立三大骂不绝,咒天诛地:“只要老子有一口气,让你们断子绝孙。”门外他的两个保镖,也叫埋伏的官军顺势拿下,前院的三十个骑手,早就缴械投降了。杜立三被拖出房外,原来这那两个大汉是那队长的手下,也就是几年前被裹胁的官军,被埋伏在床下。这哥俩咬着耳朵,一个说:“来时,那队长让我们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这机会来了,可不能放过他。”另一个点头: “要是放过他,就没有我们的好果子,绝不能让他招安,以后再祸豁老百姓。”正商量呢,忽然发现杜立三小腿鼓起一块,两人又模了一下,还真有东西,是两把七寸尖刀!这时杜立三的保镖又在大嚷:“操你个八辈儿祖宗,只要老子有口气,一定杀净你们。”那队长的这两个部下一不做二不休,拿起尖刀就朝杜立三刺去。嘴里还不停的喊着:“为弟兄们报仇,报仇。”等到知府和殷特使,张作霖他们赶来,杜立三已经快成肉酱了。三人相视一笑:“哈哈,这到省了我等诸多麻烦。”
张统带命汤玉麟率兵火速攻打西佛牛碌镇,并扫清三界沟外围五镇,配合张景慧拿下青麻坎。英才带着那六名向导,也随队前往。一路上官军士气激昂,唯有英才心里沉甸甸的:“这杜立三的死讯,会给老夫人多大的打击呀!”实际上,英才很清楚,这杜立三必死无疑。他罪大恶极,无论官家还是百姓,谁都不会留他活命。“可是,做为年迈的母亲 ,她能承受得了吗?”一路上,这零星的匪伙,不是降了,就是散了,等他们到了西佛镇,杜老疙瘩早就领着队伍,跑回青麻坎了 。因为有张景慧的六百骑兵在前面,汤玉麟就重点扫请外围。在码头,新入伙的二百人一枪没放,就投降了。英才看着很有感触:“这才叫墙倒众人推,树倒猢孙散哪。”
因为提前瓦解工作做得好,张景慧在包,那两位队长的配合下,闪电般地出现在杜家老宅的东门,在那里摇旗呐喊。三个小分队沿着密道分别打进杜老夫人的上院,杜老嘎达的东院以及杜立三的下院。顿时院内枪声大作。此时老宅里只有百十号兵丁和老杜一家子人。杜老疙瘩一声一个报仇,女眷们吓得挤在一起。只有杜老夫人最冷静:“这个时候,抵抗是没有用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是官军,不会胡来,为了全家人的性命,我们停止抵抗。放下吊桥,打开庄门吧。”
张景慧又一次下达了“不得骚扰女眷”的命令,才让队伍进庄。这个杜老疙瘩,当他看到老那和老包和官军在一起,再也按奈不住,掏出枪来就要干,被张景慧一枪打在地下,然后拖到庄外,被那队长的士兵用大刀砍下头来。这杜老夫人闭着眼睛,一直念着:“罪过罪过,报应报应。” 张景慧管带向杜家人宣布:“每人都可以带上自己的浮财和用品出山。”然后由包、那两位队长押着这几十口子男男女女,到于家院子听令。随后又命令手下对全庄仔细进行搜查。
都说杜立三敢自称马上皇帝,不光是他的狂妄,还有他十多年财力的积累。布置任务时,张作霖就特意嘱咐他:“藏银地点,一定要找到。”张景慧没有一个一个院子去找,他直奔下院而来。根据他的推测,按照杜立三的性格,像这样的大事,他是不会交给别人管的。下院人口多,房间也多。士兵们从里到外检查了几遍,也没有找到。就是那个地下通道也来回敲了几遍,也没有一点破绽。张景慧管带想:“我就不信,他杜立三藏的东西我找不出来?”这下院儿,是个大四合院,只是大正房后面还有一排小房,是用来安置下人的。张景慧信步走进杜立三的正房,只见对面墙上挂着《议事厅》的大匾,张景慧看到这人去院空的情景,也不由得唏嘘一阵。正房大厅的两侧,是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两边还套有两个耳房。西耳房也就是地下通道的入口,在外面挂着真人大小的曹孟德的画像。张景慧摇着头:“这杜立三看来是以曹操自居啊。”回头看对面,那东耳房的墙上挂着和西耳房大小一样的画像:“赵公元帅”。“赵公元帅,这赵公元帅不就是财神吗?”张景慧马上悟出了秘密所在。他喊来士兵,集中在东耳房里找密道。果不其然,在东耳房地上有一个推门,做的和地上铺的砖一样,打开推门,下去走走又有两层木门。把门撬开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就看见一个巨大的地下库里摆满了一人高的大瓮,每个瓮里都装满了白花花的银锭,足足有十万两之多。
英才赶到于家房子,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大队人马齐聚一个小镇,吓得家家闭门,灯也不敢点,饭也不敢做。那队长在杜家人群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八姨太。后来点名造册,才发现杜家老大和八姨太不见了。丫鬟们说,官军还没到青麻坎,这两人就没影了。老那和老包奉命遣散杜家人,各自投亲靠友。很快就剩下杜老太太孤零零一个人,老夫人一直闭着眼睛,嘴里念着佛经。谁也没注意到,她拿出了勾形镖,扎进了自己的心脏。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士兵们高喊:“杜家老太太不行了。”英才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拨开人群,一下扑过去,看到老夫人血已经殷红了前胸。英才抱起老夫人飞身上马,掉转马头朝新民府急驰而去。
到了新民城骆神医门口,英才一脚就把门踹开了,吓了骆神医一大跳:“小军爷,你不是来抄家的吧?”“快救,快救人,快点!”英才急得要杀人。骆郎中忙说:“先把人放下,别急,别急。”骆郎中仔细的检查了伤口,量了量勾形镖的长度,对英才说:“还好,没有伤到心脏,可胸腔还有肺脏受损,这五脏六腑各损一付啊。”英才满头大汗的问他:“那,能治好吗?”骆神医看到英才那认真的样子,也不敢卖关子了,瞪着眼睛,伸出三个手指头:“三十天,你来领人。”英才这才放下心来,擦着头上的汗说:“那就好,这治病的费用,你要多少钱都行。”骆神医又开起玩笑来:“我要个金銮殿,你···有吗?”英才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英才向张统带请了几天假,专门去陪护杜老夫人,张作霖点着头说:“好,好,这是应该的。”英才也发现,统带的情绪也是不高,他的里屋躺着一个老人。英才问道:“统带,那屋里···是什么人?”张作霖回答:“杜立三的叔叔,我的义父杜泮林,唉···,天天要我还他的杜立三。”这时,那个黑山老秀才又开始大骂:“你个没良心的张作霖,你害死了我全家,我和你拼命,你卖友求荣···。啊···是我害死了立三哪·····,”张作霖无奈地摇摇头。英才感觉到张统带的内心,也充满了不安和自责,但是军人的职责和使命,那是不可违背的!英才想到这里,苦笑了一下,他感觉此刻的心境和统带是一样的。
巡防营召开一个绝密的会议,所有的管带军官都参加,帮带级只叫英才一人来开会。会议商量的内容就是杜立三的银子。首先,汤玉麟和张景慧把攻打杜家老宅的过程大致说了一下,然后交代了杜家人员的去向。杜家老宅和所有通道已全部被炸毁,渡口码头已交与辽中县衙,我部未伤一兵一卒。新收降兵四百人,马匹二百,枪三百支,子弹数万发。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这仗打得太好了,”“还是统带神机妙算。”英才发现张作霖统带的小眼睛熠熠放光,他就知道这个小个子长官又有鬼主意了。“静一静,静一静,”张作霖把手一摆,屋内马上悄然无声。“先让钱粮官给大家算一笔帐。”营中钱粮官给大家开始算起帐来:“我部增到六千人,超三千二百丁。马匹饲草,三千匹超。需快枪一千五,子弹万发。超。被服四千套,超。兵饷······超·······。合计白银五万余两”。
“我们有那么多人吗?”“这钱去那弄啊?”人们又开始乱了起来。这时张作霖发言了:“好了,听我说,” 他清了清嗓子:“弟兄们,前路巡防营的编制是三千人马,可我想要的是六千,以后还会有六万人马。只有兵强马壮,才能在乱世之中立足。各位才能从管带升为统带,才能当更大的官。这几年,弟兄们跟着我,苦没少吃,罪没少受,我也一直想犒劳犒劳大家,但是现在不是时候。将来,这奉天,这关外三省都是我们的。大家要同心协力,决不能只看眼前小利而忘了未来的奉天啊!”一番话,激动得人们眼泪快掉下来了,人们说着:“统带放心,为了将来大计,我们什么苦都能扛过去。”英才看到张作霖得意的笑容,心想:“他现在该摊牌啦。” 果然,张作霖喊道:“好,让张景慧管带把杜立三家银库的情况给诸位摆一摆。”张景慧把如何发现的过程讲了一下,并且将银子的数量报了一下:“三百瓮,总计为十万两。”顿时,整个会场喧闹起来,“十万两?!”人们都惊奇到极点,没有一个人能和这么多的银子离的这么近,这金钱,它能激起人们多大的欲望啊!英才感觉到张作霖的深谋远虑,他对人性的熟知以及办事的技巧,是一般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好了,”张统带开始下发命令:“张景慧管带将五万两白银交割给钱粮官,各营管带要将人马由一营增为两营,明日开始招兵买马。其余全部上缴奉天总督府。由作相管带负责押运,不得有误。”
“ 这辽西匪患尽除,并且官军无一伤亡,百姓未受骚扰,所缴匪银五万两,已入督库,张统带忠心耿耿,以军令为己任,大义灭亲,实属少有,功不可没啊。”殷鸿寿兴奋地向徐总督汇报,徐世昌大喜过望:“张作霖,嗯,张作霖,”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子。
不久,朝廷嘉奖文告下来,又赏张统带白银八千两,赐三品蓝领顶带,统领辽宁前路巡防部队,所辖人马十足五千。这统领大概就是现在的旅长,张作相,张景慧,汤玉霖等人都封了统带,英才自然也提拔为管带,做为机动力量,他那一营人马,当然还是由统领直接指挥。
杜老夫人在骆神医的细心治疗下恢复得很好,英才几乎每天都去看她。“英儿,你为什么还要救我,···”见面时,老人总是重复说这句话,然后就再也不言语了,只在那里默默地诵经。英才决定将老夫人送回自己的老家,他托人给父亲带了一封信,看看家人的态度,这几天,英才就着急这回事。
黑家窝铺的老管家带着一辆大车到新民来了,他们是按照英才父亲的安排,过来接杜老夫人的。杜老太太直摇头,骆神医对老夫人说:“去吧,只要心中有佛,哪里都是庙啊。”老夫人闭着眼睛被人抬上了大车,英才把老夫人给他的那些宝贝包好,交待给老管家,然后跪在地上,给干娘磕了三个头。看着远去的马车,英才觉得怅然若失,那马车的木轱辘发出“吱扭吱扭”的声音,勾起了他无限的思乡心绪。
第五章 北镇奇案 军营怪事
自打招安后,效罗他们西路巡防部队的大营就出现了一件怪事。说起来还是去年,一九零六年的事儿。那会儿大营建设刚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平整场地时,在那个废弃的村子里发现了十二具尸骨。冯麟阁和西路的军官们都赶了过来, 汲金纯管带向冯麟阁和西路的其他的管带介绍说:“县里的仵作来验了,人应该是三四年前死的,大部分是中毒而亡,有两具是被刀伤后死亡。”这仵作就是我们现在的法医,古时候都叫仵作。冯麟阁围着尸骨转了几圈:“中毒而死?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生过啊?”张海朋管带琢磨着:“看衣服是我们的人,不过这几年我们的人死得太多了,光看骨头确实也难说是谁。”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