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二娃》
作者/史新柱(河南洛阳)
”嘿嘿,我赢了,终于赢你了!哈哈,哈哈哈……”咕咚一声,坐在小桌前下象棋的二娃,一头扎在了尘埃,一气不来,阴阳两隔,人鬼殊途,魂归天界。二娃寿终正寝,殁年七十一岁。
二娃是我的邻居,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二娃是乳名,他没有进过学堂,乳名从幼小叫到老死。
二娃身高一米六,身材不胖不瘦,均称健硕,力大如牛。小平头,大方脸,双目炯炯有神,有些木讷,说话嗡声嗡气。
以前还是集体时候,一年秋天生产队收红薯。女社员在前面每人一把镰刀,一字排开割红薯秧子,割断滚卷的秧子像长龙,十多个人肩扛手提,喊着号子往地块外面撕扯,呼天喊地的热闹。后面壮劳每人一把三齿耙子挖红薯。那年秋季大旱,红土地板结,田地龟裂的缝隙能插入手掌,高高抡起的三齿耙子狠狠砸到地上只能捣个小坑。二娃干的心急火燎,他照着一窝红薯三番五次抡撅头,直至三齿耙子全部嵌入地下,干硬的土地像铁板,任是多么努力也拔不岀耙子来了,那二娃曲膝弯腰,肩扛撅把,怒睁双目,嗨的一声断喝,叭的一声,手脖粗细的槐木撅把应声断成了两截儿。队长骂他众人笑他,二娃甩手而去。
一次生产队出牛圈粪,临近晌午时候,二娃挑出小山似的一大堆牛粪,‘’饭前能干完吗?‘’队长问,‘’哼,还不是小菜一碟儿,能活喝了它!‘’二娃大大咧咧的回答队长。
二娃姊妹七个,早年间住房紧张,生活极为艰难。我记忆里二娃的老娘,常年背个挎篓到田间地头拾柴禾,捡拾遗落的庄稼。老太太衣衫褴褛,腰身佝偻,头发凌乱似霜雪,脸上褶子千千万。二娃的四弟是我最为要好的朋友,早年间,我记忆里的这个朋友,一年四季极少吃到应时的饭菜,我总在饭罢去找二娃的四弟玩,见二娃的老娘在厨房里,烧着些半湿不干的柴禾,只见浓烟少有明火,老太太不清爽的脸上五麻六道,挂着忧愁的也许是烟熏出来的泪水,长吁短叹,唉声叹气。也许她在想念她那未足周岁就被抱养走了的三儿子吧,也许她在伤心窘困艰难的生活吧,谁知道呢?
二娃的老娘信奉基督教。‘’信耶稣,真有福,铺金路,住金屋…………‘’老太太心情好的时候总是哼唱这几句耶稣的歌曲。然而,耶稣的忠实信徒,天父的女儿,二娃的老娘去世的时候,凉尸门板上的老太太,她生前居住的老屋早已成了危房…………
信仰,只是人的精神寄托,某种神性的支撑罢了!
多年前的家乡,冬季农闲排大戏,二娃迷恋上了唱戏,二娃最爱唱包丞的戏了,‘’我问他家中可有妻室还有谁?一句话问的他,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戏文里包丞唱陈世美的戏词,二娃唱的有板有眼,极有韵味。他饰演的包丞形象蛮好的,长长的黑胡须,端正的大黑脸,额头上画着半弯月,官帽端正,帽翅忽闪闪,朝靴砖头厚,两手握玉带,迈着四方步。清正廉洁,嫉恶如仇,刚直不阿的包丞形象,被二娃演绎的唯妙唯俏,活灵活现。遗憾二娃没有任何文化功底,悟性不高,记忆力低下,戏文全凭死记硬背,常常在剧情进入高潮时忘了戏词,急的二娃在台上乱转圈儿,直到幕后有人大声传话,他才接得住下句唱。后来家乡的小戏零散了,我还总能听到二娃在高兴时候哼唱包丞的戏文。
凡人的世界是坎坷的,现实的生活是残酷的。处于生活最底层的二娃,比起一般人的生活是相形见拙的。
二娃大哥一家早早的搬出去了,姐姐和妹妹出嫁了。二娃的五弟十五岁那年去了临县,给一户没有子嗣的人家做了干儿子。二娃早过了找对象的最佳年龄,可是,拿啥说媳妇呢,穷啊,都是贫穷惹的祸!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街上史姓家族都要到五里外的祖坟扫墓祭拜。摩托车,小轿车,十几台拖拉机,大鼓响器,祭品鞭炮,可谓兴师动众,声势浩大。点燃的鞭炮香火和纸钱的青烟里,人们依辈分排列,三叩九拜,祭奠宗族先人!
祖坟周边有一小村庄,年年不断蚕食祖坟的地界,在史姓祖坟里种倭瓜,栽红薯,这些有辱祖宗的庄稼,引发史姓家族极大的不满。每年清明上坟,总把那小村庄闹得鸡犬不宁。一妇女不知深浅厉害,出来骂人,惹的二娃心头火起,一把撂倒那女子,抓了她的双脚拖拉而行,那女子花容失色,威风尽失,连声求饶,二娃才松手放了她。
‘’那女子真白,闻着真香啊……‘’二娃连声赞叹。
房子实在是不能住人了。二娃和他的四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盖了三间主房。
那年秋季雨水格外的频繁。一天凌晨,我被一声沉闷的声音惊醒,从床上一跃而起,没穿长裤就奔出了屋外。二娃家盖成未久的主房前檐墙坍塌了,房顶上前后檐承重的水泥板,失去了前檐的支撑,像大张的虎口,摇摇欲坠,万分危险。‘’救人啊,救人啊……‘’二娃在房里也许被砸伤了,也许吓傻了,直叫的魂飞魄散,少气无力。
‘’你咋样了?伤到沒有?’‘我大声吆喝。
‘’我没受伤,就是光着身子,没穿裤头咋出去啊?‘’
‘’快出来,房子马上要塌了!你要脸还是要命?‘’我大喊。
藏身床下的二娃颤颤巍巍跑了出来,跑进了还在沥沥洒洒的秋雨中。二娃像一只惊弓之鸟,一屁股跌坐在泥水里。哗啦啦!蛤蟆窝一样的残房轰然倒塌…………
三十九岁的二娃到渑池县做了上门女婿。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膝下两子一女,生活拮据,难以为继。二娃年富力强,踏实肯干不惜力,对那三个孩子疼爱有加,视若亲生,深受那女子和三个孩子的喜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二娃一脚踏进了幸福之门,走进了疼他爱他的温柔之乡。
两年后,二娃有了自己的亲骨肉,肉嘟嘟,胖乎乎的儿子给二娃带来了多么大的幸福啊!二娃干劲儿更足了,艰难困苦不算什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娃有的是力气,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他有信心抓住幸福!
流水浮云的岁月缓缓而行,时光不老人易老。很少见到二娃了。每年初春高村的庙会上,偶然能见到回家的二娃,二娃的身上再也找不到当年魁梧的样子了。
五年前的金秋。辣椒成熟了,望着一大块儿红彤彤的辣椒,二娃笑的合不拢嘴,他仿佛看到辣椒变成了钞票,他仿佛看到了他那已经二十六岁的儿子的未婚妻,一个美丽的,善解人意的女孩子,笑意盈盈的走进了他的家门…………
二娃装了满满一三轮车辣椒出了地块儿,拐弯的时候,车子翻下了一个高土堰。二娃的腿被轧断了。
那条断腿把他害残了,在是否截肢的问题上掰扯了两年,腿是保住了,医疗费用了十二万,落下了严重的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等于失去了经济来源,二娃陷入了窘境,一蹶不振,一筹莫展。
我在街上见到过架着双拐的二娃。歇了顶的头发全白,满脸胡须,眼神呆滞,弓曲的腰像只大虾,他腋下架起的双拐杵地,咚咚有声,凄惨的模样,令人动容。二娃的大哥和四弟给他递饭菜,买药品,二娃走时把他送上车,往他口袋里塞零花钱,兄弟情深,可谓仁至义尽。
二娃的死未免仓促,他那今年三十岁的儿子尚未完婚。生死富贵不由己!大限已至的人,临去之时谁没有未完之事的遗恨呢?对了,我应该称呼二娃叔的,二娃叔,你一路走好!
…………
2020年3月5号8点30分落笔于宜阳老家。


作者简介 : 史新柱,河南洛阳人。常年似浮萍,心中家最重。书能启智,尤喜诗文,以诗明性,以诗抒怀,以诗会友,以诗言情。座右铭,我很普通,总在努力,力图精彩!

诵读老师简介 : 玉华,实名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人,高中英语教师。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