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忆我的班主任郑健恩师
——帮同学代写情书惹风波
文/袁德礼
我的班主任郑健恩师离开这个世界,一晃已有三个年头了,却没为他写下一行文字。
主要是我对社会现象提不起劲头来。前些年,互联网加金融诈骗将上亿人骗得只剩下大裤衩🩳。上海、深圳、广州的朋友请我出山帮助维权,采用自身的影响力,能帮些许网友讨回血汗钱。看到有人千恩万谢,我倒被弄得不好意思。不过我从不拿人家一分钱,否则必抓无误。做人做事头脑一定要万分清醒。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不预测就去坐牢房。签于现实生活,提不起精神,加上二年前,替央视同仁办事饮酒过度,不幸患上脑梗,至少眼花看东西非常吃力,所以什么都不想写了。
今晚心血来潮,突然想在手机上写点郑健恩师的追忆文字。那是2017年1月17日凌晨6点,我突然接到夏焰老师的来电(郑老板的妻子)说“郑老师因患帕金森综合征于4时48分走啦”,泪水顿时从眼帘流出。上班我叫司机开车到高平路郑老师家中和夏老师商量如何办好郑健恩师追悼会等身后事,随后我在星火中学校友群、班级群里发布讣告。

(郑健老师正在翻阅作者巜百位老总谈人生》新书。)
坐车返回报社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现我走上社会和郑老师点滴交往的恩师情深。50年前,我被分配到上海市二轻局建筑工程公司,郑老师瞒着我,拿着学校开的介绍书跑到永兴小马路91号建筑公司找到党委书记说“德礼同学身体不好,笔头倒不错,很会写东西”。一周学习班结束,公司领导果真将我分到单位仓库工作。文革很乱,什么政治运动一来又抽调我去搞大鸣大放大字报和铅印小册子。那时我时常听到谁谁在工地高架上摔断腿、谁谁从高空坠落摔死啦。
在这期间结识了也爱涂涂划划的胡建勇、蔡建勋,文革结束后,据说这二位同事都干出一番火热的事业。
二年后我被调到服装公司吴淞服装厂工作。郑老师晚上特跑到我家中叮咛我“到新的单位千万不要混日子。上班千万不能迟到啊”。结果路途遥远赶往吴淞路子的101路51路公交车每天挤得透不过气来,几乎天天迟到。上班就像关在牢笼里,下班就象小鸟飞到笼外。有一次上班时间实在闷得慌,就翻墙头溜回家了。有人跟党支书记反映“袁德礼溜跑啦”。党支书根本不相信汇报者。“这个家伙会写文章像知识分子腔调,我看不可能”。第二天找我谈话,我一口承认是爬墙头溜回家了”。他叫我今后注意遵守厂纪厂规就放我一码。我看到文革中,厂里要批斗谁那是家常便饭啊。还有一次,有位同事跟我打赌“德礼兄您能将180斤布包背上5楼,我就奖您一包中华香烟。”结果我那同事输了。党支书知道后就问我“万一腰扭伤了怎么办?”其实那时候好干部还是很多很多的。

这是我故意将话题扯远些。王、张、江、姚四人帮被抓进牢房,文革结束的第二年恢复高考制度,我就找到曾是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班主任郑健老师,帮我辅导高等数学,终于以498分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至今我还深深牢记郑老师对我无私帮助圆我大学梦。
大学毕业我分到上海团市委研究部、报社工作,时常寄内参与报纸给他。那时他要到各区县学校授课,随后郑老师又创办了上海健生进修学院,忙碌的我俩见面机会极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彼此之间走动机会多了起来。有次他坐在我的车上不无感慨地说“德礼,现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啊”。在友谊实践开发区年终大型文艺晚会上,他和政府官员、企业老总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有一次我打电话通知他参加宝山区委区政府大型年终团拜会。“德礼,我要住院动手术”。第二天我用小车将郑老师直接送入第十人民医院,找到秦院长说明情况:“这位病人妻子到美国看望儿孙,定要派最好的医生做手术”。“知道,知道了”。我再去探访,郑老师对我说“外科主任亲自给我动手术非常成功。分别40多年的学生还能主动关心老师的病情,外面不多见”。
2013年10月我要出版60万字的巜记者写天下》新书,收录“我的班主任郑健恩师”这篇文章。5月18号约他来到我的办公室,摄影了这些珍贵的照片,用在书中。2014年4月我举办60周岁大型生日宴庆活动,我通知郑老师参加,他在电话里说“我生病了,不愿去丢人显眼了”。

(郑健老师正在翻阅作者巜百位老总谈人生》新书。)
2014年6月下旬,分别40多年的星火中学校友会在麦胜莉大酒店隆重举行。其他班级都有二十多位同学参加,本班只有陈敏华、杨志祥和我三个人。尹峻、周金红等老师👩🏫都叫我打个电话给郑健老师参加。电话打去,郑老师在他爱人夏焰老师挽扶下走入宴会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欢迎,我班这桌立刻嘱目中心,师生先后都来问候郑老师。校友会会长周志浩致开幕词,将校友同学聚会推向新高潮。这天郑老师心情极好“我这个北京大学数学系的老师,怎么培养出记者、作家、歌星的学生呢?”他对我和杨志祥说。
随后我邀请同学们聚会,郑老师出席二次。有次一个男同学👨🎓将班花灌醉了,郑老师身体欠佳先走一步,否则他肯定会叫那男生立壁角反思一下的。哈哈😄……
记得有一次我去市中医医院🏥看望慰寄郑老师和他开玩笑😝“您还想念哪位女朋友,我打个电话☎️叫她过来”夏老师在一旁附合“对、对的”引起哄堂大笑。郑老师略显自豪地说“这个病房,只有我是北大毕业的……”这使我想起学生时代他常跟邱祥玲老师讲“我到这个学校教学大才小用了”
郑老师啊,原本我和您和正发同学约好,二年后我来操办您80寿庆啊。可想不到您就这样离开我们了。
前面提到我在班级群、校友群、朋友圈发布郑健恩师病故的消息后,夏正发、周玉兰、尤成凤、朱春妹、戴必爱、王君萍、陶双顶、杨建国、王守明、朱建荣、裴道宏、周锦红、邱秋玲、陶正亚、刘必祥、陈敏华、卜为巧、范以定、左月兰等38位师生赶到宝山殡仪宾参加郑健老师的追悼会。

(郑老师外甥杨新玉近影)
郑老师外甥杨新玉1978年曾在星火中学读过二年书、1月17日接到电话立刻从西安赶来。郑老师的哥哥郑玉林当过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表妹程爱民等亲戚也从老家赶来……
我代表全校师生追思郑老师教书育人的丰功伟绩事例。再痛思再痛定思痛、越讲越哀哀上加哀。郑健恩师,在校时,我们在您心中,离校后甚至在未来的岁月里,您永远在我们心里……
闻郑健恩师仙逝特作诗一首哀悼
七律 大地哀
作者/夏正发
教学一生多辛苦
为人师表有胸怀
而今桃李满天下
撒手西行大地哀
带着光辉帅形象
先生驾鹤去瑶台
人间痛失真君子
仙界恭迎大秀才

帮同学代写情书惹风波
文/上海袁德礼
在我采访过的发改委主任,计生委主任,教委主任,院办主任,总裁办主任等主任中,权力最小的是班主任。然而我以为:在世上所有的主任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却是班主任。
教师节前夕,有位老同学找到劳动报社,,感谢我当年替他代写情书,如今两口子生活过的甜美恩爱。他还当场背出我写的那些破烂诗句:爱是人类生存的动力。你就是我光明的未来。一个亲吻,深深地焊接了两人一生的幸福。老同学走后,不禁使我回想起38年前那场震惊全校的情书风波,险些逼我走上跳河自杀的道路,是班主任郑健老师挺身而出,挽救了我年轻的生命。
那年,我正在上海星火中学复课闹革命。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涂涂画画。下乡学农其间,我班和外班的同学常常缠住我,要给他们喜欢的女同学写书信,而我总是有求必应,”稿酬”就是让我喝碗移粥,我倒忙的不亦乐乎。(要知道在那高喊”造反有理”和物资匮乏的”文革”年代,能喝碗稀粥,待遇也算不错啦。)

(郑老师外甥杨新玉近影)
不料此事被我班担任红卫兵团长的女同学告密。出生于宝山罗店镇的红团”政委”很会抓阶级斗争新动向,不问青红皂白就贴出处分我的公告:袁德礼同学一贯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生活腐化,乱搞男女关系,名利思想突出,喜欢夸夸奇谈,故决定留团察看三个月。”
当晚我竞胆大包天愤懑的写下这么几行字:”索性开除我红卫兵不是更好吗?小小的红袖章,你挥舞起砸烂一切的棍棒,掩护了不少打,砸,抢罪犯流氓,红袖章你激起无数学生的热血,倾洒在各派残杀的战场。我说你是一团鬼火,不仅毁了我们一代风华正茂的学生,也差点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那天,我的班主任郑健恩师见我满脸委屈,痛不欲生的模样,主动上前关心我,当问清原因后,劝我定要坚强些。第二天,郑健老师就跑到红卫兵团部办公室,跟那个”红团”政委据理力争:”袁德礼同学只不过帮同学写了几封信而己,怎么扯得上乱搞男女关系?请您拿出证据来,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嘛,你这样乱处分是要毁了这个同学的前程啊。说的那位红团政委面孔红一阵,白一阵,极不情愿地撕下了那张处分我的告示,终于让我在全校同学面前重新抬起了头,终于重新恢复了我往日的名誉…

(本班夏正发、陈敏华、王君萍、尤成凤、刘必祥等同学欢聚一堂。)
要知道在那指鹿为马,黑白颠倒,狠批师道尊严的昏暗年代里,郑健老师能挺身而出保护一个学生的尊严,他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啊!说不定那顶现行反革命的帽子随时会扣在他的头上,那时的我又极其不领情,非常憎恨那位告密者,竞去煽动其他同学用小石子砸她。郑老师知道后毫不留情面地批评了我一顿。
前天晚上,我和汪亚敏,范以定,顾国华,张锦忠,祁金标,姜志发,贺瑞尧,吴则强等十几位老同学聚会,汪亚敏看到郑老师也在场就对我说:德礼兄,为此事我还被你们班主任郑健老师当众踢了我一脚呢!”老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
郑健老师是北京大学数学系高材生,原本国家想培养他成像陈景润,华罗庚,苏步青等这样的专用人才,谁料”文革”爆发后,他被打发到星火中学教数学兼做我的班主任。有一次,刘必祥同学在课堂故意捣乱,大声叫喊:郑老师,请问您什么叫抛物线?,郑老师随手捡起一支粉笔就朝他扔过去,正巧落在刘同学的头上。”这就是抛物线”。结果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郑老师外甥杨新玉近影)
郑老师见我数学底子差,特意安排数学课代表虞锡健同学与我同桌。那时我家中正翻造房子,我请假一个月在家做小工,他就利用晚上来我家辅导功课。1977年11月恢复高考
第一年,由于郑老师常给我”开小灶”,所以说数学基础打得比较牢靠,我这才顺利地考上了复旦大学中文系。
啊,在校时我在郑老师的心中:离校后,郑老师在我心中。此刻我在想,世上所有老师对学生的种种关爱与无私帮助,其实每位同学都会埋藏在心头,有时不过没有机会表达罢了。
值得提一笔的是,”文革”结束后,那个红团政委被返回工厂,定性为造反派打砸抢分子,结果被开除党籍,坐了三年牢。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团市委研究室写”内参”,外调人员曾来找过我,让我写揭发材料,我才不做踹人一脚的缺德事呢。前些年,我到罗店镇采访镇党委书记程六一,正巧碰到那个年近八旬的”红团政委”,他一下子认出了我,羞愧难言,急忙向我赔礼道歉。我挥挥手说:别提它啦,这都是这”文革”种下的恶果哦”。
(原载2007年9月10日劳动报文华副刊)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