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瓜,本名张文忠,男,七零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人。有作品零散发表于纸媒。

前言:诗不仅有思想和感情,思想和感情可以用很多文体去描述。一句谚语,它表达的思想可能比一首诗更直接,那它不是诗。所以说,思想和感情不是区分诗与其它文体的关键。分行的散文也不是诗,诗有诗的节奏、气息、速度、精确的语词和氛围的营造。那些带有感情和思想的、有气息、有节奏、词句精准的语言才是诗的语言。

柴楼上的秋千
文/樱小桃
稻草搓成的绳子,挂在柴楼的梁柱
外婆为绳索绑上木板,铺上棉垫。秋千飞上樱桃树
所有看似永恒的东西,都如朽蚀的稻草绳
轻轻一拉,就会断裂
外婆坐回堂屋的门槛,燕子从泥筑的窝探出头
秋千架上,无忧无虑的笑声飘上云端
那时我并不知道
时间会带走外婆,燕子窝会放空,秋千会散架
被扔上暗无天日的柴楼

【呆瓜读诗】我们总会有回忆,总会有脑海里抹不去的那些,将一路前行,我们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在某一天早上,或者晚上,或者闲置的那一刻,跳出来和我们聊聊。这首诗,你不用去解读,你慢下来读,多读两遍,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可能会感受到人生的苍茫,有的人可能会感受到一个人的爱,等等,你可能感受到很多。这里我只说,一个诗人的意义就是把一些字除去灰尘、杂质后,让它们重新发光。

这世间所有的好
文/黍不语
那麦地多广阔。好像可以
供我们走很久。
那绿色多蓬勃,像世上
所有的好,都来到了这里
我想跟你说很多话,像小羊
不停地咩咩。
我想和你长久的拥抱,像两棵
长到一起的树。
然而我是如此单薄。人世繁茂
很长的时间里
我踩着你的脚印,认真地
往前走。
像我拥有了,更多的你

【呆瓜读诗】人间的爱不是喊出来的,是活出来的。不是说,你说多爱就能多爱,爱是一个过程,是怎样去爱的,走过什么样的路途。古往今来,我们记住的那些爱情故事,其实记住的不是爱,是爱的过程。世间所有的好,无非就是所有的爱,只有爱才让我们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就羞于活着了。我说过的,不语忠实于生活的现场,不拔高,不求远。用自己的眼光拉近事物,一层一层地逼近,又一层一层地剥离,再一点一点渗透下去。她把情感摁在叙述里,叙述完成了,同样,她的情感也跟着叙述抒发完成了。

下雪的早晨
文/冯冯
在斑马线一侧
等候过马路的行人
站成横排
都穿着厚厚的冬衣
以黑色居多
风把雪花戴在
人们的胸前
车流驶过,一辆紧挨一辆
像是要去同一个地方
这些黑色的衣服,簇拥着
肃立在这白茫茫的早上

【呆瓜读诗】这是肃穆的,胸前有白花,穿黑色衣服站立的人群。你想到什么了吗?我想,这么一说,你一定会想到一个场景。诗者把一个场景瞬间转化成另一个场景,真好,多么自然与和谐。所以说,写诗时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制地转嫁到别人头上是不好的,用事物场景等共有的特征去关联、去渗透会更好,读诗人会接受而不去抗拒。最后我还说,给诗罩一点雾气也会很好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拨开雾气,会发现不同的事物。

边界
文/念小丫
风吹着,风刮过山坡是宁夏
风在谷底是内蒙
写情诗的小僧人在小南寺附近
雨淋着,雨落在山坡是宁夏
雨在谷底是内蒙
身为旅客的我,望着他坟上的石头
沙滚着,沙在沙湖是宁夏
沙在腾格里是内蒙
我让我的忧伤在一粒沙中沉重
蝶飞着,蝶落马兰是宁夏
蝶落格桑是内蒙

【呆瓜读诗】这在生活中,难道不是内心的选择吗,选择何其重要?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面孔。我读到了一种结构重复的力量,就这样重复着,重复着,通过叙述事物暴露出来的动作、情态、痕迹、规迹等,把自然界的事物、活动等有方向和规则的展开,隐喻或双关的把感情、哲理传达。是的,消除一些生硬的主观意见,找准事物与人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何其重要,诗意的弹性就大了。最后我还说:诗,是一种文化,当然这里是地理文化。

主编:大漠孤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