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不寻常》
作者: 高凤霞
诵读:苏冠凝
春节前,从故乡背起行襄,左手孙女,右手孙子,携同丈夫,四人乘机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安全抵达后,第一眼看见了我59岁的弟弟,满面笑容,来接我这62岁的姐姐及全家人。我们走出机场,就有点转向了,弟弟一激动,竟然一时找不到自己的车了,我们五人在机场外面的停车场找了一圈又一圈……弟妹早已在家准备好了饭菜,可是因为太晚了,不能前往就餐。我们直接来到了我们新家,在门外,我让宝贝们找找自己的家,我们兴高采烈,孩子们对新家从好奇到喜欢,我感到特别欣慰。
我们的除夕和初一都是和弟弟一家在小侄女家渡过的,就在我们憧憬新生活的时候,忽然听说了一个陌生的名词:“新型冠状病毒……“人们必须禁足,不准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戴口罩,外出回来必须先洗手,然后消毒,而且宅在家里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于是,我们赶忙去超市买了好多吃喝和生活用品,呆在家里不出门,我们沉默了,每天关注中央新闻,武汉封城、鄂州封城、黄冈封城……全国各地都在封城、封村,疫情肆虐,正在侵蚀着同胞的肉体!道路上没有了车来车往,小区里没有了人来人往,而且站岗放哨的保安都换上了防护服,出入人员登记、量体温、办出入证,外来人员一律不准入内……春节失去了往年喜庆的氛围,很静很静,静得让人感到特别害怕,甚至无话可说,有时接个电话、发个视频都怕传染似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们宅在家里,满脑子全是问号,“奶奶: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啊?"“它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在放大镜里显现皇冠形状,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沬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所以出门必须戴口罩,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武汉离我们多远呀?“1120.8公里。”“武汉多大呀?”“武汉的面积是8个香港、80个巴黎市区、14个韩国首尔、11个美国纽约;”“哇,那么大呀!”“那武汉是什么样的呢?”“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举世闻名的黄鹤楼、木兰天池,还有美丽的樱花……”孩子听着听着,异口同声的背诵起了李白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眼里含满泪水,心中充满惆怅。
宅居一周后,我的牙疼痛难忍,脸腮肿的变形,饭不能吃,水不能喝,欲哭无泪;孙女咽喉肿,痛;孙子口腔溃疡……我竭尽全力,询医问药,大约一周,我们都恢复了健康。一天天的昐望,一天天的等待,我们时而面对面相视,时而伫立在窗前眺望,我们看见了大海,看见了天上的星星,看见了万家灯火;看见了树的青,草的绿,看见了太阳的光芒,看见了晚霞的余辉……
我们从电视上看见了84岁的钟南院士率领全国顶级医学专家奔赴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率领医疗团队赶往武汉;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匆匆奔赴抗疫前线,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救治患者,研发特效药,千万百计控制疫情;各大民族企业、外籍华人、企业家等有识之士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向武汉捐款捐物;我们也看见了每天感染者的人数在下降和抗疫前线英雄的顽强,看见了一个个为因感染病毒未能治愈而去世的患者和因为给患者治疗而感染失去生命白衣战士……我们有强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相信一定在不远的将来战胜疫情,走出阴霾,迎接春天的到来。
孩子们在家停课不停学,主动学习下学期的文化课,我和宝妈上网给孩子们买了一些喜欢读的书、小手功制作材料、玩具等等,孩子们每天读书、写作、朗诵、画画,学做饭,锻炼身体。宝爸经常与孩子们视频交流,鼓劲加油!宝爷负责后勤保障,全家人风雨同舟,共度难关。
孩子们居家时间长了,难免烦燥不安,“我要上学、我要出去玩……”我就想办法进行心理疏导,聆听专业老师的讲课,观看相关视频,给他们讲李文亮医生的故事,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能在家居,是有人在前线。还和他们共同分享武汉朋友的一段话:你们困在家里,可以喝喝茶……可以轻松地看电视,而我们每个困在家里的武汉人,在不停地担心和害怕亲人的离去!”孩子们听后问我,“奶奶,武汉的小朋友怎么样了?”“武汉的小朋友们也和家人一起,坚持不出门,与疫情抗争,但是有一个小男孩和爷一起生活,爷爷已经死到卫生间好几天了,他给爷爷盖上被子,自己天天吃饼干,是社区工作人巡逻到他家发现的……”孩子们听了这件事都哭了!所以,一定要听话,学会观察,学会应对,敬畏生命。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是今年的春天不寻常!

——关于作者——
高凤霞,1959年6月出生,满族,作家、诗人,中共党员,多年来坚持业余写作,曾在《中国作家》、《诗刊》、《工人日报》、《黑龙江日报》、《党的生活》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篇,其中部分获奖,出版发行文学作品集《尘缘》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和黑龙江图书馆馆藏;主编《绥化政协十年》、《绥化企业家》、《从绥化走出的共和国将军》、《日军侵略绥化史证》等文史资料,其中三部书获奖;曾任黑龙江省明水县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兼任县教育局第一副局长;绥化市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兼《绥化政协》主编。
——关于小主播——
苏冠凝,小学五年级学生,一年级开始写作,二年级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多次获奖;喜欢阅读、写作、朗诵、绘画;多才多艺,品学兼优,担任学校大队委,几年来获得市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共三十余项,是团中央驻黑龙江省绥化市广播电视记者站代言人,多次参加采访活动,曾被采访多次,2018年全程采访主播市少年会,人称“小才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