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湖诗社独家传承的限韵式櫂歌体同题同韵诗句唱和活动(庚子年二月十五),冀鸳鸯湖诗社诸同人见而和之:

一,
《春归五首其二》
满地落花初过雨,
一声啼鸟已春归。
午窗梦觉情怀恶,
风絮欺人故著衣。
~朱淑真(宋)
二,
《春雨》
日落东风清晨雨,
燕子声声春来归。
乡人备耕修水渠,
毛毛细雨着簑衣。
~寿荣棠
注:气象谚语有:“东风急吼吼,难过五更头。”说的是傍晚刮东风,清晨要下雨。
三,
《春归》
早春三月降酥雨,
杨柳焕新艳阳归。
塘开燕至远寒恶,
川岭袤原著绿衣。
~周亚松

四,
酒到阑珊来急雨,
隶身体制绝须归。
东坡率性徐行去,
我缺棕蓑那件衣。
~姚甫凇
注: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
《春花来》
暖风劲吹下细雨,
燕子声声轻舞归,
杨柳飘出万点绿,
桃花披上红霞衣。
~朱银龙
六,
《春归》
浓雾凝结飞细雨,
轻霜溶化已春归。
黄昏深涧鸣幽乐,
夜半清溪披绿衣。
~范永林
七,
《抗疫》
鼠岁之首天泪雨,
紫燕难寻旧梁归。
众志成城斗冠毒,
江城天使称白衣。
~袁广学

八,
《走读劝》
春风春阳沐春雨,
上学儿童息雨归。
隅遇更节气候恶,
嘱咐还须添夹衣。
~王钧
九,
《夕阳情》
岁越春风随时雨,
晨炼习武即早归。
春寒更节天气恶,
鬓霸习伴勤更衣。
~王钧
十,
《惊蛰》
莺啼柳丝春带雨,
布谷催耕燕子归。
百虫初醒不作恶,
依偎翠叶傍绿衣。
~黄新坦
十一,
《春雨杏花》
昨夜春风杏花雨,
今晨彩霞伴云归。
篱边油菜满园香,
紫燕双双穿花衣。
~盛锡林

十二,
《春归》
东风捎酥雨,
花香寄鸟归。
正逢春有情,
大地披绿衣。
~赵进豹
十三,
《农耕忌》
早春躬耕盼时雨,
晨起匆匆日暮归。
不识天时非顿恶,
哪着人间烟火衣?
~王钧
十四,
《春归山村》
悠悠溪涧飞灵雨,
鹂啭声声春已归。
农事始忙天转暖,
山民犁地汗濡衣。
~曹利华
十五,
《春归》次韵朱淑真女史
芳草茵茵刚过雨,
春潮江上已春归。
暮寒逸客箫声缓,
九夜无眠裹暖衣。
~史梅青

十六,
《樵夫闲时》
花开春暖习习雨,
樵夫息橹安然归。
难得闲暇更衫去,
久渡岂能不湿衣?
~王钧
十七,
《春吟》(步幽栖居士春归韵)
初春驿使淋虹雨,
百里梧桐候燕归。
几度徘徊慨今夕,
欲携朱瑟捲霞衣。
~南素之
十八,
《凑字诗》
春来少遇绵绵雨,
廊下思卿念旧归。
焦虑偏逢天交恶 ,
阴寒欺吾风撩衣。
~王相龙
十九,
《一粿玉米种子的告白》
萌动破土润淋雨,
坚强茁壮何日归?
贫身独特顶险恶,
落幕隐退被剥衣。
~奚永良

二十,
江南春季又烟雨,
柳绿花开迎燕归。
春分时节气候恶,
人人须知减增衣。
~沈跃海
二一,
阑珊花事风兼雨,
忍踏残红陌上归。
节近清明天气恶,
乍寒乍暖乱穿衣。
~吴卓岚
二二,
风前几点梨花雨,
一一清明拜扫归。
路过千畦油菜地,
多情蛱蝶逐人衣。
~吴卓岚
二三,
《盼归》
孔明灯锁漫天雨,
拔帜飞将不日归。
众志成城斯可待,
春风又妩百花衣。
~白雪

二四,
《广场春景》
百花掀起阑珊雨,
七彩荧光气宇归。
响彻波澜弦律舞,
壮歌一曲焕春衣。
~夏立梅
二五,
《春归图》
桃花源里桃花雨,
湿红飞溅报春归。
雨霁彩霞满神州,
万水千山换新衣。
~盛锡林
二六,
《勺园春色》
柳倚清溪似丝雨,
鸳湖飞燕展翅归。
春风暖流勺园里,
满园新枝换旧衣。
~范永林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鸳鸯湖诗社是以汉晋唐宋明清以来嘉兴九十三家名门望族的世系血脉为骨干脊梁,在嘉兴的清门硕望和文人雅士中以及工商业者等各个阶层里传承不绝的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薮的地域特性极强的纯民间自发形成并长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学术性、联谊性、公益性群众艺术组织和公共合众文化机构。
鸳鸯湖诗社肇始于汉武帝时的嘉兴鸳鸯湖(南湖)畔,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荷诞日也是鸳鸯湖诗社社诞之日。创社诸贤有严正、严忌、严助、朱买臣等皆以汉赋闻名于世。
嗣后,晋有陆云、陆机,唐有丘为、顾况、陆贽、刘禹锡,宋有朱敦儒、陆游、岳珂,元有吴镇、盛懋,明有项元汴、项圣谟、李日华、谭贞默、柳如是,清有朱彝尊、钱载、张廷济、张子祥、杨伯润、蒲华、许景澄、李善兰、沈曾植、金蓉镜、王甲荣。高士诸贤都留名于志书之中。
近现代以来,更有盛沅、陈澹如、高可安、汪胡桢、王蘧常、谭其骧、朱夏、钱君匋、张振维、沈侗廔、谭建丞、宋清如、许白凤、周振甫、庄一拂、许明农、岳石尘、吴藕汀、钱筑人、杨锦耆、凌云、金庸、程开甲等等。俊彦硕儒代代相传,乡贤名流生生不息。
故其不以世事沧桑而湮灭,也不以人事代谢而消亡。
明清以降,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就盛传道:
一,“中国的一半文人在浙江,浙江的一半文人在嘉兴(地区),嘉兴的大半文人都在鸳鸯湖诗社。”
二,“不入鸳鸯湖诗社者,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三,“世界印学看西泠,中国诗学看鸳湖。”
敬请大家联络邀请众多志同道合的爱好文化艺术的能人雅士聚集汇合在我们这个鸳鸯湖诗社社群中,一起畅谈文学,聊叙艺术,不亦乐乎!
鸳鸯湖诗社社联:
一,
有暇与鸿儒談笑,
無事同白丁往来。
二,
檇李有诗应看我,
鸳湖无櫂亦放歌。
三,
风月无边鸳水社,
棹歌十里曝书亭。
鸳鸯湖诗社现任之首脑:
荣誉社长:
钱正英
艺术顾问:
刘江
鸳鸯湖诗社社长、艺术总监:
褚元强
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社长:
吴蓬
鸳鸯湖诗社法律顾问:
浙江兴嘉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