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还是老的辣
文/老瘦生
生姜还是老的辣!在处理某煤矿“3.24”矿难事故时,我对这句话领会最为深刻。
那是九十年代初,三月二十四号,该矿二工区发生一起重大瓦斯事故,死亡人员多达三十人。全省救护队都赶来救灾,主要是搜寻死难者遗体。
当时,省劳动部门派员下来指导督查工作,这个省府大员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北京名牌大学生,我们都很尊重他。在第一次会议上,出于礼节与客套,我(局劳动人事主管)请他作一个指导性发言,他提出了三条指示,一是尽全力搜寻,最后一同火葬。二是尽快通知死者亲属,筹办集体追悼会。三是维护矿区生产生话秩序,做好保卫工作。
他的前一条指示遭到了一位资深劳动人事干部老许的坚决反对。老许针锋相对提出:不能火葬,搜到一具装一口棺材,带一份文件,马上派专车运回死者老家。所有遗体全部发落后,再择日邀请死者亲属来矿,共商后事,并参加追悼会。
会上争议很激烈。省府大员认为棺葬是非法的,一个一个往乡下送,担心车被扣,司机被殴打。
老许认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对工亡人员棺葬在情理之中,也便于往死者家里送,这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与当地风俗也不冲突。同时还带去了文件和相关安葬费用,说明还有招工补员等重大事项需要处理。利害得失,死者亲属会权衡轻重。而如果按省府大员指示,把死者家属马上接来,估计近两百人,哭哭啼啼,要多少人去安慰劝导?要多少医护人员临时陪护?关键是搜寻到最的一个死者是在十天之后,还是数十天之后?集中火葬之前,遗体如何保存?人力物力财力都难以支持这个“持久战 ”!
通过反复争议、比较,最终釆取了老许的意见。搜寻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整个工区一直很平静。运送工亡职工棺椁的汽车司机从各地返回,一致反映得到当地政府支持,死者家属也表示满意。
相比之下,生姜还是老的辣,省府大员学历高,到底还是资历浅,见识少,嫩了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