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健康
\ 吴松林:百年岐黄路 中医在前行 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来了
吴松林:百年岐黄路 中医在前行 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来了
精华
热点
20-03-08 23:18
30660
阅读
关注
百年岐黄路 中医在前行
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来了
吴松林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战疫情 显神威 祖国中医药要腾飞
开年之初,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疯狂肆虐中华大地,猖狂的病毒不分黑白世界、不分国界、不分你我,不分性别种族,展开了无差别的攻击,所及之处,无不令人惊恐焦虑,使正常的国计民生、社会生产秩序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防火防盗防病毒,”疫情紧张之下,全囯各地相继进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紧急战时状态。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多次做出重要决策布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总动员,打响了防疫战疫的全面阻击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主战场,被历史性地选择在了湖北省、选择在了武汉市,举世瞩目!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号召,汇集了全国各地四万多人的医护精英力量应召飞速驰援湖北、驰援武汉。“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决战武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的残酷斗争中,各路医疗精英豪杰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决战于湖北、决战于武汉。在这冲锋陷阵的铁军洪流中就有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的重症医学监护室王春霞副护士长的身影。随着警报的拉响,全国各地也都全面地进入到与新冠病毒的大搏斗、大较量之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救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加快药物临床试验,有效的药抓紧向救治一线投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国家层面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也是不负众望,用自己出色的成绩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国中医药系统已向湖北派出4900余人参与疫情救治,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90%,疗效显著。
下面是值得令国人记住的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陕西省中医医院
长期以来,人们囿于“急病看西医,慢病找中医”,形成了固定的旧有思维模式,以为中医治不了急病。其实,不仅是在这次的湖北省及武汉市,乃至全国各地所反馈的用中医药及时救治好的包括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实例来看,用中医的方法一是确有理想的疗效,二是从治疗时间周期看一点也不慢。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防治疫情则“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部疾控组顾问、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对中医药参与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评价和看法。
2月24日晚,央视《新闻1+1》栏目,在白岩松连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时问到方舱医院轻症转成重症的比例高吗?
张伯礼院士的回答是:364名中医医护人员整建制接管江夏方舱医院,中医为主导的治疗中,近400名患者中无一例转重症,治愈50人。这个数据可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也好,以中医为主导也好,或是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方法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治病救人,这是一个大前提,大目标,在这个大目标的范畴内,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
以中国成功的战疫阻击战和中医药深度介入救治新冠肺炎所产生的深刻国际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有消息报道,最近远在欧洲的匈牙利也因为防控新冠肺炎的形势需要而在城市街头公开进行大锅熬煎中药汤剂,广泛散发于市民游客饮用,以防新冠病毒的侵袭。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成功事例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中医药全程参与此次疫情的防治工作,全程发挥作用,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这次强力阻击疫情大战中,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国各地中医治疗方案中,除遵循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标准方剂处方外,各地中医师还会根据每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宜地实施针对性调整,辩证施治,而这,正是中医药的最大特色。
3月1日,武体方舱医院率先完成了它的使命,封存救援物资和设备,原地待命。武体方舱医院整体封舱!到3月8日下午,武汉14家方舱医院已经有11家方舱医院封舱休舱。
目前为止,从湖北、武汉,乃至全国范围来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大的歼灭战告一段落,围歼战现正向纵深发展,严峻的疫情扩散趋势被有效地遏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在继续绷紧防控疫情这根弦不放松的情况下,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的恢复已为期不远。
祖国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国粹,是5000多年中华历史文明的结晶,位列十大国粹的第三位,2006年中医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
中国的中医药在这场重大的抗“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中医药就展现出了独特的功效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令人刮目相看。经中国的中医药参与治疗的非典病人,普遍愈后良好,鲜有留下后遗症,使痊愈的非典患者保持了较好的生活质量,祖国中医药的神奇在与非典的抗争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中西医结合共同抗击新冠病毒,谱写下了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篇章。在这场重大的与温疫历史性大决战当中,公立医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彻底战胜温疫后,国家将会从国际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构建新型公共医疗体系,中国的公共医疗建设和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将会迎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而从中国的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治疗取得的出色成绩来看,毫无疑问,中国中医的黄金发展期已经真正地到来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寄语的那样“传承 守正 创新”,祖国的中医药发展事业,已经从在与新冠病毒的殊死较量中扬帆启航,慨然起步了!
壮哉,百年岐黄路,中医在前行!
战疫情,显神威,祖国中医药要腾飞!
3月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组成超强力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应急科研攻关,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陈薇是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201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研究员率专家研究团队研制出的全世界第一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经于当天注射到发明人、陈薇院士的左臂,专家组7名研究成员也一同注射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身先士足,以身尝试,实为军人风范,令人敬佩!
世界上首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坚决打赢这场艰苦的战役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为国立功,为国际社会共同战胜新冠肺炎立功,陈薇研究员和她率领的专家研究团队居功至伟!盼新疫苗早日通过临床检验,以最快速度拿到各种手续,批量上市,越快越好地惠及于民,彻底战胜这场殃及全球的温疫灾害。
3月4日上午,山东省委书记、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家义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就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发挥中医药作用防控疫情,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
省委省政府将高度关注中医文化事业
刘家义书记在省中医调研
3月3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武汉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媒体的专访。
在专访中张伯礼谈到:截至目前,江夏方舱医院累计收治了五百多位患者,主要是以轻症为主,占七八成吧。其中,已经出院二百多位患者了。还有一百多位患者最近陆续也要出院了。
最让人欣慰的是,江夏方舱医院目前收治的所有患者中,没有一个转为重症的,医护人员也是零感染。
最后,在谈到中医药在现实中的实际处境时,张伯礼直言:我想提醒的是,疫情过后也别遗忘了中医药,还是要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近日中国-世卫组织的疫情考察专家组中没有中医药专家,疫情报告中,中医药几乎没有涉及,这令人十分遗憾。
面对任何一个新发突发传染病,首先要控制源头,一定要从社区开始。中医可以第一时间介入,通过望闻问切迅速摸清疾病的共性规律,找到核心病机,定出通治方,第一时间在社区内用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作用。
院士就是战士。无论你是教授还是院士,都要到一线去。没有望闻问切,不是第一手资料,就是对空放炮、纸上谈兵。
服用中药通治方,高危人群可预防传染病,轻症不至于变成重症,重症不至于死亡,对传染病的治疗留出大的缓冲地带,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与其说“救”中医,不如说通过这次战“疫”彰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而中医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这次大疫是一次大考,也让我们重新衡量中医在未来医学体系中的位置。建议将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从娃娃就开始抓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新华社专访)
仝小林院士在武汉抗疫一线。
全部由部队接管的火神山医院,患者全部服用中药汤剂,累计治愈出院过千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示,根据实验室结果显示,中药能够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减少它的炎症风暴。我觉得中药是可以放心用的,特别是针对一些早中期的患者。
钟南山院士支持中医药及时及早介入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钟南山团队拟定了新冠肺炎预防凉茶处方。
济南市12家二级以上中医医院、1500余名中医药医师投入到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全面阻击战当中。我市47个确诊病例中参与中医药治疗45例,达95.74%,除2例婴幼儿患者外,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可以说完全性介入到了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当中。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权威消息,2020年3月7日12时-24时,济南市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
从时间上推算,从2月12日0时至3月7日24时,济南连续25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3月7日24时,济南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47例,治愈出院40例,现有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无疑似病例。济南市确诊病例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均已解除医学观察。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马立新2月29日在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省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西医结合会诊机制,推动中医药及早、全程、全面介入新冠肺炎治疗。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已达98%以上,其中1例孕妇经纯中药治疗康复出院。
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自2020年3月7日24时起,将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调整为Ⅱ级响应。
国家教育部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五年级开设中医文化进课堂教育课,通过17年前的非典和现在正同温疫进行大决战的进程来看,中国的中医药、推拿、针灸、理疗、保健养生这些最具中囯特色的民族瑰宝正是最适合中国人的好东西!这些正是中国需要发扬光大和传承的,好的东西一定不能丢!
教育部的这个决定必将为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复兴带来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医药的振兴掘起从口号真正地转变到行动上来了!
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有些地方已经率先开始了
2019年11月23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来到济南南郊宾馆金色大厅视察 《首届济南扁鹊论坛》会场并参观省市中医药医疗单位科技成果展。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效恩陪同参观介绍。
陈竺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展台前参观
位于济南东部汉峪片区、总建筑面积9.68万平方米的济南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即将拔地而起,济南振兴中医药之路已经在路上。
陈竺对市中医的展台内容感到很满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9年11月23日下午,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社会科学院、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济南市长清区委区政府、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届济南扁鹊论坛在济南南郊宾馆开幕,此次论坛以“扁鹊与中医药文化”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的中医大咖、著名学者深入探讨扁鹊与济南、扁鹊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振兴济南的中医药事业。
论坛会上,济南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济南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效恩就济南医疗卫生及中医药的发展规划布局做了主题发言。
从2月6日紧急驰援到达武汉投入一线抗“疫”,到3月7日,王春霞整整31个日日夜夜每天在病毒堆里战斗,圆满完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救治任务,王春霞所在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获得了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林惠卿主任认为新冠肺炎病毒属中医的瘟病范畴,像常见的流感、流脑 、乙脑、 病毒性脑炎等都属于瘟病。林惠卿主任介绍:“在我市当前处于抗疫防疫战疫的大局之中,既要绷紧防控弦,也不要过度紧张,放松心态,情绪要平和,注意饮食规律,适当增加营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为重要,只要人人做好自卫,新冠肺炎病毒可防可控。”“唐代名医孙思邈谓:’中医上工治未病, 中工治欲病, 下工治已病。’上工治未病之病,其意即预防重于治疗。大敌当前,人人是上工,坚决杜绝新冠病毒肺炎在我们的周围发生。积极掌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的防控取得预期的良好成效,同时这也是我们生活的健康目标。”
下面是林惠卿主任为社会提供的 健康人群的预防处方, 供参考。
金银花10-15克、 连翘10克、 紫苏叶3-6克、 防风3-6克、 生甘草3克 、黄芪10-20克 、炒白术10克 、党参10-20克 、麦冬10克。此方扶正祛邪,补虚泻实,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身体肥胖者 可以使用大剂量,虚弱者,黄芪、 党参可用最大量;妊娠加黄芩10克, 清热安胎;老年人加百合10克、茯苓12克;高血压加菊花10克、 枸杞子10克、 钩藤12克;糖尿病加沙参10克、 芦根15克;冠心病加丹参10克、 五味子3克 ,水煎服,每 日1剂 ,连服5剂; 体质虚弱者可连服7剂。
林惠卿主任在市一院中医科门诊为病患者诊病
正如全国性的综合医院一样,作为中医科的发展也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除非本身就是一家纯粹的中医院,其发展还是能够有足够有力的保障的,但在综合性医院中,中医科不免成为了从属科室,其发展受到了瓶颈的制约,大多面临着尴尬的窘境,这是全国的普遍现象。作为中医科的负责人,林惠卿主任也有着重振中医科的设想,多次主动找到院领导汇报工作,提出工作建议,愿意为中医科的发展再上台阶出把力,做份贡献。
林惠卿主任深耕中医科几十年,勤于学习钻研,在中医诊治方面有自己的特点,长期以来,与许许多多的病患者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了就医者的充分信任和肯定。林惠卿主任在为病人积极诊疗看病的同时,还会为因为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前来看病开药的病人利用快递的形式开展寄送药服务,对病人的服务可谓无微不至,令病人十分的感动。
说起中药,本人也是很有感情。说来,本人从小就是在市一院中药房长起来的,从小闻着中草药味一天天地成长,置身在中草药的环境里耳濡目染,非常喜欢,对中草药的热爱从骨子里就有,直到今天,对中草药的感情一直还在,对中医的信任也是坚定不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后,市一院开设的中西医结合病房在济南也算是颇有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气。那个时候各个医院的中西医发展还比较平衡,中医药在综合性医院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与西医平分天下,不像现在这样发展失衡。中医在那时没有遭到丝毫的排斥,中西医和睦相处。后来,懂中医的刘国华大夫还担任了市一院的业务院长一职。八十年代末,本人曾经向当时的市一院党委书记、院长郝尚美汇报交流过准备与中药房王聿才主任联合在住院病人中开展一项新业务的试点开发务。当时在其它省市兴起了一股时尚药膳热,我市餐饮界在药膳方面也有所举动,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药膳经营酒家。对于这项新生事物的出现,由于当时本人正在上业大,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又和这方面有所对口,因而本人准备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用药膳的形式在市一院配合临床开展综合治疗的设想和盘托出,党委书记、院长郝尚美听了后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认为这在整个济南卫生系统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创举,有推行的必要和实践价值,完全可以大胆的尝试。本人也跃跃欲试,准备在市一院做一个药膳食疗的先行实践者,大干一番,搞出一个名堂来。只是事与愿违,因为种种方面的原因,这一在济南市卫生系统眼光超前的大胆开拓创新之举最终没能实现,在市一院八十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没能记上独特的一笔,空留遗憾。
市一院副主任中医师裴凤刚主任为就诊患者把脉
正如网友热贴留言:
不求三月下扬州,但求三月能下楼!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春色三月来了,春回大地,满园春色关不住,下楼、出门,结伴外出,郊游赏景的户外活动已经近在眼前,实在是可望亦可及。当三月里的小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时候,哼唱着这首老歌,沐浴着春雨的滋润,涤荡着四、五十天来困顿于家中的阴霾心理,收拾好心情,容光焕发,真正以赏心悦目、春心荡漾之态去踏青出游的好日子,真的为期不远了。
彻底战胜温疫,待中国大地春色满园的时候,三月你好,我来了!
愿以蒲松龄的名句赠与抗“疫”战争中的湖北大地以及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祝愿中国抗“疫”的主战场早日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全面彻底胜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我亲爱的祖国,您若安好,便是晴天!
本篇由济南市委督查室特聘督查员、济南市政务服务市民体验官、济南市“幸福医保”宣传大使、济南市社会保险市民监督巡访团团员、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社会监督员、最美创城好市民、济南日报市民记者、爱济南市民记者、济南电视台天下泉城观察员吴松林编辑制作(部分图文资料引自网络)。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126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