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8日:
《居家日记》/陈慧飞
今天是3月8日,庚子年的二月十五。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俗称三八节),也是“花朝节”。
三八节起源于上个世纪初期一系列的妇女运动。标志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对妇女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她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承担与男性相同的工作与角色。自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至今已有109周年历史。
近年来,人们为赞美女性,把三八节改称为“女神节”。
从春节到花朝节,今年的三八,更具特色。九O九五后披上战衣的她们,以及火神山、雷神山、武汉方舱、各大医院白衣天使们、还有李兰娟、陈薇等女院士像一朵朵盛开在生命跑道里的鲜花,梅英疏淡,纤云弄巧。她们用自己的才学与柔情撑起了武汉的半边天,唤醒无数从死亡线上归来的生灵,用自己的满腔心血谱写了这个时代的女神之歌。将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音符撰写在2020开篇的历史上。这个春天,她们将自己的芳影浓缩成一朵朵精美的雪莲,迎来这一路的暗香疏影,春暖花开。

我国是花的国度,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花朝节,俗称百花生日,也称花神节。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有记载。
晋代农历二月十五日起,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
今日女神节与花神节相遇,百花春盛,自古花与佳人同。看二月桃花夭,玉兰解,紫荆繁,杏花笑,梨花融,李能白。三月蔷薇蔓,木棉红,海棠睡,樱花开。这些姹紫嫣红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城,虽然它否极泰来,从冰寒料峭中绽放,尝及了挣扎之苦,但最后相约春天,含笑枝头。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我在南疆小舎观花,忽听武汉青山那边传来佳话。年已八十的张叔叔在祝福我的节日同时,告之其一家宅家安好。言欢之下: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江城那凄凉。只因相信风雨过后,彩虹会来。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