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飞
3月6日,晴。
豫西大地从冬眠中复苏,知春的柳树开始发芽,她舞动着纤细的腰枝和柔软的秀发,轻轻抚摸着来往的行人。
上午10时,来到三门峡市检察院抗击疫情的执勤点——三门峡市粮食局小区。换上志愿者红马甲,站到神圣的执勤点上,和湖滨区检察院张荻开始了两个小时的值守。
粮食局小区坐落在黄河路中段,面积不大,位置却很优越;住户不多,人员成分相对复杂。由于建设比较早,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备,特别是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被人们习惯称为三无小区。

我和小张一边督促着行人扫码进出,一边聊着难忘的往事。
2月初,市检察院受领了到粮食局小区值班执勤抗击疫情的任务。从此,不分白天黑夜,晴天雪天,上至检察长下至普通干警,都到这个小区值守。主要任务是:对来往人员登记,督促其戴好消毒护具,管好出入车辆,处理突发事件。起初,这个任务都由机关年轻人承担,后来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深入,年轻人担任值班执勤这个不成文的规矩被慢慢打破——处长、副处长主动站了出来;年龄大的甚至快退休的干警也主动请缨……

我先后到这个执勤点去过七、八趟,多是照相、采访或者拍短视频,光大检察机关疫情防控的形象。在这里采写的报道也先后在检察日报,河南法制报等媒体发表。而这次能自个儿穿上红马甲和同事一样站岗执勤,对我来说机会难得,心里自然也美滋滋的。
当兵十七、八年,站过不少岗,值过不少勤。新兵那阵,在腾格里沙漠守弹药库,茫茫戈壁,人烟稀少,天上五飞鸟,风吹石头跑,有时遇到狂风暴雪,几个小时下来,要么灰头土脸,要么成了雪人。但是,那时我和战友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守好祖国的北大门,不让外敌入侵。后来,到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也站岗执勤。不过,那时主要是防止敌人偷袭。炮火连天的两年里,我看到无数可亲可敬的战友倒在冲锋的路上,牺牲在与敌人厮杀的疆场上。那时所有战友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守好祖国的南大门,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再后来,到连队任职,一干就是好多年 。每年除夕,我和连长都要在哨位上站岗。那时的信念就是给班子成员当榜样,给士兵作表率。
没想到,一晃30多年过去,当青丝变白发,脸上皱纹爬时,再一次站到疫情防控执勤岗位上。这次站岗执勤也最让人刻骨铭心,因为这是当中国步入新时代,全民奔向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新冠状病毒却突然来袭,它给中国这艘高速行驶的航母踩了急刹车。于是,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下,全党动员,全军上阵,全民行动,投入到各个层面的抗疫战斗之中。白衣天使赶赴武汉,从死神那里抢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用物资通过铁路公路航空飞抵湖北,安抚哭泣的同胞,抚慰受伤的心灵。无数个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活跃在抗击疫情的各个角落,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这是他们的誓言。

这些年,三门峡市检察院在文明创建的征途上,也活跃着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册的140多人,他们穿着红马甲常年出现在城市的街道,社区,乡村和公共场合。他们不计名利,用青春和热血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呵护福利院孩子成长,维护城市文明交通,做好旅游节外宾向导,成为一条美丽的红色风景线……祖国的山川大河也正是有像三门峡市检察院一样千千万万个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才使无数个乡村更加美丽,无数个城市更加漂亮。
我曾赞美过志愿者:不论盛典还是灾难/不论是大事件还是小场合/每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能看到你奔跑的身影/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报酬/你用一颗跃动着心/完成着情的传递/将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温暖着神州大地/你坚守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用爱浇注成最美的花朵/绽放在每个人心里/扎根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这就是志愿者,一个伟大而又响亮的称呼。
尽管表面很光鲜,但有时他们也有受委屈的时候。曾耳闻目睹一些难以置信的画面:路人不听劝阻强行闯红灯,志愿者上去劝阻,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志愿者坚守工作岗位,却冷不丁被一个醉汉推倒在臭水沟里……在众多疫情防控执勤点上,也有少数的群众添堵:有的不配合体温检测,有的不纠正不戴口罩,有的不接受登记签字,还有的骑车、开车不听指挥擅自闯卡造成重大事故……
虽然有的时候不被人理解,但是为了阻断疫情的蔓延势头,志愿者仍然义无反顾。小张家距执勤点比较远,前段时间公交不通,每次往返都需要两个半小时,经常是到了执勤点累得气喘吁吁;小崔孩子小为了执勤她把孩子托付给了邻居;小刘两口子都是志愿者,他们分别在两个执勤点站岗,有时两人一天见不到一面;小王的父亲生病,需要送往医院,可他坚守在执勤点上,只有拜托同事代劳……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壮举却撑起了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的一片蓝天……

11:00左右,进出小区的人慢慢少了,小张坚守岗位,我便在小区不长的巷子里走走。一楼南户的退休职工刘阿姨叫住了我:以前这个小区不敢在外边晒东西,稍不留神,被子床单和衣服就被偷了个精光,自从有了你们这些红马甲,小区再也没有丢过东西。她说着兜了兜晒在绳子上的被子。看她开心的样子,我方知红马甲还有如此功能。不一会,清洁工开着三轮车过来清运垃圾,她告诉我,过去这个小巷子里的自行车、摩托车等摆放比较乱,自从有了你们这些红马甲,这里的秩序好多了。还有李大爷,他买菜回来笑呵呵的告诉我,有了你们这些红马甲24小时在小区门口执勤站岗,我晚上失眠的老毛病都改善了……
我在想,正是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的坚守,粮食局小区的管理才秩序井然,居民配合疫情防控的意识才不断增强。你瞧 ,社区工作人员关大嫂还带着口罩定时给志愿者发放,好心人还送来汤圆以表谢意,前不久这里还被评为“流动红旗执勤点”。
每一个志愿者都有一个红色的马甲,那一抹靓丽的红色代表着热情奔放,代表着无私奉献,代表着阳光开朗,代表着真诚善良。红马甲是冬日里的一团火,炽烤着寒冷的大地,驱散黑暗,温暖人间;红马甲是一面旗,指引着抗疫战斗向基层,向乡村,向社区延伸,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红马甲是冲锋号,激励全体抗疫人员挑战自我,战胜疫情,夺取胜利;红马甲是一哨兵,为社会和谐稳定坚守,为人民平安健康守候。
啊,那一抹艳红,定格在乡村社区,温暖着神州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