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回故乡》外一首/作者杨庆森

梦回故乡
作者:杨庆森

思你、想你48年,
眺望着北斗七星,
梦里回到了故乡;
美丽的辽宁鞍山。
徘徊、徘徊……
找不到当年的那些邻居。
寻找、寻找……
遇不见当年的熟悉脸庞。
纠结的心情,
一阵阵惆怅。
蹒跚的步履,
仍然在徜徉……
啊,故乡鞍山,
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啊,钢都鞍山,
焕发出崭新的形象。
站在朦胧的路口,
似乎看见军车驰骋而来,
停在房宅前那片空地上。
走近绿色军车前,
似乎又看见雷锋亲切的笑容,
在他22岁的青春脸庞上绽放。
站在雷锋叔叔面前,
双手捧着他给的二元八角零钱,
一阵阵的心酸,
想念事故中生命垂危的父亲。
又一阵阵感动,
使我眼中的泪水盈眶汩汩流淌……
雷锋叔叔每月仅有六元津贴费,
勤俭节约帮助我。
这是善良的心啊!
这是雪中送炭……
解决了我入学的书本学费,
帮助了我父母解决了困难。
这是难以回报的恩情啊!
我只有在心里铭记畅想……
站在小学校宽阔的操场上,
似乎又看见了当年活泼的身影。
走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教室,
似乎又看见了老师和蔼的脸庞。
似乎听到了粉笔磨擦黑板的声响,
似乎又听到了入队宣誓声的宏亮。
入想非非之中一一
坐在有轨电车内,
沿途观看鞍钢宏伟的高炉和厂房。
坐在公共汽车内,
沿途欣赏鞍山市欣欣向荣的景象。
啊,鞍山!
是我1955年出生的地方。
啊,故乡!
哺育我少年成长的地方。
是啊,昼思夜想的故乡!
一生奉献建设白银的我,
如今,已是暮年的岁龄,
何时才能回到你的身旁……?
(创作于2020年3月7日)

心语
作者:杨庆森

2020庚子年3月份,
我退休整整十年了。
在这十年的时光里,
没有了工作的劳累,
没有了经济的压力,
没有了生活的困难艰辛,
没有了社会繁杂的纷扰,
没有了功名利禄的诱惑,
没有了江湖险恶的传闻。
适应了新的人生。
把过去经历当成了阅力,
把过去景致的风情,
留给了美好的回忆;
将过去的那份眷恋,
铭记在记忆的海洋里,
这是我精神的一种富有,
深藏着一种傲娇和自豪。
于是人生在徜徉中升华,
在这和谐幸福的社会中,
每天生活如神仙的日子,
彻底丢掉不愉快的往事,
精神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尽管已不是青春的年纪,
迎接每一天新鲜 的太阳。
不管过去、今天或未来,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游戏。
尽管,退休了,
也会让积极打败消极,
也会让快乐打败忧郁,
也会让勤奋打败懒惰,
也会让坚强打败脆弱,
尽管,清闲了,
一切从现实开始。
晨曦陶醉在公园里,
呼吸着清晰的空气。
目睹着朵朵花儿绽放,
欣赏着花儿鲜艳美丽。
心中在默默地祈祷,
大自然能延长花期。
这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每每玩耍都值得回味珍惜。
因为,
回味中有童年的纯真;
也存在玩耍时年幼的无知。
因为,
回味中有少年的热情;
也存在不明理的调皮鲁莽。
因为,
回味中有青年的自信;
也存在不屑一顾的轻狂。
因为,
回味中有中年的沉稳;
也存在傲漫人生的世故。
因为,
回味中有老年的从容;
却已经是大脑反映迟钝。
既然人老了、退休了,
就要珍惜晚年的时光。
登泰山,看日出;
去海岸,看波涛;
读本书,看张报;
与朋友,续交往;
编写人生精彩的故事,
也是一种兴趣和爱好。
虽然旅行对老年人是个考验,
在乎的却是沿途的风景风光。
尽管,已不是年轻力壮,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都要有一份舒畅的心情,
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
将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是的,人生是一本书;
记载了前半生的经历,
也抒写后半生的人生。
社会,是一面反光镜;
闪烁着前半生的亮点,
也给后半生一个省悟。
忘却前半生的计较,
学会后半生的包容。
不计前半生的得失,
维护后半生的缘份。
延续前半生的勤奋,
保持后半生的淡定。
不言前半生的业迹,
珍惜后半生的健康。
人老了,退休了,
清风朗月不多了。
如何活好每一天?
是个晚年的话题!
淡泊明志,
平和自在,
素然雅心,
无忧无虑,
积善成德,
修身养性。
只要有这种好心态,
每一天都是个节日。
什么美食节?
什么情人节?
什么艺术节?
都会频频招手……!
是的,
只要心中有骄阳,
脸上时刻泛笑容。
是的,
只要心中有憧憬,
理想终究要闪光。
是的,
只要心中有情爱,
晚年人生高歌唱!
(创作于2020年3月4日
定格于2020年3月5日)

作者简介:杨庆森,男,辽宁省鞍山市人,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甘肃工人报》《建设报》《白银日报》等省内外报刋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电影《郭富山》剧本等80万字,并创作电影剧本《西部的呼唤》《老龙湾传奇》《闪光的岁月》。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