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芮传奇》故事
文 孙宏恩
周武王姬发灭商以后,同军师姜尚(也就是姜子牙)、周公旦,召公奭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封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让他们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镐京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首先被封于齐地营丘(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 ,列于五侯九伯之上。以稳定东方。另外周公召公分陕原而治,护卫京畿之地。并商定姜子牙后人凡是女性,都得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要嫁给周武王姬发的子孙为妻,姜家和姬家世代通婚共享太平。当时分封对象除了像姜子牙这样的功臣宿将与尧舜禹及商汤后人外,大部分都是武王同姓宗室弟子。据史料相传:周初分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分封时规定每一个受封的国君不仅有土地拥有权,还有土地上人口的管辖权,也就是所谓的“授民授疆土”。封君在享受这些权利的时候,还要对周王室尽纳贡守边的义务。在这五十三个姬姓诸侯中,有一个叫良夫的子弟极有文采,被封到一个叫芮(现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的地方做伯爵,史称芮伯。由于他很有文采,武王又让他在王室中担任卿相,做一些文字工作。有一次南方的巢国(巢伯国位于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来向周王朝进贡,当朝天子就是让芮良夫写文章夸奖的。在周成王时芮伯任大周司徒,掌管民政事务,为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之一。子孙世袭周朝卿士。那是相当的牛气。 然而世事轮回,转眼间到了西周末年,幽王昏庸,烽火戏诸侯玩丢了江山,玩没了生命。儿子周平王万般无奈之下,迁都洛阳,大好河山被犬戎冲击的七零八落。作为大周宗亲的芮伯国也被当时犬戎的一支大荔戎打散,一大部分搬到了龙门附近,重新建起了自己的国家,不过比原来在大荔时小了好多。还有一部分搬到了和大荔一河之隔的魏国境内,因人数太少不足以立国,就向同为姬姓宗亲国的魏国请求庇护,然后自建了一座城池休养生息,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山西芮城。随后不久,周平王为了奖励在东迁过程中救驾有功的秦仲少子赢康,又在芮国附近封了一个梁伯国。
这样以来,加上原来就在这里的韩侯国,龙门这里就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不长,十来年后韩侯国被晋文侯所灭,这里就成了梁芮共存。就这样一直维持了几十年时间,随着秦晋等国的不断强大,芮伯国处境越来越艰难,周围强敌环伺,国内民众人心浮动。急需有人能给予强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芮伯听说齐庄公的最喜爱的公主正在闺中待嫁,而自己的儿子也到了娶妻年龄,马上派遣能说会道之士,游说齐庄公,请他成全自己儿子的婚事。齐国自姜子牙建国时起,就有姜姓女子非姬姓王族不嫁的规定,而芮伯公子正合乎这个条件,并且芮伯答应齐庄公,一旦齐国公主下嫁自家公子,自己马上让位,让公主嫁过来后就稳坐王后宝座。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公主嫁到了芮国,当然齐庄公给予自己女儿的陪嫁也是相当的丰富,仅仅金玉饰品就送了好几车,甚至把西周建立时,内蒙夷人进贡给天下共主周天子,而周天子又赏赐给齐国先祖姜子牙的的传国宝物玉猪龙也送给了自己心爱的女儿。另外还为女儿派了数百位护卫。芮伯的儿子大婚后即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史称芮桓公。

芮桓公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人,极力想把自己的国家治理的富强鼎盛,但无奈身体不争气,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舒服。无奈之下,就让自己心爱的夫人,原来的齐国公主,现在的芮国王后芮姜夫人协助身体虚弱的自己治理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芮桓公的身体越来越差,芮姜夫人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显示出自己不平凡的才干,很多事情自己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渐渐地芮国的一些日常政务都由芮姜夫人独立裁决。若有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她便召集部族大臣共商,最后综合各方意见再做出决定。她所做的决定,芮桓公只要听听通报,表示"知道"了就算数,一般不会做任何干预。婚后十三年,芮桓公病卒。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由公子姬万嗣位,祭祀征伐悉听王后命",在商周时期,祭祀权是国家权力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征伐权,也就是发动战争的权力。桓公竟然将整个芮国大权全部交到了不到三十岁的芮姜手中。可见他对芮姜的信任。可面对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姬万,芮姜夫人首先想到的是少主年幼,芮国宗室家族势力雄厚,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于是芮姜召集部族大臣,流着眼泪对他们说:"如今主公新丧,我们母寡子弱,周围又有强敌环伺,奈何?"大臣们早已知道芮姜的能力,对她主持芮国国政都特别放心,所以全都发下重誓说:"我等愿尊桓公遗诏,祭祀征伐悉听王后命!"安顿好众位大臣后,芮姜夫人亲自主持了桓公大葬仪式,因桓公生前特别喜欢黄金饰品,她就把自己从齐国陪嫁过来的好多金器都为桓公做了陪葬,如此以来也收买了芮国大臣们的忠心。

芮姜夫人彻底主政以后,因地制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还利用芮国紧靠黄河,水路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在这种"农、工、商"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芮国政局经济步入正轨,军事也日渐强盛。
芮国在芮姜的打理下,政通人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就在芮姜本该开心的时候,她的儿子姬万却让她伤透了脑筋,这孩子早早的做了国君,成为一国之主,本该努力上进,争取早日帮母亲治理国家。他却整日里不务正业,小小年纪就沾花惹草,醉生梦死,刚开始时还有点害怕母亲,可随着年纪一天天长大,身边的小人和女人们不断的在他的耳边灌输芮姜夫人不过是在替他操劳,早晚要将权利交给他等等,慢慢的开始和母亲顶嘴,甚至有一次差点为了一个女人,要和母亲动手。芮姜夫人一怒之下,把姬万赶出了芮国,让他去魏国芮城的本家那里反省,告诉他什么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再回来(1)。

本来这是芮国自己的家事,可临近的秦国仗着自己兵强马壮,说芮姜夫人赶走国君名不正言不顺,使芮国成了一个无君之国,干脆灭掉算了,于是在当年的秋天起兵攻打芮国。却没有想到,芮国在芮姜夫人这些年的精心治理下,根本不是他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在刚刚踏上芮国土地的时候,就中了芮姜夫人的埋伏,差一点全军覆没,最后只落得主帅带着几个贴身侍卫狼狈逃窜啦。经此一役,秦国再也不敢小看芮国,于当年冬天,秦国军队会同周桓王的王师一起攻打魏国的芮城,把芮伯姬万抓了起来,并把他流放到了戎人之地(2)。芮姜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伤心,索要姬万无果后,只好另立新君。几年后,芮姜夫人心念自己的儿子,郁郁而终。芮姜死后,芮伯为她风光大葬,把好多当时她下嫁芮国时的陪嫁品都随她一起入葬啦。秦国在芮姜死后,从戎人之地接回芮伯万,在澄县刘家洼附近帮助他新建了一个芮国,以达到分裂芮国的目的。

在2005年陕西韩城梁带村发掘的芮姜墓中,仅玉器就有六百多件,玉佩,玉串,玉珠应有尽有,并且玉器质量等级那是相当的高,可以说是件件价值连城,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皇陵。单是那件,内蒙夷人进贡的传国宝贝,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就有五六千年历史,绝对是国宝级的文物,还有一个小玉人,竟然在一毫米的地方刻出了五缕纤细的秀发,即使放到现在,用现代的激光技术,都不能保证在这么脆的玉石上如此高密度的刻出这几缕秀发而玉石不裂。如此之多的玉器陪葬品,按古人的说法,佩玉之人必有德,这也说明了芮姜夫人在当时芮国人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高大,无人可比。
《古芮传奇》
(1)《左传·桓公三年》:“ 芮伯万 之母 芮姜 ,恶 芮伯 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於 魏 。
(2)《左传·桓公》有:“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桓王)十二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