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淼之龙

一
《敦煌》新诗年刊2014卷《名家新作》选发了我去年避暑时创作的《习水箐山十四首》(全部是六言六行诗),主持人、著名诗人高平先生写的《主持人语》如下:
万龙生,网名诗酒自娱。1941年3月3日生于湖南,1949年迁居重庆。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东方诗风》诗刊社社长、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重庆文学》副主编。出版的著作有《重庆当代作家选集·万龙生卷》、《戴镣之舞》、《献给永远的情人》、《十四行、八行诗百首》、《云影集》、《云影续集》等。
近些年来,他致力于格律体新诗的建立,发布了许多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并且身体力行,不断动笔实践。本期发表的这组六行诗就是一例。他活跃了新诗的诗体研究和学术争鸣,为新诗的百花齐放灌水施肥,其认真态度与执着精神确实可敬。
龙生兄生性豪爽,重义气,有酒量,也难免遭遇坎坷。是一位颇具诗人气质的诗人。
对此赞誉,我受之有愧,但是高平先生的善心好意却令我感动。我们性情相投,却相识恨晚。真想好久又有机会与他举杯畅饮啊!
(万龙生在贺麟故居 2019年4月)
二
程文:《贺一位格律体新诗探索者的生日》
(2014-11-09 07:17:38)
【转帖者言】搜索到程文兄此文,忽忽七八年前的旧作了,读起来还是那样亲切。特转贴于此纪念。
今年三月,是庚兄万龙生先生66周岁的生日,今年也是这位格律体新诗探索者发表诗作50年,所以写此文章,聊以祝贺,并致以诗友和兄弟的敬意。
回忆我们的见面,至今也只有三次,每次都留有难忘的印象。
(一)
我们天南地北的两个人是如何相识的呢?还须从拙著《汉语新诗格律学》2000年末问世说起。正好身处二线,于是早春时节就携书南下直达厦门;回程奔重庆,再取道西安,直达乌鲁木齐,想更多地寻师访友,开拓视野,以便完成下一步关于《中国新诗格律大观》的写作计划。
到新诗研究所时,得友人推荐,我冒昧地给龙生单位打了电话。他请蒲健夫教授先来陪我,将工作略做安排后即赶来共进午餐。晚上又举行家宴,还请蒲健夫、陈仁德、甘健安等诗友作陪,自然是好一番畅谈。临走前的晚上,灯火阑珊时又由健安做东,龙生领大家为我在佛图关宴别……这次的亲切会面与几番的倾心长谈,使我终生难忘,4月27日记下了这样的诗句:“万府高宅未酒消,健安湖上举杯高。豪情盛意嘉陵水,地北天南一脉潮。”
龙生在《未荒草》序言里这样充满亲情地回忆了第一次会面时的心情:“新世纪开始的2001年,这年的4月26日,是我生命历程中难以忘怀的日子,而这样的日子是很少的。这是因为素不相识的程文,从遥远的东北哈尔滨来到了西南的雾都、山城重庆,像天外来客一样闯进了我的生活。
“他是背着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专著《汉语新格律诗学》,到各地寻找知音,征求意见的。这行动本身就令我十分感动,因为我与他一样,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现代格律诗的研究,并且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也与他一样知音难觅,颇为孤独,面对诗坛现状,甚至有些厌倦,有些绝望了。当我在重庆两路口铁路宾馆见到他,经过一番交谈,便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返哈以后,又收到了龙生以《新诗格律研究的最新硕果——程文、程雪峰〈汉语新诗格律学〉简评》为题的论文,论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汉语新诗格律学》的特点,不仅充分肯定了我提出的完全限步说,而且指出“具有某种‘集大成’的气象”。他在《未荒草》序言里是这样写的:“待他走后,我细读他的大著,更有如空谷之闻蛰音。我惊喜地发现,程文在认真研究前人80年现代格律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修补、完善,从而构筑了自己设计的现代格律诗的完整框架。这与我多年的思考、探索和设想大同小异,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在大喜过望之余,我写了一篇对此书的评论,把他的这一工作称之为“带有悲壮色彩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后来获得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虽然我觉得这等级别似乎还显得低了一点,但他却视为一种社会承认,心满意足了。”
(二)
已经进入寒冬的2003年11月10日清晨六时,我与阔别的龙生夫妇在哈火车站的站台上终于第二次热烈地见面了!龙生夫妇应邀住在了我的家里,这样地北天南的我们,又可以彻夜地重相促膝谈诗论文了;兴致所至,我拿出了为研究新诗格律理论而创作的试验诗稿,龙生极为兴奋,当即操起电话与柯愈勋敲定在新天出版社出书,并将审稿修改等一应事宜全部承担下来。反渝后,这本由龙生为之命名又写了序言的《未荒草》,不久就问世了。
“人大”的马德俊教授,阅读之后,2004年7月11日在给我的复信里,不仅肯定了《未荒草》的价值(“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现代格律诗的研究和实验创作,《未荒草》出版了,值得祝贺。胡适当年提倡写与古典格律诗截然不同的白话诗时也拿出《尝试集》来,因此《未荒草》的出版是很有意义、价值的。”),还满怀钦敬地特别提到:
“我替你高兴的是在你耕耘中并不孤独,你得到了一位真诚、高洁、胸怀远大的挚友万龙生先生的顶力支持和相助,应该说在人生道路上得一知己是一大幸事,我读过了他为你写的序,真诚、坦直、浓情厚意跃然纸上,我感动不已,羡慕不已。烦你代为致意。”
写到这里,人们就不难了解龙生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了。网上,他自号“诗酒自娱”。第一,他是把诗当成了自己毕生珍爱的事业,正像他诗里所说:“除却新诗格律事,平生何物更求之?”第二,“酒”者,友也。他是“诗仙”,“友仙”,但绝对不是酒徒。在他的心目中,第一,是我国格律体新诗的建设事业;第二,是这些为继承我们“诗国”的传统而守得寂寞、契而不舍、默默耕耘格律体新诗的诗友们,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诗”和这样的“友”(二者缺一不可),就是他终生至高无尚、终生无限的快乐!为此,他舍得一切,他奋斗不息,他乐此不疲;为此,他有东北汉子的豪爽,他有火山一样的热情,他有海洋一样的胸怀…… 为此,他不仅广交天下诗界名人,倾心结交致力于诗歌事业的青年才俊,也能容纳和团结一切钟爱诗歌的诗民。为此,他想方设法开辟一切诗歌园地。

三
人生黄昏的热恋
(2012-11-12 12:56:06)
——写给“东方诗风”
打自我十年前与你邂逅,就对你一往情深,注定了从此执手终生。
在那情绪低落的时候,你是我惊喜的发现。
在那迷茫失落的时刻,你成为我心中的北斗。
在一片浩瀚的沙漠中跋涉,你给我一片绿洲。
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你为我唤来肝胆相照的朋友。
你为我漂泊的灵魂提供了安顿之处,皈依之所。
于是我的精神终于拥有了永久的美好家园。
哦,你是度我的金针,载我的舟楫,泊我的港湾。
你是我的期盼,你是我的挂牵,我的渴念。
你是我的佳酿,我的美餐,我的力量与快乐值源泉。
你拥有我,我依赖你,你是我的根基,我的靠山。
哦,今生今世,我矢志不渝;今世今生,我痴情不减!
哦,“东方诗风”,我的爱人,我人生黄昏不衰的热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