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过年纪事【诗歌】
文/王世杰
一
几次提过速的列车,虽说从老家的土地上经过,却早已取消了停靠的站点,只得超坐两站,再乘公共汽车往回赶。倒也是沒有办法的办法
也许,天下所有人都与我一样,思想意识中都固有一个本能,那就是视野里故地的村落、楼房、道路、树木、行人以及所有,无不倍感亲切
二
来到母亲茔前。几株柏树长高了,迎春花也比上次来时茂密了许多
跪。墓地里只有我自己的诉说,却没有娘亲的声音,禁不住泪如泉涌
或许,那些迎春花藤蔓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就是娘亲对我心疼的抚慰
太多的往事,不住的泪流
三
由不得去看石川河,似有温度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枣树以及所有树木枝头
芦苇枯干,在风中颤抖
几只以前从未见过的小鸟儿,似乎有些害怕,掠过水面飞向薄雾依稀的田野
所幸面前的河水碧透,几分恬静,几分灵动,稀释了些许冬愁
四
正月初一,空气中爆竹的气息仍在丝丝荡漾
吃过饺子,出门去给老亲长辈拜年
席间,有人提示让大家看看手机
微信群、朋友圈的气氛果然骤变
湖北,武汉,病毒,传染……多方面的提醒像潮水般涌来
有人立时打电话拒绝明天来客,有人也接到同样被拒绝的电话
疑惑、担忧、惧怕,充斥所有空间
欢笑,蓦然间让人感觉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五
老早就已经计划去曾经读过高中的母校看看,却只能望路感叹
六
止步。自行隔离,不给国家添乱,也许成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集体行动
宅家。无休止地翻看手机,烦了就又凑到电视机前
看新闻,看新闻,还是看新闻
各地紧急驰援武汉的画面不断在荧屏上出现
一个接一个医疗队,高举红旗,朝着同一个方向逆行
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在大江南北迅速打响
七
街道上没有了往日人来人往的情景
站在门口,能看到果木树和枝间飞上窜下的小鸟,觉得已是生活中的奢侈
老远与邻居打打招呼,觉着稀罕
八
村中小超市门前写着:不带口罩拒绝进入
严肃的气氛中,生意清冷
买了点生活必需品,我疾速离开,去掉了遇见熟人攀谈的习惯
九
在空旷的田野散步,能够自如地伸伸胳膊踢踢腿,成为美事
有村民在不远处侍弄塑料大棚。为了避嫌只得绕道而去
十
再次去河滩。情景与年前那回来这儿大有不同
枣园里、田埂上、小河边,或一人或三三两两,但分布都有一定距离,好像有人刻意做了安排
我的心里似有明白,大家恐怕都是居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实在憋不住了,想到平日没人来的地方喘口气儿
未曾想,竟成了一景
十一
闲时间多了,手机便成了最忙的物件
打电话、微信聊天,成了一天之中最多的事情
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联系上了,许多年没见过的同学在视频上见了面
也许吧,正像人们经常说的,好事里面有坏事,坏事里面有好事
十二
梦。周围的一切都好像陷入了一个深沉的梦中
没有了人群熙熙攘攘的嬉闹声
没有了不时的汽车喇叭声
没有了串门人的敲门声
静,感觉突然间与喧嚣离得非常遥远
慢,好像所有人的性格无不放坦
盼,峰回路转
十三
天天在手机上查看返程火车的动向
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好像那个火车站从地球上已经蒸发
月余。虽然心境有所不佳,却也惯了
十四
事与愿违,也许,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必然
阳光融融,从肩稍划过的风儿依然有些尖刻
遥望远方,似乎那看不见的尽头在变得陌生
想垒文字,灵感好像是纷乱的麻丝理也不清
十五
从这个屋走进那个房子,每一天的情景大致一样
注意看看电视新闻,好像成为无法拒绝的差事
因为举国联防联控而各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抑制,当然地成为一时间心中最大的激动
十六
突然想起村外枣园边的小竹林,不由得拾步而行
一棵棵枣树静静地矗立,像似依然沉浸在梦境
然而,这片不知何时栽植的竹子,与它的邻居枣树截然不同。一派生机
抚摸竹叶,心中顿生感慨,以为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处在任何哪怕极其艰难的逆境中能够积极向上
十七
路口的封堵解除,来回走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整个村镇好像一下子注入了生气,笑容挂在人们脸庞已是常态
所有人虽然带着口罩,却与往常不同而敢于相互接近,见了面也敢寒暄上几句好似多少年未曾见过面的话儿
就这么,一切,循序地回归正常
十八
意欲就近游览几个景点,苦于怕游人多而只得作罢,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小心无大错,也许会有无数人与我有着一样的观点
十九
一场大规模的病毒肆虐,在万众一心的努力下很快得到遏制
也许,所有的国人都与我有着一样的想法,庆幸我们国家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强大的综合国力
庆幸。选准了政党,走对了道路,不能不说是人民群众最大的幸福
二十
太阳绽开了笑脸,风儿温柔了许多,祖国山河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没有理由不去坚信,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能有如此大的凝聚力,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绝不是幻想
二十一
能有这段经历,也许不是坏事
若干年以后,有得回味
2020.03.07.落笔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天高云淡,网名葫芦河;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公众号《洛滨文学》总编;曾先后在数十家央、省、市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随笔、评论等千余篇(首)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见于全国各大或著名网站。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