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彬,甘肃凉州区人。网名,木质的镜子。一位90后的援疆大学生。现代公务员,喜欢看书写字。
三八,到底谁三八?
作者:张彬
三八到底是个节日还是个贬义词?我想请广大的读者们给我分析分析。
今天早上开会领导给我们安排工作,记完会议记录觉得今天的工作任务安排的好满,顿时低声感慨了一句:“天哪,这是安排了几天的活呀!”不小心这句话被领导听到,笑道:“你们女同志明天都要过节,我明天安排工作你们愿意吗?”大家顿时七嘴八舌,几个跟我差不多的同事玩笑道:“我们不过三八,我们要过三七,我们今天就休息!”领导反驳道:“一个个都孩子他妈了,装什么嫩,赶紧干活去。”
一直觉得三八是给妈妈们过的节,没想到现在自认为还是女孩子的我都要奔三了,都是一岁孩子的妈妈了,都已经要过妈妈过的节,走着妈妈走过的路。

是啊,在父母眼里,我永远都是个孩子,但在这个社会中,我已经是中间力量了,想想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这些年,我都是怎么一步步走的?怎样一天天过的?马上都该奔三的年纪了,我做好迎接挑起工作、生活大梁的准备了吗?我有没有能够担起社会中间力量的能力?
大学毕业,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工作、结婚、生子,看似顺利有序,但我曾几何时不是咬着牙、扛着经济的压力摸着黑往前,在无助无奈的时候和母亲聊聊天,倾诉自己的不如意,然后擦干泪继续往前。有时候,我怕四十岁被别人就叫“欧巴桑”、“死三八”,所以不得不不停努力。我们常常都说人人平等,其实这个社会有很多时候对女性还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样的职务、同样的职位,一名女性就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努力才可以达到,新《婚姻法》的颁布,又有多少妇女在支离破碎的爱情和婚姻背后变得无助、冷漠。

最近看的一个电视剧《完美关系》其中的斯黛兰叫观众非常吸睛,一个双高的职业女性,一出场就气场满分。在职场上得知自己不能成为总裁后的淡定从容,在得知丈夫出轨后的理性处理,剧里还有一句斯黛兰律师的话,未来离婚女性倒找给男性钱的离婚案也会成为趋势。同样,现实中韩国三星集团董事长之女李富真的真实例子,都告诉我们当代女性,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我们都需要刻不容缓的去兼顾,不管偏向哪一方,最终都要以不幸告终。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公布容易的时代,或许你是名老师,一家三口过的自在随意,但看到朋友圈的姐妹晒自己的车、晒自己的房,顿时觉得她上学的时候学习那么差,现在过的比自己好,就开始和丈夫发生口角;或许你在事业中很成功,但你看到朋友圈的闺蜜一家三口出国旅行、幸福甜蜜,顿时觉得自己奋斗到底为了什么?

人呀,哪有那么多的圆满?在职场得意,势必就会在情场失意,那样或许我们就只能过个三八节;在婚姻圆满,势必就要去放下事业,那样或许真有可能成了别任口中的“三八”。没有事事都令人满意,特别是女性,我们要做到在这个社会洗礼、被生活磨砺之后依旧从容、美丽。
说到这里,再回到我的母亲,人到中年,不管是生活还是身体,都面临了中年危机,更年期身体和心理的不适,感慨半生没有真正实现自身价值。是啊,她只是把最好的青春给了家庭,最美的年华给了孩子。记得我上小学,母亲刚生完弟弟还在坐月子,因为天气冷,我被冻得不想去上学,得知这个情况的母亲连夜为我做了棉衣,当时幼小的我深深记得母爱的伟大。后来生了孩子,母亲伺候完我月子走了的时候,我觉得我像个要断奶的孩子,无助、无奈但又不得不自己学着去面对,这些母亲同样也感同身受,但她从未被生活打败,也从未变得悲观、失意。现在年过半世的她,虽没有真从事过自己喜欢事业,虽经历了家庭的琐碎、人性的复杂、人情的冷暖,但她依旧积极、从容,在孩子们都大了的时候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重新找回自己;在更年期到来的时候能够正视自己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周围的婆婆、丈母娘都闲言碎语的时候静静的看书、学化妆;在疫情期间开导周围的人积极面对,并写一些段子娱乐大家。

她,是妇女,但她不“三八”。希望未来的日子,我不在焦虑,也希望每一位像我一样的90后小妇女也不要焦虑,淡定、从容、积极向上谱写属于我们的人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