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由来的民谣故事文/孙宏恩(陕西韩城) 孙宏恩

话说远古时,华夏大地洪水泛滥,大禹继承父亲遗志,治理洪水。他的妻子女娇为了照顾丈夫,一直随大禹从甘肃的积石山治理到韩城的梁山。看到洪水在这里被阻挡流不出去,大禹着急万分,就日夜不停的在工地和大家一起开挖河道,这一挖就是好几年。大禹终于在神龙的帮助下疏通了河道,使奔腾的黄河水一泻千里奔流而去,后人就把这个地方叫禹门口,用以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而大禹没管这些,他又随着水流继续治理下游去了。 
在大禹来到梁山的时候,他的妻子女娇已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启。大禹离开禹门口的时候,女娇为了不拖丈夫后腿,也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就选择在韩城这个地方留了下来。启从小耳濡目染父亲不畏艰险,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给老百姓谋福利,就想着长大后要做一个像父亲一样伟大的人。
大禹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多年的洪水泛滥,梁山周边(也就是现在的韩城)在他走后瘟疫流行,老百姓死伤无数,生活苦不堪言。当时还很小的启看到这些,心里无比难受,就想着怎么能解除瘟疫,让老百姓过上安生的好日子。
为了让儿子长大成人后能成为和他父亲大禹一样的人,女娇特别赞成儿子的想法,于是年龄幼小的启就踏上了寻找解除瘟疫办法的路程。

他翻过一架架山,趟过一条条河,足迹遍及韩原周边,走过了梁山的每一处地方。有一天,筋疲力尽的启走进一个村子,奇异地发现这个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感染瘟疫。他问他们村里的老人是怎么回事,老人们就告诉他说:村子里有一口神泉,泉水每天都会冒出一股奇特的香气,因为村里人祖祖辈辈都喝这个神泉水,基本上不太生病。这次没有感染瘟疫,估计也是这个神泉水的原因。
可为什么神泉里会有香气冒出呢,启非常好奇,就一个人在泉水边来回踅摸。为了查清真相,他一个猛子大头朝下扎到了神泉底部。到了底下一看,原来水下有一块橘黄色的石头在不停的释放香气,他就想掰下一块来,拿去拯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可他不知道,这块橘黄色的石头大有来历。这石头原是一块雄黄精,天神发现地处梁山山脉的神泉这里是一处风水宝地后,就专门把自己有着燥湿、祛风、杀虫、解毒功效的宝贝雄黄精寄放在这里滋养,并专门派了雷神守护。当启伸出手,准备掰下这块他以为是石头的雄黄精时,惊动了看护宝贝的雷神,大怒的雷神一个炸雷,就对着启打了下来,启吓得猛一哆嗦,手就收了回来。无巧不巧的是,这个炸雷因为小启这一躲,直接击在了雄黄精上,当时这块雄黄精就化为宝气,出水后弥漫在了整个韩原大地,彻底解除了这方水土上的无边瘟疫。正在天上打盹的天神被惊雷震醒了,他往下界一看,感觉小启是为了给老百姓办好事,就没有计较他偷掰雄黄精的过错,让他平平安安地回家去了。为了给没有尽到看护责任的雷神一个教训,天神让贬罚他去了别的地方,所以韩城自那以后,除了特殊的情况很少打雷。

韩城的乡亲们听说了这件事以后,非常感谢小启。因为小启当时是大头朝下扎猛子下的神泉,韩城后来就留下来一句民谣:霹雳一声响,颠倒子采雄黄,雷神从此走他乡。
启长大以后,因为一心为民,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他父亲的继承人伯益年老昏庸的时候,被大家推举做了天下共主,并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他也被人们称为夏启。在夏王朝建立都城的时候,启就把地址选在了他采集雄黄精的地方,因为他认为那里是一块阳气十足造福百姓的风水宝地,并给都城起名:阳城。所以,韩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所在地。

后来随着历史的推进,大夏王朝迁移到了山西夏县附近,后来经历了商、周。到了春秋时期秦灭梁芮时改称少梁。到秦惠文王时,他认为少梁是夏之阳城所在地,就把少梁改名为夏阳,后来名字又有多次改变,直到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韩城,一直延续至今。虽然期间在唐朝时叫过韩州,金元时叫过桢州,但时间都不长,最后还是叫韩城,原来阳城所在地,一直被大家称为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