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摊
文/刘德庆
不知我一周岁过生日时,父母有没有安排我抓过周,来预算一下我未来的人生。如果有的话,我敢说,我会毫不犹豫的去拿起一本书。要不为什么到现在每次看见书摊,就会有莫名其妙的冲动和挥之不去的情结呢?
在村小上小学的时候,曾记得有个书商来过学校摆书摊。他高高的个子,方方的脸庞,说话慢言满语,见人总是笑眯眯的,给人印象不错。因此学校也为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专门腾出一间闲屋子,供他使用,在屋子的光亮处支上几张废弃的桌子,再垫上一些陈旧的报纸,那些宝贝就陆陆续续从他的箱子里,摆到上面去了。下课铃一响,我就跟同学们蜂拥而上,挤不到跟前,先是踮起脚尖远远的看着,生怕给人家弄坏了书籍。等人们散去的时候,我会悄悄走到前面,拿起一本喜欢的书小心翼翼的翻看着,闻着那油墨的芳香,犹如盛开在我眼前的百卉,陶醉在里面;看着那跃动的文字,仿佛一艘艘小船,似乎把我带到遥远的地方。我沉浸其中了,有时竟忘了上课的铃声。等到放学了,还想一睹书中故事,却远远的看见书商打理好行装,远去了。接下来,我又常常盼望着那位个子高高的身影出现在学校里,就像盼望着一位远方的亲人。那时,家里穷啊,虽然没有钱去买那些书籍,但总感觉远远的看一看那个书摊,或去跟前抚摸一下那些书籍,也是一种莫大的快慰和满足。
再稍大些,跟着家长去二十里外的棉站售棉,长长的棉车一眼望不到头,临近中午了,也不能回家啦,家长就给了我一块钱的饭钱,让我自己安排午饭。我三转两转,就来到了一个书摊跟前,那琳琅满目的图书,使那两只脚仿佛生了根,又挪不动啦!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猛然看见人们向棉站大门口跑着,我心想,坏了,棉车动了,别找不到家长啊!走又舍不得手里那本书。干脆,买了吧!从此,我的第一本书《作文描写手册》被我用一顿中午饭钱换回手中,陪伴了我这么多年。
搬来州城,书摊成了我的神往去处,因为很多二手书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有很多是书店和网上购买不到的绝版珍藏书。三八路夜市、堤岭大集、黑马市场,火车站北面的广场上,你会发现一个人抱着一摞书,慢悠悠的四下张望着各个书摊,然后蹲下浏览,精心挑选,最后还价成交,那个人就是我。因为只要闲下来,我不会放过这些淘宝的福地的。
有时在州城的路边也会碰见书摊,平时很是少见,特别是元旦春节放假期间,那些书摊的主人会拿出家中的存货,找一个路口显眼的位置,摆放一大片,让路人有足够的空间穿行其间。我有时边挑书边会和这些书摊的主人,攀谈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住处,咨询一下他们存书的情况,也顺便会及时留下他们的电话,以便抽空赶到他们家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书籍。
每年的夏夜时分,暑气袭人,出门遛弯的同时,我特别会去找到在路灯底下的那些书摊。人们围着书摊,挑选着自己的所爱。有时还个价,争执一番;有时连价也懒得还了,只顾着选啊!走过的外乡人不住的回头翘望,忍不住啧啧夸赞起来:“这个德州,城市不大,书摊还挺多,看书的人也这么多!真不愧是德州,真是有德之州啊!”
最近一次逛书摊,是去德州学院。听家人讲,暑期前,大四的同学们要毕业了,有很多同学是来自内蒙、贵州、云南、广西等偏远地区的学生,因怕给旅途带来不便,他们会处理一些日用品,特别是有一些书籍。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是兴奋。吃罢晚饭匆匆往学院赶去。还没走进学院,已被川流不息的人流所感染,不由得使你加快了步伐。地摊安排在学院西北角的几条甬道两边。走近前,很多都是学生们穿过的衣服啊什么的。我是有备而来,专门寻找那些可读的书籍,还好,有几本大学的《写作》教材,被我早早的收入囊中。眼看就要清场了,我抓紧了最后的机会选择自己的宝贝。我抱着一摞书籍走在甬道上,恰好碰上四个学生各自拽着一个包裹的角迎面走来,见我是淘书的人。她们主动和我打招呼:“您要这些书么?”我眼前一亮,这么多书!忙问:“怎么卖呢?”“不要钱了,这不清场啦,回家也带不走了,看您是爱书的人,送你啦!”“啊——”我受宠若惊,赶紧表示感谢。几个人仿佛卸下个包袱一样,又说又笑的走了。而我面对着一包可用可不用的书籍,不知如何是好了。干脆,都带回家去吧!问问亲戚、朋友、同事、学生,有需要的,再转送他们,也让爱心接力吧!
随伯父去兰州时,文庙后院的书摊无论是规模,客流,还是交易量是我见过最大的书摊,在那里我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郑州的书摊在南三环与嵩山路东北角处,我曾在一个周末的时间约着同事,乘坐公交车前往,费劲气力找到后,足足呆了一个下午,挑选了几本当地的区志和市志,爱不释手;济南的二手书市场在英雄山。可能我去的不是高峰期,人员稀稀疏疏,但那次我也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从书摊上购买的书很多都是二手书。回到家,我要一一过一遍手,先是湿毛巾,挨着拭去封面和封底尘土或污渍;再用干毛巾一本一本擦净晾干;如果有折角的或掉皮的,还要用胶棒粘住;有开裂的地方,则要用胶带固定;缺少封面或封底的,要找张厚些纸裁好,装订起来;文字遗失了的,还要再查资料想办法,抄全补齐。
如今,从书摊上淘回家的书,占了家中很大的空间,尽管挨了夫人不少的埋怨,但是一本也舍不得丢弃,看着这满橱子的书籍,心里感觉特别快慰,也特别踏实。
2019.12.17 2020.3.6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