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家也逆行 (散文) 作者:唐盛明
宅家?这么长时间的宅家,在过去闻所未闻。可今春以来的特殊情况,有点令人惊愕!早在旧历年前,我就通过电视和网络,知道武汉那边爆发了一种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时,祁阳小县城过年的气氛依然那么浓烈,看大街小巷和店铺商场,熙熙攘攘。农历二十九我去超市购物,便听见一些顾客在谈论武汉的事。同一天,妹妹也给我打来电话,说有好多人在疯传武汉肺炎,不敢到酒店吃饭了,要我把初三预订的酒席退掉。除夕,我偕同妻、女照样收看春晚,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初一初二,我带着小女儿去给姑姑和姐姐拜年,听得最多的是武汉封城,还有武汉回来的人被县里带走检查。风声骤然变得紧了。

从初三起,我已不再走亲访友。紧接着,进县城的路口,早就有公安和医护人员设关检查,乡下好些村子则自发封村,小区保安也对进来的车辆与人员进行登记检测。于是,新年的欢快祥和突然变得凝重起来,每一个人的神经瞬间绷得紧紧的。谁也没有想到,我们真的就这样宅在家里了,并足足宅了一个月。作为远离武汉的我,虽然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去逆行驰援,或者作出多大贡献,但我认为,宅家也逆行。
宅在家里,能化寒为暖。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下了中到大雨,天空还传来一阵阵雷声,我满以为初春将要来临。初二晴了,可气温反而下降,有点寒意逼人。这个冬天呀,自从母亲走了以后,妻子忙着店里的事,小女儿在学校读书,即使放了寒假回来,还得参加教育机构的强化培训,有时候我也出去忙,家里便是空落落的。宅家以后,妻子、小女儿和我全都呆在家里,比往日更显得温馨与暖和。大儿子一家在外地生活,因为疫情的缘故,没能赶回来过年,他平日里总是忙于工作,很难得给我这个父亲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这下也宅在家里,时不时发一条微信,提醒我们要戴口罩、少出门,注意防范,保护好自己,还专程从网上给我们订了口罩,这叫我和妻子心里暖暖的。其实,我虽然宅在家里,却十分关注武汉乃至全国的疫情,还有抗疫情况,常常为疫情扩散、形势严峻而揪心。早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席卷湖北,那里已是大雪纷飞,连湘南也雪粒敲窗。从电脑和手机网络上看到,医护人员竟不顾严寒抢救危重病人,负责配送医疗与生活物资的工作人员在雪地里忙碌,交警和武警战士冒着风雪坚守值勤岗位,一幅幅图片,一幕幕场景,令我和多少人感动,甚至热泪盈眶!同时,我还参与了永州市历史文化研究学会组织的募捐活动,向武汉、向湖北表达了自己一份真诚的爱心和祝福。
宅在家里,能化静为动。刚开始几天,恰好又是正月初,我每天早上起来,习惯性地打开门窗,街道、广场和小区院内皆看不见活动的人影,好像连鸟叫声也没有,这与往年春节期间的欢乐祥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给人一种死寂般的惶恐。我当然明白,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令,为坚决打赢这一场生死存亡的抗疫大战,就必须老老实实宅在家里,保护自己,照顾好家人,绝不给政府添乱,自觉维护社会安宁,同样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但是老这样宅下去,不仅生活节奏放慢,人也变得懒惰,而且每天吃住在家,足不出户,只有看电脑、玩手机,说不定身体啥时候会闹出毛病来?生命在于运动,我想还是要走出户外去锻炼。但按照疫情防控的规定,出门必须戴好口罩,可儿子订购的口罩一时发不了货,于是我便想办法找到那个一直给母亲拿药的药店,分了好几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这样,我便坚持戴着口罩,围绕陶铸广场快走,每天竟达到16000余步。后来,家里年前买的物资消耗殆尽,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我便拉着妻子一块去超市购物,每晚还陪同她绕广场散步,希望多活动活动。至于生活节奏呢?小女儿的寒假作业任务重,每天必须按时叫她起床,坚持正常学习。临近2月9日开学的日子,因疫情暂未得到控制,国家教育部推迟了中小学开学时间,并要求“停课不停学”,组织开展网上授课。我和妻子对小女儿从严要求,指导她在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的同时,让她参加了县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征文活动,先后完成了《写给武汉同龄小朋友的一封信》、《听党的话,好好学习》两篇征文。

宅在家里,能化闲为忙。说到闲,莫过于比宅在家里更闲。实际上,我已赋闲在家,兼任县诗词协会会长。自去年初冬母亲离世后,我的心里总是不安,除了偶尔吟咏了几首诗词,别的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武汉新冠疫情的爆发,当然引起了我的关注,可大年前后我也只是写写诗词,借以消除心中的焦躁和烦闷。年前省市县文联通知,要求组织写亲情家书参加征稿。年后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文艺家协会积极投入创作,并专题刊发湖南文艺战“疫”文艺作品。我索性把家书和文艺战“疫”一并考虑,以书信形式写成了一篇普通家庭对疫情防控的散文《非常时期,一封写给母亲的家书》,由县文联直接上报省市文联,同时还投稿给省散文学会和省作协。我几乎每天透过网络看到,无数按有血红手印的请战书,无数放弃休假或新春团聚的医护人员,无数为救治危重病人而彻夜不眠的动人场景,无数克服困难奉献自己的人物报道,这一幕一幕,时时刻刻都在感动着我,甚至扣动着我的心弦,原本想写一首长诗或一组诗词,可又觉得远比不上写一首歌,于是我的《集结之歌》歌词便应时而生!歌词当天就被县政协副主席于建春女士推荐给长沙的青年作曲家李建衡,第二天于主席便给我发来了小李的曲谱。再过了几天,由中央歌剧院青年歌唱家陈淼演唱的《集结之歌》MP3和视频制作出来。之后,《集结之歌》由长沙星辰在线、湖南红网时刻、凤凰网视频和北京音协相继推出。集结的豪迈,集结的激越,始终是这一首歌的主旋律。我希望通过一首歌的创作和传播,能够感动更多的人,为了武汉,为了胜利,发出一声呐喊,增添一份力量。此外,我还为抗击疫情写了10余首诗词,为即将出版的《古今诗词咏祁阳》一书代拟了序言。怀念母亲的散文《没有母亲的年节》,参加《情感文学》期刊的新年主题征文,受到读者好评。呵呵,宅在家里,就这么忙个不停。难怪妻子不无调侃地说,老唐,你好像比平时和过去上班还忙呢!
今天已农历二月初一,可宅家还在继续。立春快二十天了,伴着春雷的呼唤和春雨的滋润,当我再次敞开窗户时,一股和煦的气息扑面而来,广场上那几树红梅越发开得鲜艳。我坚信,这严峻的疫情必将随着严酷的冬季,渐行渐远,那温馨与美好的春天,也一定如期而至,好,就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吧!

作者简介唐盛明,湖南永州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省诗词协会理事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多次获全国性奖项。散文《家乡的立夏蛋》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届“海峡情”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奖,诗歌《春风》被收入《新时期湖南儿童文学作品选》。近期有散文发表于《民主》《时代邮刊》和《湖南散文》等,《满谷药香》荣获郦道元全国山水文学大赛散文类一等奖,词作《江城子。海滨公园漫步》荣获“大美中国。圆梦福田”第二届中华诗词节大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