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艳,70后,园林硕士,浙江东阳人,居于杭州。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江南诗》《十月》《西湖》《浙江诗人》等,著有诗集《飞花集》。一见之地编委。
宅
这时候才真正安静下来
当我与沙发、床、椅子朝夕相处
是疾病,是周围不呼吸的事物
让我在和人群隔离的漫长时光里
感觉自己
还可以放弃更多
既然一切终将失去,好的,坏的
在醒来后,渐渐模糊。这是
一个人的旷野,一张椅子供你休憩
一张床足以支撑你度过所有夜晚
沉默太久,可以打开窗
让风进来溜达一会
听听世间的喧嚣,尽管
比往常安静了不少,但相比觥筹交错
更为动听。是死亡,是平日里
最被人无视的事物让我醒来
听见自己,被抑制的呼吸里,有神的话语
沧浪
一个汉词从冠缨跌落
化作培风,飞鸟,乐鱼,幽谷
是一团火
被江湖雪凝成的波,熄灭在
旷野上的芥草丛生
春风吹过来沙鸥
飘飘是在庙堂高处的羁翅
驱不散雾气,已困杯水之中
苍天下拱起的屋脊
背负尘埃的瓦。雨从竹简下到印刷
叩问天地是浊,还是清
仿佛可以濯荡,整个人间
观光客
水汽从江面一直弥漫到山顶
群峰的对峙变得柔软,鸟啼声如同寒喧
——风只是经过,顺手翻阅几片孤独
树在高处摇晃,并没打算否定什么
阳光聚精会神照耀着,我知道
这一段风景都是你的,我穿行其中
像一个观光客,寻觅太久,却不敢坐下
不是不疲惫,是怕你如雪消散,或者如鱼得水
湮没我的古城,吞噬我的诱饵
而我还站在消失的地平线,寻找冰川
——原载《十月》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接力赛特刊
记一次海边漫步(组诗)(节选)
曾经我们,在海边漫步
沙滩像大病初愈的日子,松弛而温软
那些被海浪冲刷过的地方
一天天塌陷
但海浪,从未曾改变自己
波翻浪涌的本能
天空,也从未停止,风起云散
我们是做松软的沙子,还是
坚硬的礁石?
——事实上,不过是一只
随波逐流的小船
那一晚,我们看见了月亮
而手中握住的,是空空的贝壳
和细碎的沙石
这是多么纯粹和善良的海滩
随我们一起走动时
从不发出,沙沙响
如同你我之间被潮汐卷拢的月光
沉默,宁静——
轮翻在纸上打开,虚无和信仰
注:该组诗获第九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优秀奖
黄昏穿过钱江大桥
玻璃在夕阳里发光
风从水上,沿着桥洞爬升
离开栏杆的阴影,滑行于
栾树红褐色的枝顶
目光借助鸟,或者
尚未湮没滩涂的水纹
用碎石灰朴扑的肃穆
摊开风平浪静。等待
潮水和观潮的人
涌起又散去一一
等待一条归途涌起
如同目送,一条归途散去
此时,打开灯是一种默契
坐进黑暗咳出声,也是
西湖
年轻时失踪的那些激情
重新聚在我日渐衰老的体内
形成了一股潮力
唤醒我,揣摩我。指引我
犹疑的步履在堤桥上走走停停
柳丝拂不到对岸
荷花遮不住涟漪
我如此渺小,在烈日下
将自己慢慢拉长,又随处丢弃
找不到收留者
当影子终于蜷入脚印
我已无事可做
孤山上,放鹤的诗人
已在梅下安然入眠
西泠桥畔,苏小小和秋瑾
面对喧嚣的尘世日夜沉默
岳庙的铁人还活着
他们一直试图起身,走向人群
早已死去的人
并不在乎被捆住的手脚
也不会生锈。我给你们带路吧
一个湖正在清理体内
不断加深的历史。夜的三棱镜里
有几个清澈的月亮,寻觅
被围剿的海湾。在空中迷路
和鸟一起,坐下来
让南屏晚钟敲开沉积的淤泥
对面,一座崭新的雷锋塔
把许多白蛇,牢牢吸引
老人和猫
红对联缺了一半,箩筐闲置
风总是赶在天黑前,把瓦片和墙角吹凉
夕光中炊烟只轻轻飘了一小会
就被天空遗忘了
院子里已扫不出更多的脚印。猫无所事事
不再偷食隔壁梁上发霉的腊肉
猫盘还是满的,老人坐在门口低头看着
不肯吃饭的孩子。它安静地看着门外
一早从屋檐下飞出去的燕子,没有回家
青海湖
没有人提及,垮掉的山脉
比春天还深的春天
藏在油菜花里
去青海湖的人
他们准备泛舟,骑马,看鸟飞翔
准备把浮生,沦陷在湖底
准备面对宽阔的蔚蓝,说
盐粒般细碎的秘密
准备把太阳扔向云端
属于自己的神谕
露出端倪
最后,他们原路回落
像从马背失坠的孩子,紧紧抓牢
一根羽毛
寒食节
所有烟火都在今天散去
天空阴郁
压制着清晨的苏醒
雨也应景
把易燃易爆之物,使劲打湿
而执意隐于山林的人
将遭遇,另一种引火烧身
风徒劳地吹,没有火种
激情和忠义无法复燃
最好你今天茹毛饮血
继续喂养,一代又一代
这个无法付之一炬的谎言
故人
这里的故人并不寂寞
雨滴正拍着往事唱歌
火焰矮下去了
留下一小撮碎香的尘埃
鸟在草丛中,停留了一会
向山外飞去
留下我们——
仿佛群山怀抱里的两棵树
我们面对面闲聊
直到暮色升起,万物抹去界限
体内和山谷一样渐渐空阔
等待迎接,不断坠落的星辰
什么也挡不住,黑夜的到来
而我并不寂寞。张开手掌
在你余温尚存的灰烬上
压一压
多么温暖的暂别,就像是我们
在人世间的第一次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