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敬斋简介
董敬斋,寿光人,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寿光红色文化研究会顾问。获“寿光市优秀文化工作者”称号。与张桂红创始寿光春雨义工。
出版《松青棠白》《星移斗转》《寿光抗日烽火》《圣城文庙》《寿光赋·注解》《信念——陈少敏纪实》(即将出版),撰写《山东抗日史上的“白刃战”与“功劳炮”》《一代将相王猛》《北海书院赋》等数百篇文章。总计360余万字的作品。《松青堂白》荣获“农圣文化奖”文学创作奖二等奖。《圣城文庙》荣获潍坊市第四届“风筝都文化奖”优秀文化作品奖,获首届“圣都文化奖”重大成果奖。《山东抗日史上的“白刃战”与“功劳炮”》一文改写某炮兵部队军史,被军报转发。《信念——陈少敏纪实》一书,刘源将军亲写序言。《寿光文庙考略》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孔庙和国子监论丛》一书中。作品《境界》《圣城颂》《老“黄”牛》,在寿光市委宣传部、文联、作协征文大赛中,连续3年获一等奖。创作的《寿光赋》搬上潍坊科技学院“2017年元旦晚会”。创作的《北海书院赋》,悬挂于寿光中学。创作的《洪灾中漂动的红旗》,搬上潍坊市委宣传部文艺晚会。创作的《从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到农产品物流园》,收入寿光市、潍坊市、山东省政协出版的《见证寿光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改革开放亲历记》中。

讴歌时代楷模的一篇写实美文
—— 读董敬斋先生《橙黄橘绿中的一抹大红》

范德忠
发表在《人民日报》公众号“高层视野”的《橙黄橘绿中的一抹大红》一文,记述了寿光市文家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韩程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的动人事迹,是一篇弘扬正气、催人泪目、激人奋进的佳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从而获得清正之气和正向能量。

韩程是一名部队转业的乡镇科员,在基层工作中,他一直保持着冲锋在前的军人作风,在2020年春天防控疫情中,他冲锋在前;在2019年抗击洪灾中,他冲锋在前;在日常安全环保监察中,他冲锋在前;在人民群众利益即将受到损失时,他仍冲锋在前。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和英雄。
作者董敬斋先生,是一个颇有建树的知名作家。他在描写韩程时,没有泛泛而写,而是抓住体现韩程思想风貌的典型事例,在多角度、多层次互动的情节中次第展开,步步引人入胜,体现了作者把握社会生活内涵,驾驭叙事语言的非凡能力。如写韩程舍小家顾大家,春节上坟,先检查公墓,以防火灾,再回家上坟,在此中涉及韩程和父亲的关系。韩程舍小家顾大家获得父亲的支持,这对父子关系亮了。韩程奉命支援纪台抗洪救灾,获得动手术的媳妇的支持,这对夫妻关系亮了。又如写韩程主动请缨,把最困难的任务留给自己时,讲了一个故事。在清查不具备营业条件的超市时,老板不服从管理,还拿出水果刀威胁执法人员。如果报警,公安机关会以妨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对其行政拘留。但韩程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平心静气,循循善诱,终于使超市老板改变了态度,支持他们工作。这里,不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亮了,而且对解决社会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供了有益经验。
对主人公韩程,作者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充分利用侧面描写。写爱岗敬业,“灭火队长”的不变情怀,通过第三者的叙述来体现,更增加了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和亲和力。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橙黄橘绿中的一抹大红》不仅内容生动,情节感人,而且题目起的好,新颖含蓄,寓意深刻,富有生命力。仅此一点,就能看出作者的艺术功力。
(范德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公安部文联会员、潍坊诗词学会特邀评论员、寿光作协会员、寿光诗联协会会员。)
注:文章在朋友圈,欢迎游览、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