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鸳鸯湖诗社独家传承的限韵式櫂歌体同题同韵诗句唱和活动(庚子年二月初九),冀鸳鸯湖诗社诸同人见而和之:
一,
:《怜花谁与同》
霜雪一冬培,
溪边数点梅。
因怜花落寞,
不忍转身回。
~姚甫凇

二,
《怜花谁与同~耐冬花》
耐冬赖心培,
隔枝有群梅。
含香真寂寞,
盼蝶早日回。
~高贤
注:耐冬,山茶花也。
三,
《林逋》
花红绿叶培,
子鹤与妻梅。
谁说孤山寞,
探春岁岁回。
~毛玉根
四,
《怜花谁与同·桌间绿萝》
日日悉心培
有你何须梅
相伴聊寂寞
往事不堪回
~周亚松

五,
《闻梅》
巧手勤育培,
春艳闻香梅。
闲来解寂寞,
人生几多回。
~寿荣棠
六,
和姚校《寒梅报春》
梅香苦寒培,
春来倍惜梅。
群芳解寂寞,
报春含笑回。
~盛锡林
七,
《凌波仙子》
画仙毋须培,
花艳胜于梅。
相伴不寂寞,
岁月几多回。
~沈卫明

八,
《和诗-梅》
石翁四季培,
门前一技梅。
临街不寂寞,
他石无来回。
~范永林
九,
《怜花谁与同~喜鹊登梅》次韵姚甫凇老师
园中悉力培,
篱下一疏梅。
引鹊喳喳闹,
亲欢不愿回。
~史梅青
十,
《弄梅花》
盆景窗台培,
独爱一剪梅。
黄昏享静寞,
赏如春光回。
~孙丽红

十一,
《争春》
春暖花香浓,
水秀绕碧峰。
飞鸟惊空响,
人间隆咚咚。
~赵进豹
十二,
《墙角桃梅》
野桃无人培,
初春一剪梅。
芳香不寂寞,
时有蜜蜂回。
~朱银龙
十三,
《春灌返青》
灌田水肥培,
农家哪养梅。
等闲甚寂寞,
春忙又一回。
~赵进豹
注:麦冬季,寒封地裂,农麦补水追肥期很关键,为麦苗萌青,固根苗肥而壮茁生长,为拔节抽穗期培基础的,农谚称之“返青水"。

十四,
《妙笔丹青》
泼墨素笺培,
立生岁老梅。
墙角开寂寞,
雪花纷纷回。
~袁广学
十五,
平常勤栽培,
冬雪才有梅。
花开花落寞,
静待来年回。
~周根法
十六,
《骨品格高》
琼枝心血培,
君子痴红梅。
暗香慰夜寞,
梦春玉人回。
~孙丽红

十七,
《醉赏红梅》
酒酣愁恰浓,
醉眼赏红梅。
寥寂心落寞,
孤雁几时回。
~虞振华
十八,
和姚校《腊梅》
四季尽心培,
寒冬始绽梅。
群芳奈寂寞,
不敢把春回。
~刘家友
十九,
《正人君子》
正道靠优培,
品性拜冬梅。
人生不愁寞,
爱拼赢百回。
~赵进豹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鸳鸯湖诗社是以汉晋唐宋明清以来嘉兴九十三家名门望族的世系血脉为骨干脊梁,在嘉兴的清门硕望和文人雅士中以及工商业者等各个阶层里传承不绝的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薮的地域特性极强的纯民间自发形成并长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学术性、联谊性、公益性群众艺术组织和公共合众文化机构。
鸳鸯湖诗社肇始于汉武帝时的嘉兴鸳鸯湖(南湖)畔,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荷诞日也是鸳鸯湖诗社社诞之日。创社诸贤有严正、严忌、严助、朱买臣等皆以汉赋闻名于世。
嗣后,晋有陆云、陆机,唐有丘为、顾况、陆贽、刘禹锡,宋有朱敦儒、陆游、岳珂,元有吴镇、盛懋,明有项元汴、项圣谟、李日华、谭贞默、柳如是,清有朱彝尊、钱载、张廷济、张子祥、杨伯润、蒲华、许景澄、李善兰、沈曾植、金蓉镜、王甲荣。高士诸贤都留名于志书之中。
近现代以来,更有盛沅、陈澹如、高可安、汪胡桢、王蘧常、谭其骧、朱夏、钱君匋、张振维、沈侗廔、谭建丞、宋清如、许白凤、周振甫、庄一拂、许明农、岳石尘、吴藕汀、钱筑人、杨锦耆、凌云、金庸、程开甲等等。俊彦硕儒代代相传,乡贤名流生生不息。
故其不以世事沧桑而湮灭,也不以人事代谢而消亡。
明清以降,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就盛传道:
一,“中国的一半文人在浙江,浙江的一半文人在嘉兴(地区),嘉兴的大半文人都在鸳鸯湖诗社。”
二,“不入鸳鸯湖诗社者,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三,“世界印学看西泠,中国诗学看鸳湖。”
敬请大家联络邀请众多志同道合的爱好文化艺术的能人雅士聚集汇合在我们这个鸳鸯湖诗社社群中,一起畅谈文学,聊叙艺术,不亦乐乎!
鸳鸯湖诗社社联:
一,
有暇与鸿儒談笑,
無事同白丁往来。
二,
檇李有诗应看我,
鸳湖无櫂亦放歌。
三,
风月无边鸳水社,
棹歌十里曝书亭。
鸳鸯湖诗社现任之首脑:
荣誉社长:
钱正英
艺术顾问:
刘江
鸳鸯湖诗社社长、艺术总监:
褚元强
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社长:
吴蓬
鸳鸯湖诗社法律顾问:
浙江兴嘉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