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渐渐飘逝的乡音一一一个叫大牛圈的地方》
作者:宋焕文
大牛圈,是扎兰屯市很老的一个地名,或叫一个居民区的小名。六七十年代,市外贸局向香港出口肉牛,先把牛从农村各户中一头头收购回来,再统一放在离雅鲁河大坝不远的地方圈起来育肥,等牛养的膘肥肉实了再运往香港出口。育肥牛的大院慢慢就叫成了大牛圈。后来,牛不出口了,大牛圈改成外贸局的西库区,扎兰屯人仍称那个地方叫大牛圈,慢慢大牛圈周围盖了很多民房,便成了一个居民区。现在开出租的,送快递的你叫他把你拉到或把东西送到繁荣街西路87号,谁也不知道地点在哪,几乎都发懵,但如果说是大牛圈,只要在扎兰屯住三个月的人都知道在哪。
八五年我由公安局调到外贸局任副局长,盟外贸局特批一万三千七百元,在大牛圈给我专门建了座七十二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的宿舍,当时的规模,警兄警弟们来看羡慕极了,独门独院,水电齐备,但也有缺点,路不好,井水也有味,给我家打的水井十八米深套管井,水相对好些。在当时不属豪宅,也算档次高的了。十几年前,这里已通了自来水,铺了水泥路。什么都解决了,成了不错的居民区。
原来并不打算在这里长住,可是事与愿违,不想长期偏长期,住至2020年己三十四年了。房顶有的地方已漏了,屋门也关不太严该换了,院墙有的地方塌了几次又修上了,院内的果树花开花落,死了几茬,留下的十几棵各种果树长得也比房高了,把院子塞得满满当当,房子成了果园中的小屋。见到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胜感慨,无论哪个地方,哪个角落,都有我和老伴以及两个儿子的汗水。它们承载了我的一家太多太多的故事和回忆。
我慈祥的老母去世时,是从这个屋去的河西回族墓地,那时,送葬的车队头车已过河西大桥,车队的尾车才到当时的人民电影院。
巍儿上大学暑假回家,晚饭后,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满院花香,我和两个儿子坐在花墙上嘻嘻哈哈地闲唠,小巍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大学生活的趣闻逸事,我和二宝入神地听着,问这问那,天天唠到半夜一二点钟。我和老伴在外乘凉时,他们哥俩在屋里叽里哗啦地用电脑玩游戏,大声喊叫,拍大腿着急,乱蹦乱跳挺好笑,那日子,我心里真的很滿足,感到:这就是幸福了!
二宝在林校读书,晚饭后常吹刚学的萨克斯,不长时间,邻居一个不认识的老太太就找来了,"孩子,请你别吹了,你大爷的心脏病都叫你吹犯了,实在听不了你吹的喇叭,求求你别再吹了。"我和他妈赶紧不叫二宝吹了,再练去西边大坝那儿练去。
巍儿读大学开始,不属于家里固定成员了,再往后,他自已的小家也立在外边,永久地离开了大牛圈。二宝工作后搞销售,也离开了这里,在齐市安家了,他们不再是大牛圈的居民了,走了,飞走了,再回来,也是暂时而暂短的了。
两个儿子陆续结婚,从外地领回了新娘,都把这老屋当新房,典礼后又各自带着新娘从这里走了,连幼小的孙女在这住了仅仅二年也飞回了大城市。人走了,留在大牛圈老屋的只是儿时少年时的旧物和记忆,再回来探亲时我看他们也是感到这个家熟悉而陌生,从此这里没了他们的归属的感觉。
年轻上班时, 我工作后一下班,只要没应酬,我从不在外边玩,乐意回到简单而又温馨这个家,躺一会,找本书看,东走西看,一天的疲惫的身心很快得到放松;应酬喝酒回来后,在小火炕上闷一觉;在外边生气郁闷了,在家沏杯茶疗疗心伤……,家,一切的一切都感到很好很好。一想到这些似乎是昨天又似乎是很久的以前。抚摸着三十多年的老沙果树魚鳞般的树皮,仿佛又看到二宝幼年时领着邻居小淘气们骑在树杈上摘果子,仓库的破洞是小巍端着泥我砌砖补好的,就连如今超过房高的杏树,也还记得乐乐二三岁时拿水管在树下浇水……,人老了爱回忆,可回忆不光是苦,也有甜。回忆也增加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
如今七十岁了,古稀之年,我以前想,我可能也要在这个大牛圈房子里走向另一个世界,如果到另一个世界,也像现在的大牛圈的老屋才好,宽敞明亮,静静的,独门独院,什么都不缺,春夏满眼绿色,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雪白的如银镶玉砌,那该多好啊,还能见先到的爹妈。也许幸福在下站等着我。
从2015年这里拆迁,原来的邻居一个不剩地搬走了,新盖的楼就在离我房子七八米的后边,开发商已三年没找我谈,听说我房子占的是将来小区的前道,我家搬不搬没关系,所以至今我和老伴仍住在这里。我觉得在这住挺好,老伴也认为住了一辈子了,习惯了,腿不好上下楼不方便,再说,晾衣服也不方便。老伴干净利索一辈子,能在院里铁丝上多晾洗的衣服,都认为比住楼方便多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感觉都没变都变了,都变了又都没变!可是除了残碎的记忆,哪个又没变呢?老屋渐渐地破败,我们渐渐地老去,家是什么我说家是个托盘,托着一家人也托着一个人,心空落落时家能托起,情沉沉时它也能托住千钧重担它能托起,一片羽毛飘落时家也能托着不叫你随风而去。
而家又叫妈,俗话说有妈才有家,爸呢有爸才有院儿,爸妈都在才有屋又有院。可是这套老屋院正渐渐地消失,除了自然的力量,还有社会力量,总之(它)(他)(她)会远去,(它)他们的影子也会渐渐地消失。乡音老家亲切的呼唤,飘啊飘越来越远,思念啊在摸糊,熟悉渐变成陌生,老屋啊大牛圈啊,你们还能陪我走多远?

作者简介
宋焕文,回族,1950年5月1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河北大名县, 6岁时随父母从满洲里铁路迁至扎兰屯,1967年毕业于扎兰屯铁路中学,1968年下乡在河西回民村,1971年第一次征招少数民族入伍,在1353部队84分队任战士、班长职务,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复原分配到布特哈旗公安局(现扎兰屯公安局)任秘书、代理刑警队副队长、派出所指导员、党支部书记,1985年末,被任命为扎兰屯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副局长,1993年被任命为扎兰屯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2001年任市公安局一级警督、主任科员,现离岗休养,爱好读书写作,编著出版过书籍《扎兰屯回族百年》。
宋焕文老师作品荐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