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家祺自选集》研讨会暨捐赠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办
上海/袁德礼 摄影/贺贤人(闲语)
我和教育专家沈家祺相识怕有40个年头了。记得2017年1月 18 日,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记者应邀参加《沈家祺自选集》十卷研讨会暨为贫困地区捐书仪式还历历在目。

《沈家祺自选集》十卷本308万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自选集分为长篇小说卷、小说卷、散文卷、随笔卷、诗歌卷、儿童文学卷等。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题写书名;中国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原当代作家研究室副主任樊发稼先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缪力女士为自选集写序。
(著名作家沈家祺近照。)
沈家祺19岁开始文学创作,50年创作历程中,在全国报刊杂志和网络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各类文章13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6部,和他人合作出版长篇小说2部,报告文学集1部;儿童文学集6部。多次参加全国文学征文大赛获奖,荣获一二三等奖和特等奖。作品“鄱阳湖畔抒怀”被江西省列为2012年中考语文阅读分析篇;儿童文学《五彩桥》、《走进黑松林》等先后被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美国布朗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等国的图书馆收藏。

除文学创作外,德育文化研究成果颇丰,主笔主编《班主任常规工作大全》、《辅导员常规工作大全》、《和少年朋友谈文化生活》、《少先队活动朗诵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导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导读》等10余部,计120余万字。其中《和少年朋友谈文化生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导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导读》被列为高雅文化进校园读本;《主题队会集锦》、《自动化一百题》被辽宁少儿出版社列为中小学图书装备书。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新民晚报、文学报、东方城乡报、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媒体曾经专题介绍。
(作家沈家祺、袁德礼、董贵昌、牡丹皇后王世英合影留念。)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高洪波先生在赴公事途中专程发来贺信。高度赞扬沈家祺长期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对沈家祺向全国八省贫困地区图书馆无偿捐赠近500套自选集表示钦佩和学习,祝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文学评论家樊发稼先生评价沈家祺是一位卓著成就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是了不起的多面手:“成人”、“儿童”两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题材内容更是多种多样、美不胜收;赞扬沈家祺品德高尚,襟怀坦白,为人豪爽,乐善好施,做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原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缪力女士通过多个例证,赞扬作家沈家祺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50年笔耕耘不断,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贴近人民群众的文学作品,还在网上带徒,坚守传统文学的正能量,成绩斐然;主笔主编的教育德育著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填补了中国少儿教育的某些空白。称赞作家沈家祺是经风沐雨走过来的成绩卓著的一位不平凡的作家。
(文学报总编、社长陈歆耕和著名作家沈家祺、董贵昌在现场。)
来自江山文学天涯诗语文学社社长冯云香,代表天涯诗语编辑部和全国各地的文友、代表沈家祺先生网上的徒弟和学生发言,她说:在50年的流光岁月里,沈老师不忘初心,执着坚守、笔耕不辍,以生动的笔触、鲜活的文字,吟唱着生活中的真善美,创作了一篇篇影响深远的精品佳作。称赞老师是当今文学界默默和无私耕耘的一张靓丽名片。称赞沈家祺老师是是网络文学的精品高手和“网上徐霞客”;是“带到网络都是美”的优秀作家。表示要学习老师坚守文学的理想,始终怀有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视艺术为神圣的事业,倾注心血,潜心搞好创作,不管风吹浪打,保持一腔正气、创作优秀作品。

(著名作家沈家祺和老记袁德礼、栾兆祥、苏军合影。)
会上,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束沛德;著名作家、中国著名国学大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荣胜以散文般的评论,赞赏沈家祺的故乡散文和游记散文写得情真意切,美不胜收;中国著名作家、原文艺报社副总编、顾问吴泰昌;原辅导员杂志社社长林子云;原和平出版社副总编,诗人李金本等先后发言。高度评价作家沈家祺长期坚守文学阵地,执着创作出时代所欢迎的作品。并对他的人品表示钦佩。

来自江苏常州的全国优秀辅导员、全国星星火炬奖获得者柴前胜,代表全国各地辅导员朋友们发言,带来了各地辅导员朋友们对沈家祺老师的真诚祝贺和对他的善举深表敬佩;来自四川老区巴中的全国模范教师杨希模,激情满怀地代表八省受捐的贫困地区县图书馆、贫困地区的学校和留守儿童表示感谢,感谢作家为贫困地区学校和地区提供了精神食粮,给贫困学校绽放了集集书香。
回顾创作历程,沈家祺不无感慨地说:十卷本自选集可以说这是我50年文学创作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故乡和祖国的广阔大地,有着写不尽的文学题材和永恒的创作主题。坚持扎根生活一线,向人民群众学习,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去反映时代的风貌和当代人向往的中国梦,这是作家应尽的责任。文学工作者一定要扎根文学的沃土,放飞自由的心灵写出时代欢迎的作品。他说自己的作品要和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相融,力争创出属于自己的文风。

会上,作家沈家祺还向与会著名作家学者汇报:经与有关省的扶贫帮困办联系推介,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缪力的关心支持下,在著名作家樊发稼先生的赞同下,500套自选集已经捐赠给四川、甘肃、江西、安徽、湖南、河北、海南、吉林八个省的部分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和有关学校图书馆。他说:“我做这样的事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的高尚,只是要表达一个作家乐为贫困地区创建书香文化园地做点努力,我要做的事会让我和家人感到快乐。”他的这一践行和举动,被与会专家学者称之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上海著名作家沈家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回忆走过45年文学创作之路感慨万千。
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少年报社、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等单位的领导。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