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于顽石
作者:吕兴福
平生所学,无以为用,如之奈何!
俗语有“黄河边洗石头”之说,意为无所事事也。
今人洗石已成时尚,且多雅士所为之。把钩拎袋,捡洗顽石,黄河滩头,自得其乐也。
偶获奇石,视若珍宝;带至石苑,涂漆打蜡;或束之高阁,或陈列书台,复邀三五石友,一番清赏,美滋滋状如醉也。
若遇常人,但嗤鼻一笑耳!

余亦顽石耳!故不笑石痴者。自谪隐田园,经幽石先生点化,始寄情于石,言志于石,追乐于石,乃至金屋藏石,爱石恨石,醉石梦石,人几成化石矣!
捡石不易,得形质兼优者更难。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信而有之。
自悟石亦择主,得石凭缘。

若偕三五友人,百里访石,船承车载中遇珍品一二,则喜形于色,甚而蹈之舞之。
是日,驱车河谷,峡口遇一奇石,满身崆峒,黑白分明,黑之似云阴岭黛,白之如冰川倒悬,细观其势,与博格达峰无二矣。
余临河而立,对石感慨:当年戍边,挽马雪域,楼兰风雨,天山明月;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而今游戏花草鱼虫,致使龙泉生锈砚池生尘,如此玩物丧志,宏愿难酬矣。

然非余不能忧其君,但不能同流合污耳!故以石为伍自洁其身矣!
收此石,不嫌其巨,车载以归,命名天山雪月列藏石之首。
石虽愚顽,然非性情中人不能得也。
长河两岸,石痴众多,然陈列奇石规模甚余者寡矣。
猗欤休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理何曾谬乎!
爱屋及乌由来久矣,爱石及室曾闻乎?

余乃闲士,卧笔墨纸砚旁,眠花草鱼虫间,多有鸿儒雅士往来,更兼姚黄魏紫驻足,盖由石及室,流连鉴赏,亲其室爱其石,无他,知其人情天道耳!
不为石痴,难知其间之妙也。一室一石,涵礼仪雅乐,并儒之古风道之易变,仅此而已。
石者云:长河上下,乱石滩头,鸭雁为邻,鱼虫作伴,寻觅拣选,意在石中,趣在石外,半日无为,块垒顿消,此乃随缘之乐也。
负石归来,除泥洗垢,根雕为架,兽脚支撑,刀凿斧锯,琢磨再三,变愚顽为珍品,化腐朽为神奇,乃易变之乐也。
陈列画斋,参差台架,邀友鉴赏,评点得失,精品互赠,乃返璞归真礼仪风雅之乐也。
石形排序,石质归类,考其地理,究其地貌,祥其远古,察其演化,状风剥雨蚀之经历,拟天惊火爆之壮烈,诠释结晶之妙,戏说造化之奇,此乃学以致用之乐也。
呜呼!平生所学,终有用场。治理愚顽,得大自在,出神入化,存乎一心。如此小学大用,不亦乐乎!
(旧作回放)

作者简介:吕兴福,文学家、佛学家,著名诗人。惠川文学社创始人,惠川文学社名誉社长。中华诗歌联合会首席顾问。几十年来潜心研究文学、佛学,颇有造诣。出版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佛学研究《指归自性》一部;编著《筑梦军魂》纪实文学一部;还有近千万字的文学、佛学稿件在陆续整理出版之中。

赏赞
文/红雨随心

——同乡友人吕兴福,曾亦事职府吏。习文禅修外,尤喜好石!经年积趣,藏珍垒博。自豪石痴,可效米公。今见其《石痴自白》被媒介刊示,且附缀有余曾赏赞四句拙句,因之再予分享:
石痴自古乃文人,
抱朴守拙藏异珍。
结伴为魂着意至,
米芾可效友贤深。

红雨随心:本名黄天钧,甘肃靖远县人。中华诗歌联合会顾问。国企电力行业退休工程师。从军十年,“工农兵”学历。在部队及转业于电厂,一直从事技术及基建管理工作。喜好文学,闲暇之余,沐唐风宋韵而致娱,效谪仙东坡而寄情。耽自觉未臻境界,鲜少雅篇,故刊载者不多。年过耳顺,且自游戏文字以爽心乐事耳。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本期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