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橄榄树与灿烂的地中海文明
文/寒 冰
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有一个铁饼般大小的银河系,在银河系里,有一个芝麻般大小的太阳系,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中(科学家已将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排除在外),有一个按照体积排行老五的地球——它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星际载体。地球有多大?让数字告诉你:它的直径是12756公里,沿赤道的周长是40075公里,假若你坐上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沿赤道旅行,跑完全程得花去你五天半的时间。地球还是一个高龄老人,已经活了46亿年,地球上出现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仅有500-700万年,大约20万年前进化为早期智人,10万年前进化为晚期智人,我们现代的人即属于晚期智人,这其中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仅为5000-6000年。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既出现了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大河文明,也出现了以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古埃及、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地中海文明。在地中海文明中,有一个与文明史形影不离的神奇树木——油橄榄树,不仅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了地中海文明的标配。说起油橄榄,国人多以为就是产在我国南方的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制作蜜饯的橄榄,其实你大错特错了。橄榄(又名青橄榄、青果)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闽台、江浙等地,品种有白榄和乌榄两种,只能制作食品,不能用来榨油;而油橄榄,原产自小亚细亚(现在的中东叙利亚),后经希腊扩展到地中海沿岸及周边国家,主产国为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等国,它不但可以食用——腌制油橄榄鲜果,还可以榨油,而且榨出的油已被科学家证明是极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因而被誉为“黄金液体”、“植物油皇后”。
其实,生长在我国南方的橄榄属于橄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而油橄榄又名齐墩果、阿列布,属于木犀科齐墩果属的常绿乔木,稍有植物学常识的人看到这样的分类结果就会明白,它们根本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油橄榄的果实与原产自我国的橄榄果十分相似,于是它被引进到中国后国人便在橄榄之前冠以一个 “油”字,以示区别。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油果兼用的独特树种,人类栽种它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它的起源、传播始终与地中海文明相伴随,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树种像油橄榄这样神圣和传奇,它将历史传承和现代文明、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社会经济与人类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12000年前就存在野生的油橄榄,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地中海东部已开始人工栽培油橄榄。之后,由亚洲的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通过三条路线 ,经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塞浦路斯和土耳其沿地中海南岸、北岸向西先后传播开来。在十五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海上强国西班牙,用帆船把橄榄枝载到了南非、澳洲、美洲以及东方诸国,油橄榄便走出了地中海沿岸,在世界各地的适生区安家落户。油橄榄的身世充满了传奇色彩。据《圣经》记载,在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后,便在大地上重建了家园。亚当快死的时候,为了得到上帝的宽恕,派儿子塞恩去恳求天使,让他看守伊甸园所在的山。天使从善恶之树上摘下三粒种子,并告诉塞恩:“当你父亲死后,把这三粒种子放在他嘴里。”塞恩照做了。亚当死后,这三粒种子发芽、生根,长成了三棵挺拔常绿的大树,其中一棵就是油橄榄树。又据《圣经》记载:远古的一天,上帝发觉除了诺亚一家之外,人类的道德意识越来越糟,于是决定用洪水把除诺亚之外的人类全部吞没。上帝事先通知诺亚夫妇,准备好一只方形大木船,备足干粮和水,并将各种动物挑选一对载于船上。接着洪水来了,世界上的生物都未能逃脱这场灾难,只有诺亚的方舟安全漂流到了一个岛上。过了很久,洪水消退,诺亚便将船上的一对鸽子放飞,不久鸽子又飞回来了,并衔着一枚橄榄枝,它带来了这样的信息——大地恢复了生机,一切都和平了!从此,橄榄枝就成了“和平”的代名词,鸽子也被称作“和平的使者”。联合国的徽标就采用了毕加索绘制的两个橄榄枝,它承载着全人类对和平、友好、健康、平安的共同期盼。在古希腊神话里,雅典城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领地。有一次,上帝想送雅典娜一件特殊的礼物,精心挑选后,他将橄榄枝赐给了雅典娜。海神波赛东一直想将雅典城据为己有,并通过阴谋窃取了雅典城的所有权。无奈之下,雅典娜只好拿出上帝的礼物——橄榄枝。当第一棵油橄榄破土发芽,雅典娜也因此得到了雅典城,并以智慧女神的身份戴上了用橄榄枝编织的桂冠。从此在雅典,人们用橄榄枝作为婴儿诞生的祝贺,用橄榄油及橄榄枝花环作为竞技胜利的奖品。油橄榄也因此拥有了智慧、胜利的寓意。在2004年由雅典承办的第28届夏季奥运会上,获胜者除了得到组委会颁发的金银铜牌之外,主办国希腊还赠予每一位获胜者一顶橄榄花冠,一束橄榄花枝,其寓意不言自明。还有一则传说:海神波塞冬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竞争作雅典城的守护神。海神将其三叉戟插入地面,于是海边出现一群白马,奔向大海,化作汹涌的浪花。而雅典娜将长矛刺入大地,地上长出了一棵秀美的橄榄树。橄榄树不仅遮挡阳光,还给人们带来了美味的橄榄油,于是雅典人民选择雅典娜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这些记载和传说,虽有神话的成分,但充分反映了油橄榄与地中海文明的密切关系,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历史的过往与未来。地中海是介于欧洲、非洲、亚洲三个大陆之间的一块海域,面积约为25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沿岸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2个国家,著名的城市有马赛、罗马、巴塞罗那、开罗等。而所谓的地中海文明是指不同时期发生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构成、宗教文字、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现象和古文化形态的总称,其中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明主要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它们是现代文明尤其是欧洲文明的滥觞。
在地中海文明中,有一种备受健康和营养学家赞誉的饮食方式,被称作“地中海式饮食”,它是泛指希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等地中海沿岸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还可以保护大脑血管免受损伤,降低发生中风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于是人们便用“地中海式饮食”代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但我要特别强调,所谓的“地中海式饮食”,除了果蔬、鱼类、五谷杂粮之外,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尤物——那就是充满神奇色彩的橄榄油。可以说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的核心,当地居民普遍有生吃橄榄的习惯,并用橄榄油作为食用油来烹饪、烘烤食品和调拌沙拉、蔬菜。科学研究表明,橄榄油对人体健康有九大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保护皮肤、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促进骨骼发育、防癌、防辐射、抗衰老、适宜制作婴儿食品。有人要问,为什么橄榄油有如此多的功效?有四条研究结论可以为你释疑解惑:橄榄油中含有比任何植物油都要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A、D、E、F、K和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及抗氧化物等多种成分,并且不含胆固醇,因而人体消化吸收率极高;橄榄油富含与皮肤亲和力极佳的角鲨烯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吸收迅速,能有效保持皮肤弹性和润泽;橄榄油中所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K、A、D等及酚类抗氧化物质,能消除面部皱纹,防止肌肤衰老,有护肤护发和防治手足皴裂等功效;橄榄油中含有80%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而ω-3脂肪酸中的DHA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当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拥有的双键数量越多,其活动性就越强。有朋友要问:你讲了那么多油橄榄的神话传说,讲了地中海文明与油橄榄的关系,讲了食用橄榄油对人体健康的好处,那么,这一切的美好与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我要郑重其事的告诉你:有的!不但有关系,而且有大大的关系!所谓的“地中海式饮食”中的食物元素,除了橄榄油目前我国的生产量还不能满足国人的需求外,其他的元素我们都已具备,需要我们革新的只是进食的方法和观念。正是基于对橄榄油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1963年12月—1964年元月,敬爱的周总理在对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六个油橄榄主要生产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耳闻目睹了郁郁葱葱的油橄榄树和悠久的油橄榄文化,亲自品尝了那里生产的橄榄油和油橄榄罐头,尤其在为期九天的访问阿尔巴尼亚期间,参观了许多工厂、农村,看到了遍地生长的油橄榄树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好处,在阿尔巴尼亚为周总理举行的一次欢迎晚会上,恰逢中国林科院教授徐伟英等人正在考察油橄榄生产和加工技术,她们向周总理简要汇报了相关情况,更加深了周总理对油橄榄的良好印象,时任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的谢胡看出了周总理的心思,便主动提出赠送中国政府1万株油橄榄树苗,这批树苗由阿尔巴尼亚政府派专家亲自护送到了中国。1964年3月1日,周总理在出访亚、非、欧14个国家归来后,听取了油橄榄引种情况的汇报,3月3日,他不顾出访归来的疲劳,与阿尔巴尼亚护送油橄榄树苗的专家同车前往云南昆明海口林场,亲手栽下了新中国第一棵油橄榄树,开启了我国引种油橄榄的历史。五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引种试验、推广发展、巩固提高、衰退低谷、恢复发展五个时期。经过油橄榄工作者和各地的长期试验,终于在我国西部干旱河谷地区找到了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在甘肃、四川、云南、重庆、陕西、湖北等省市,种植面积已达120多万亩3200多万株,年产鲜果6万余吨、初榨橄榄油7000吨左右。全国现有橄榄油加工企业30家,初榨油生产线35条,年总加工能力已达5万多吨。其中的佼佼者——甘肃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到60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3.27万吨,年产初榨橄榄油4251吨,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油橄榄种植、生产基地,陇南市区也因遍植油橄榄树而成了名副其实的油橄榄城。陇南市的油橄榄龙头企业——祥宇公司自1997年应运而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集油橄榄良种育苗、集约栽培、规模种植、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性企业,并创下了我国油橄榄行业的“十个第一”,累计获得各类油橄榄国际大赛金奖13枚、银奖12枚,成为了我国油橄榄事业的旗舰企业,已开发出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岷归软胶囊、原生橄榄护肤品系列、橄榄茶、橄榄菜、橄榄酒、橄榄果、橄榄手工皂、橄榄木艺品等系列产品100多种,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橄榄油商标,中央电视台合作品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产业新锐行动”入驻企业。有朋友要问,既然油橄榄这么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以满足国人需要呢?我要告诉你,油橄榄是一个比较娇贵的树种,它的生长只适宜于“地中海式气候”。换句话说它适宜在年均气温15-20℃,绝对最低温-10℃以上的地区种植;它的抗旱力强,要求年降水量在500-750mm;怕涝,一旦根部有积水就会烂根;喜光,要求年日照时数在1200—1500小时以上;栽培的土壤以质地疏松、富含钙质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为好。这一系列的苛刻条件,就将它的适生区局限在了南北纬36度左右的狭长地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品种的驯化,油橄榄的适生区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让国人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橄榄油的愿景终将会逐步实现,周恩来总理的油橄榄“情结”终会变为现实。
本版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大学文化,地质工程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论文、集邮文章二百多篇。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当代中国文学最杰出作家(诗人)排行榜第六名获奖者。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马俊华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散文主编:吴北平
散文编辑:郭凤祥
现代诗歌主编:期待您的加盟
诗歌编辑:刘昌斌
古诗词主编:刘昌斌
古诗词编辑:于无声处
英汉互译主编:蒋怀文
英语主播编辑:蒋怀文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