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五云峰下有一座苍龙岭,以其险峻、形似龙脊而闻名。老君沟的鱼岭子也有一座相似龙脊的苍龙岭。
当地人将苍龙岭简说成“苍岭”,而真说苍岭,则指的是苍岭古道,因为苍岭古道翻越苍龙岭,从苍龙岭半腰通过。
概念中的苍岭应以关帝庙旧址为基准,苍岭上的关帝庙就是黄冈苍岭根村与石窖村的分界 。以苍岭为界、苍岭根村与石窖村天然的划归了东西两个流域。东河通庵底,蔡川;西河可通留仙坪、景村、洛南……
解放初期为方便办学,苍岭的关帝庙曾一度作为小学校,供苍岭根与石窖两个流域的学生一同就读。
在丹景公路没有开通以前,东西两个流域的交通全靠苍龙岭古道连接,在黄庵(黄冈~庵底)公路未通以前,景村与留仙坪人员往来丹凤必由黄冈过河,沿苍岭根村上岭、走苍岭古道。凡过苍岭古道的人都要从关帝庙的过风楼下通过,因此这里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道。
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初六日记载:“……去洛七十里。又二十五里,上苍龙岭。蜿蜒行岭上,两溪屈曲加之。五里下岭。两溪适合……”
鱼岭水库大坝的位置就在《徐霞客游记》所载的“两溪适合”处。

“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老君沟东沟梁与西坡石槽沟,以及天井的位置观看苍龙岭就能体会诗中的感受。
寨子岭是苍龙岭最高处的一处平岗。借助苍岭古道的交通优势,曾经这里是一处坚守的关隘,在寨子岭上修筑滚木石雷,用于防范来敌。
某年的一个冬天,与同村民兵连长在苍岭上围猎一头山羊到过寨子岭。岭上平整,记忆里有断墙一般的垒石留存。
凡奇山皆有故事,苍龙岭一样自有苍龙岭的传说。若有心在苍龙岭上行走,还能发现一处屠龙刀的印迹。
自从水库蓄水,以及丹景路与黄庵路的修通,到80年代中后期,苍龙岭的古道慢慢被人遗忘。
虽多年不走了,但苍龙岭的古道我依然记得。
上岭的路宽约三尺、一水的花岗岩石块铺就,蜿蜒向上,曲曲折折的爬上山腰。大约是为了方便骡马、几乎没有台阶。
爬上一处山梁,有一段满是风化花岗岩颗粒的斜坡,可直通半岭。半岭的路一面临空,却平整蜿蜒。临空面下是百尺峭壁,壁下是滔滔的水流。

记得这段平坦的道旁有一处石碑的,只可惜我那时不认识字至今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些什么。
我只所以对苍岭的路那么熟悉,是因为苍岭的路连通着妈妈留仙坪娘家与我家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