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丞相七律二十咏王爱武(内蒙乌海)
1、明初洪武朝右丞相、魏国公徐达
同贫共伍一心明,破虏除蛮揽大旌。
江汉风高千棹勇,楚淮雨急万矛争。
不矜不伐军民顺,怀俭怀勤草木荣。
电扫凯旋功绝口,承安累世仅存亨。
2、明初洪武朝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
堪比萧何典故通,事无巨细每亲躬。
筹谋粮草扶辕马,规划纲常振翅鸿。
三史监修光太祖,一心忮刻毁前功。
虽持铁券难免死,善舞徒长两袖空。
3、明初洪武朝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
从师余阙盼汪洋,末世怀才笔伴璋。
高筑城池呈策略,低开相位向荒唐。
沉湎老酒模棱对,切责新颓左右徨。
自守已非安命计,居功不退怎张良?
4、明初洪武朝右丞相胡惟庸
(一)
窃柄威权本不臣,勾连陷害意何仁?
瞒天一手胡杨木,过海三心石笋伸。
鸟尽弓藏君挤泪,狗烹兔死相悲尘。
无辜万万同一死,惟尔坟头草怒春!
注: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5、(二)
博欢独相意何骄?竞走胡门犬马朝。
献媚井深祥石笋,传言坟祖烁光苗。
刘基毒杀神机止,徐达图谋大将萧。
忤逆终为花露水,株连党万示奸条。
6、洪武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追赠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
赤汗征袍力挽弓,腾身采石勇惊风。
鄱阳救主陈军灭,江浙围城宿敌空。
席卷幽燕元断草,魂归卾国柳垂幪。
裔持铁锏能鞭佞,犹叹当年喋血忠。
7、明·惠帝朝(建文帝朱允炆)参政齐泰
多疑洪武戮功臣,未必江山万古春。
藩削允炆执策嫩,骑征朱棣握兵神。
一怀弱笔焉齐泰,几介盲肠步楚尘。
凭畔秦淮多浊水,燕山紫气昭王轮。
8、明武宗朱厚照朝首辅杨廷和
十二成名畅达才,应承厚照卷春来。
东宫侍讲编宗录,朝阁厘清正品裁。
移斗除奸兴王业,补天备患恤民哀。
虽持忠孝高风永,议礼陨空直节雷。
9、明·惠帝朝(建文帝朱允炆)翰林学士黄子澄
钟阜龙蟠紫气收,建文逊武祖蒙羞。
藩王版扩朱温类,弼士图穷马谡流。
误国难堪忠义字,抗词或许胆肝秋。
殒身湛族斑斑血,百世名垂凛凛眸。
10、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朝·翰林学士方孝孺(新作)
靖难君侧出师名,循古藩王与世争。
剑气燕山云水怒,鸡肠惠帝火尘横。
有神双目韬羞瞽,无本孤枝略耻荣。
折翼寒蝉秋作别,何辜十族共刀坑。
11、旧作,方孝孺(1)
希古缑城正学时,心怀道任寸书知。
文追韩愈乡名播,师授宋濂才气蕤。
卧病断粮门下恐,扶灵归孝路人悲。
就庄入仕先皇悦,未老凋残血浸墀。
12、方孝孺(2)
十族归天且问由,读书种子也无求。
明人绝事先皇肇,藩镇狼烟后祖浮。
永乐焉知殡老树,长安谁卜丧清谋?
总期九鼎冠名正,君暴儒鸿两论秋。
13、明成祖(朱棣)朝·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明仁宗朝 武英殿大学士)黄淮
适值改朝喜怒衡,青红皂白后人评。
维权收刃民心稳,治体编修国鼎明。
如立高冈瞻远近,犹弘圣道见峥嵘。
引年返里同松老,昼咏风闲福祚成。
14、明惠帝朝、明成祖(朱棣)朝·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解缙
七岁能文已生才,三甲扬名至高台。
太平十策先皇悦,永乐全书后帝魁。
下笔纯熟知意让,为官耿介少心裁。
清溪欲出山山阻,跌倒春前雪冻梅。
15、(旧作)明朝三才子之解缙
贯穿义理尽书经,大器逢迎棣血腥。
永乐皇家徒走笔,分说袭位类浮萍。
仕途得意功名患,诤命陈情福祚零。
雪冻才身明作孽,一支歪树缢祯宁。
16、明成祖(朱棣)朝·内阁首辅、仁宗、宣宗朝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
四十余年辅政奇,本儒通达每朝时。
谨恭成祖襟怀谏,揜覆同僚手足词。
高炽宽仁文绩汉,瞻基宣德景隆熙。
傲横逆子污操守,致仕衔恩去有悲。
17、明成祖朝内阁首辅、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
摇身一变状元郎,胡靖投诚奶是娘。
缜密无非鞍马后,斐然有绩狱牢旁。
曾经猪问珍巢穴,又悔婚陪作女妆。
封谥文臣终笑柄,天夭寿命莫嗔霜。
18、明成祖朝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
莫言归顺陷操行,士子怀才楚鸟鸣。
劳著担当牛尽力,扈从涉险马征程。
三朝首辅黎民幸,七日权君社稷亨。
宽裕有容心向善,报恩眷遇慎唯清。
19、明成祖朝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首辅杨荣
东杨谋断重持成,游刃挥斤辅帝辛。
经略边陲威犯寇,运韬台阁领文英。
扶灵永乐安仁位,除叛藩王稳政程。
柱国不衰帷幄志,识途老骥恪繁荣。
20、明成祖朱棣朝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胡俨
地理天文象纬通,平生喜乐墨行风。
翰林侍讲皇孙右,馆阁修书大典中。
国学为先耕垄亩,朝官退后作蛾虫。
自甘淡泊维持口,留得桑榆墓志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