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当家家户户正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幸福之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悄然来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在武汉蔓延,并开始辐射全国。

贺金武是洛宁中医院儿科三病区主任。元月24号(农历腊月29日),接到上级关于全面防控疫情的通知后,贺金武同志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立即安排部署科室医护的防控工作,及住院患者的安抚和病人出院后的消杀工作,并再三叮嘱医护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坚决杜绝院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做完这些工作之余,贺金武同志在网络上了解到,武汉目前缺医少药,好多病人都住不上院,他当即在前往武汉的请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洛宁县驰援武汉的第一个请愿者。

2月9日凌晨3点,当大地还在沉睡,金武同志看到支援武汉的消息后,又第一个在群里报了名。当时院领导还担心,去武汉怕没有人愿意去,谁知道不到一个小时,医院就报了将近100名同志。7点参加院里的紧急会议的时候,金武就让媳妇在家里收拾行李,不到8点我在他的朋友圈里就看到了收拾好的行囊。所有的事情就这样一挥而就。但他不敢告诉父母,怕父母接受不了。父母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平时身体不好,父亲去年骨折了,在床上躺了大半年,在家人的照顾下,颤颤巍巍巍刚能走路。金武的爱人是县实验二中老师,孩子还小,他走后,一家老小的重担都压在了爱人的肩膀上。在县领导- -行到他家看望慰问他的家人时,她的妻子说:我们在家都挺好,感谢县委,政府的关心,金武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能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去工作,这是他应该做的,临走时候我都给他交代了,让他放心,家里有我呢,让他到那里好好工作,我们等他平安归来!这就是,我们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平凡而伟大!

2月9日晚上7点半金武他们到达武汉天河机场,这里除了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空无一人。美丽的江城空荡荡的,说不尽的孤独和萧索,武汉病了,就像一个孩子。 第二天,他们就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入仓前培训工作。原来在家里的时候,是在最基层的医院,没有穿脱防护的经验,在控感这方面做的也不是很到位,在这里,他们一切从零做起,就像一个笨拙的小孩。2月14日,他们终于可以进仓实战了,他是在江汉区武展方舱医院,心情是激动伴着恐惧。进仓需要各种防护,按照培训的要求,严格按照陪护的流程穿戴防护服,里面是洗手衣,中间是防护服,外面是隔离衣,双层的帽子,双层的口罩,三层的手套,护目镜,胶鞋。这一套厚厚的装备下来,只是坐着不动,就觉得憋气,全身冒汗,几近虚脱的状态。


武展方舱医院目前有患者1500 多名,分为四个病区,他们是东区,分管400个病人,他们组又分管150多个病人,他们组14个医生,每天排四班,上午是 3个人,中午是2个人,晚班和夜班各一个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做好病人基础疾病的防护,观察疾病的进展以及安抚病人的情绪。进仓后要求是少活动少说话,但是该跑还要跑,该说还得说,再加上他操着厚重的洛普和对面武汉普通话说话,沟通起来实在困难。许多时候,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要重复很多遍。不一会儿,就憋的透不过气来,汗水顺着脊背和护目镜往下流,蛰的眼睛生痛。 为了防止浪费防护用品,他们提前2个小时就不敢喝水,不吃东西,还记得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个段子吗:有一个大夫, 背对着队友站着,队友在后边喊他,他说:“别说话,要不我就更尿不出来了”。我想说这不是段子,这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战友身上的事情。你想啊,在仓里面六个小时,提前两个小时的准备工作,出仓后的消杀工作,最少10个小时都过去。作为我们自己10个小时,可以不吃喝,但是不上厕所,你管控的了吗?所以,在舱里,他们每个人都穿着成人纸尿裤。这些只是金武同志平时生活和工作的一角,我们没有看见的还有很多很多......
这就是我们的贺主任,呐于言,而敏于行。用自己的行动最美的诠释了“忠勇逆行”这四个美丽的字眼。

作者简介:卫新强,女,洛宁县中医院儿科医生。喜欢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