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是值得的
文/魏增刚
上次,有个山阳的文友,硬是加了我的微信,让我看他写的一篇抗疫文章,然后向我说他想把该文章投向某较高级的网络平台,问我如何用手机发电子文件。我说我不会发电子文件,且说,投哪里都一样,都没有稿费。
常常看到文友们说自己的“拙文”,发表于某报刊了,着实替众文友高兴。一则知名度提高了,二则可获得一笔稿费了。
说实话,我一直在写文章,曾向某些报刊投了几十年几百次稿,单去邮局也数不清次数了,单邮费也花了不少。结果呢?均是石沉大海,很久以前还有极少数退稿,后来退稿也没有了。有智能手机后,也向某报刊托复印社投了许多次稿,每次付1元投稿费,结果呢?依然是石沉大海。
现在我不向任何报刊投稿了。为什么?因为咱年龄也大了,确实也不想出名了,出不出名真的无所谓了。咱也不缺那几个稿费。有人说,现在在有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可能要给编辑送礼或回扣什么的,这种现象肯定有。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编辑们“近水楼台先登月了”,记得以前在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颁奖会上,麦加就批评过这种行为。说句实话,人家爱咋就咋,我又能把人家咋样呢?
当然,还是要感谢网络,发表了我许多文章,使得我成了一名作家。而网络上发表文章,一般没有稿费,既然没有稿费,而且我也不图出名了,因此,我认为一般说来,平台对于象我一样的人来说,都一样。就像我以前说的,人家给咱配了音乐,配了朗诵,配了精美画面,精心排了版,使得咱这个丑八怪摇身一变成了潘安,咱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其实,对于名利,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来说,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也不要因有一些虚无的东西去拼命炫耀。就如《平凡的世界》中说的,一个人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在平凡中度过,只是我们要不平庸的对待。
我曾经在上大专时,放了寒假,在故乡,在老家常听收音机(那部收音机是一九八六年以前伯父在西安买下,那天夜里送给父亲,父亲执意付了伯父50元钱,父亲在世时,两个姐姐听,大姐在这部收音机上听过长篇小说广播联播《平凡的世界》;父亲八六年去逝后,我同母亲听;八九年母亲去逝后,我一个人听了数年,直到我大专二年毕业,大姐要我送给她,我没有送。现在,它还在我身边,只是已经坏了,但留下了永远的亲切的怀念。)写过一篇文章《我看人际关系》,我把它投到了《社会面面观》栏目。我说,世上好人不多,坏人也不多,处于好人与坏人之间的立场不坚定的人最多。后来获得了二十块钱稿费,地址写了西安市和平门外陕西地矿局(现陕西地矿厅)伯父处,伯父收了钱,让我以后不要写他的地址,说,他单位人还以为他搞什么“没名堂”的事;还有就是我参与过一次陕西二台《碎戏碎事》,数次《都市快报》节目,其中把过去的信件和相片让记者采访过。这些是我引以为骄傲的闪光的记忆,值得我一生去珍藏,犹如我们的初恋一样美好!犹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幸福的爱恋一样绚丽!
可是,路遥说,即使生活中没有田晓霞,我们的孙少平也依然要一如既往地对生活投以无限地热爱!犹如《人生》中的德顺老人,无老伴无儿女,依然热爱生活,热心村里人的事,把自己的果子分享给孩子们,以此为乐!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没有上过广播电视,没有动人的刻骨铭心的初恋和浪漫的爱情,甚至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儿女,也一样要对生活投以无限的热爱!
犹如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宝贵的,也是神圣的。所以,对于生命期间的生活我们唯有热爱!从这点来说,我们任何人都应该不计回报地去付出,而且任何人的任何付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犹如路遥说的,“我们永远要把忘我的劳动看作生命的必须,即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应该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我们会说,太阳温暖大地,无需大地的回报;河流滋润山川,也不要山川的反哺。梅花开过,迎春花开,之后,玉兰花开,海棠牡丹月季杏桃梨李樱花开,牵牛马开,菊花开,……,一个谢了一个开,一朵接着一朵开,草木绿了山野,动物欢腾于旷岭,鱼翔浅底……它们啊,奉献了自己,又图了什么呢?然而又生生不息,永远存在!即使死亡,也永被记住!获得永恒!
“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我们呢?真不要太计较得失与付出,一切的失就得!一句话,“莫问前程,只管走路。”
一一完一一
去凶残,留爱心
文/魏增刚
上次,我从电子四路下班回去发现路边有人扔了两株大盆栽,均十分旺,我骑自行车带着破烂随便捡了一株,回去,栽到了别人送我们的放在门口的大花盆中,媳妇说栽的不深,她同隔壁叔重栽;我又骑自行车去捡另一株。回去后,他们已栽好了那株,又把我们家的兰花移栽了两盆。待栽好了第二株大盆栽,浇了水,收拾了“战场”,收拾了家中的破烂之后,媳妇让我浇移栽的兰花,让我把兰花放到门洞外花园边,我把两盆兰花分别放到门口的大花盆上浇了水,媳妇嫌我未放到花园边,一下子把其中一个兰花盆甩了出去。我们互骂开了。我说,武汉有了疫情,死了许多人,我们呢?已栽好了盆栽兰花,还要争吵?
人啊,是世界上最勤劳的生物,把世界建设得无比美丽富饶;“人又是世界上最凶残的动物,可以把老虎关起来。”我们更多的应该把凶残的无知虚伪的一方面关闭,而把勤劳善良真诚的一方面释放。
我常常想,太阳月亮星星花草树木河流山川大海牛马虾鱼……都为我们服务,而我们还要破坏大自然,还互相残杀,如果它们会说,又会说什么呢?会哭吗?会流泪吗?
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扶我们走路,陪我们上学,与我们同欢乐共哭泣。为了什么?也许不图回报,只希望我们正直善良勤劳,足矣。
而我们呢?长大后对周围人会扎势,会拍马溜须,几个儿女不团结……
上次,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同事,领着她的养女(非亲生的)同她的母亲在野外踏春,她父亲已过世。着实被她的付出感动了。我真的做不到,她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把儿子养大,上了大学,还把别人的女儿当自己的女儿养着,管吃管住管学习,为了什么?还有一个同事,把她的侄子(据说她哥去世了)养着,管吃管住管学习。我媳妇村一个叫王立军的,挣了些钱,花了二三十万元把他叔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我大专一个同学,花了二十万元,给他村修了桥……《平凡的世界》中地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田晓霞把爱情奉献给了煤矿工人孙少平,把生命奉献给了一个小女孩,自己被洪水卷走;孙少平的师傳王世才为救光着屁股挖煤,没尝过女人味的安锁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孙少安捐款修好了双水村小学……为了什么?
这次,许多医生为了抗疫献出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为了什么?也许什么也不为,只为了奉献!
我们呢?我们在西安,我们在后方勾心斗角,扎势拍马,为鸡毛蒜皮大打出手!我们的文化人可能常常干着“文人相轻”之事,我们在做作着,我们真的对不起他们的付出!我媳妇同隔壁叔栽好了盆栽,为了浇水,我们又吵了一架,真的,太不应该了。我们应该反省!应该向他们学习!应该去残忍去伤害去虚伪,留爱心留友善留真诚。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0.3.2.下午,夜里于西安市电子四路电子西街,19:26完。
魏增刚,男,46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