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世纪学校东城学校的学生捐款1000元“压岁钱”,美极了……

初春,一场透地的春雨让春意更加盎然,冬麦开始叠翠,似乎也听到了麦苗拔节生长的声音,这动听的音符,再次融入到了滨海农村希望的田野,乡村暖心的故事比拟这悦诗风吟的旋律。
今天是3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文明月”的第一天,初春的天气还多少有些乍暖还寒,而在滨海大家洼街道筏子口社区文化大院,这里的初春阳光暖意融融,一位15岁的青少年急匆匆跑到社区文化大院,让这个充满乡村文化气息的大院更加活力四射。
15岁的男孩很帅,跑到社区大院时,小脸蛋被一幅口罩遮挡,但明亮的双眸炯炯有神,额头上浸染着斑斑汗水,冒着淡淡的热气,有着“小大人”一样的成熟和可爱。
这位青少年跑到社区文化大院来干什么?在社区居委会值班的叔叔阿姨们刚想询问,这位青少年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崭新的一叠人民币,送到社区居委会值班的人员手中,稚嫩的声音说的非常清晰,自己把平常积攒的1000元“压岁钱”送来,为这次抗击冠状疫情做点贡献,尽到自己一点微小的力量。

这位可敬的青少年的言语不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坚持不收,心意领了,让这位青少年将这钱用于在校学习。这怎么能行?他执意不肯,和社区的叔叔阿姨解释,自己也是社区“小老乡”,应该为社区尽一份力量,这位奉献爱心的青少年是谁家的孩子?如此这般懂事知礼,主动前来表示心意。
怪不得人家称自己是社区的“小老乡”,原来,这位15岁的可爱青少年,现在在寿光市世纪学校东城学校八年级九班上学,人家老家就是滨海大家洼街道筏子口社区,爷爷奶奶就居住在筏子口社区,所以人家理直气壮称自己是筏子口社区“小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看到“小老乡”为社区叔叔阿姨动员推辞好意,他双眼似乎有含泪的迹象,执拗不过这份青少年“小老乡”的一片桑梓之情,社区领导破例收下了这份“小老乡”的好心,并欣然与相关人员与这位“小老乡”合影留念(见图)。
夙兴夜寐的愿望,终于在今天得以实现,“小老乡”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快快乐乐的在笑声中离开了社区文化大院,此时,笑的也异常好看,青少年不泯灭的快乐天性真的奇美。
这位青少年的名字很有诗情画意,有悦动的文学风雅……王晗宇,筏子口社区王辉老板的宝贝儿子,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注】本文图片来自王晗宇同学前期照片与现场捐款照片近影。
编辑微信

中国化工报特约记者/袁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