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
作者:夏宇成(10岁)
指导老师:孙楚娇
曾读过无数英雄的故事: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是英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解救数万人生命是英雄,当前新型肺炎病毒爆发期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医护人员也是英雄,然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却不太一样,他对待家人舍己为家,对朋友忠肝义胆,对朝廷精忠报国,奉命七下西洋、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的诸多创举,他就是我最近刚读完的《郑和下西洋》的主人公郑和。
书中介绍了他为救家人而受辱沦为宫人入宫,后因胆识卓越成为皇上身边的得力干将,再后来为加强贸易往来,加强国家间交流,彰显大明国威而奉命七次下西洋,都在海上度过了几乎毕生精力。
文中在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出现的“幽灵船”,郑和为确保大明船员的安全带着大将军,前往一探究竟,到了船上遇到了可怕的怪叫声和飘动的白色布偶,就连大将军王景弘都当即被船上吓得瘫倒在地,而郑和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机智勇敢地抓住了在船上装神弄鬼的欧加公主,后来应欧加公主请求加入船队,作为随从与其至各国交流,成为终生莫逆之交。
还有一段介绍郑和在刺兰山国走访期间的英勇表现,以及与该国国王亚烈之的故事,也非常引人入胜。郑和一行人初到该国时,带去了大量的财物礼品,也受到了热情的礼遇。然而就在当天夜间,郑和却在客栈被国王用计劫持,原来是亚烈国王起了歹心,企图以郑和为人质,逼迫郑和的随从们将船上所有财物全部留下。事发后,郑和表现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通过说服并联合受欺压已久的侍卫方得以脱身。诸多将领在成功救出郑和后,难忍恶气,认为应该一举进军,讨伐亚烈国王,然而郑和并未从一己之私角度考虑复仇,而是从大局出发,认为一旦发生战争,势必百姓受苦,民不聊生,最后选择不讨伐而继续前行。直到一年后走访完各国,返程再次路过该国时,虽然在行程路线上已刻意远远地绕开了,但还是被亚烈国王盯上了,在顺利得知这位国王的再次劫持计划后,考虑到平日里,亚烈国王对百姓不施仁政,对身边侍卫残暴,对王后无情无义,并且为人贪婪狠毒等表现,也为充分彰显我大明国威,决定予以反击,最后成功运用智谋活捉了国王,解救了王后,帮助那些可怜的宫人顺利逃脱,最后从国家的稳定考虑,重新选定了一位贤明的、深受百姓拥戴的人为国王,以安民心。

这段内容是全书中最精彩的内容之一,从他的第一次放下个人屈辱与恩怨,考虑百姓疾苦,选择大度地放过国王一马,而不予声讨,足以看出郑和为人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富有仁爱之心。在他被国王用计下药被困在皇宫,身边无任何帮手的情况下,最终却仍然得以顺利出逃。以及亚烈国王再次挑衅时,郑和才决定反击,最终也的确成功活捉了国王,如此种种可以看出其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富有人格魅力和卓越的军事才干。此外,郑和这位海上骄子在数次出行中,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殉职在海上,他几乎把生命大部分时间都奉献在出海上,为大明朝廷做出了卓越贡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罢全书,我内心汹涌澎湃,被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被这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郑和的所作所为所折服,并为之所赞叹。想想我内心之所以能为之所震撼,无非是在这个过程中郑和身上所展示出航海、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卓越才干、人格魅力、以及人性的闪光点正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优良品质。因心向往之,方才为之所折服。反思自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身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差距,因而必须见贤思齐,我愿意从当下点滴做起,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知识本领,不断提升自身品行修养,朝着郑和这位心目中的英雄目标看齐,希望将来有朝一日也能为祖国做出贡献,把友谊,和平,文明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然,要走的路还很长,吾当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
夏宇成,华农附校五年级学生,品学兼优,爱好广泛,尤爱钢琴、足球、画画等,在校期间曾获“阳光少年”等荣誉称号,在2019年楚天杯作文赛中获三等奖及人气奖二等奖,并曾在各类才艺比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