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甘做无悔的逆行者 驻马店市中医院新生儿科副护士长陈彦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短短十二个字,却是2020年春节的全部。在祖国大地上,新冠状肺炎突如其来,横行肆虐,一场人与病毒的战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拉响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都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加入抗疫一线,肩负着最危险、最重要的岗位,成为离病毒最近的人。


“如果需要,我第一个报名,没有理由!不计生死!因为我是医务人员!”

她叫陈彦朽,驻马店市中医院新生儿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有着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业务扎实,2019年在同事的配合下完成了驻马店市首例脐静脉置管术,她综合能力强,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和先进技术骨干。疫情伊始,她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加抗疫一线。“只要是抗疫,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她坚定地说。

终于,陈彦朽如愿参加了抗疫一线工作。采集标本是她的基本工作,每天超负荷工作下来,陈彦朽说:“感触最深的就是戴上双层防护手套后会完全没有平时的穿刺手感,并且护目镜总是一片雾蒙蒙,久了还会往下滴水……”她凭借多年练就的娴熟技术,仍然快速平稳的一针见血,减少了病患抽血的疼痛,消除了大人和孩子的恐惧感,并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到发热门诊的第二天,陈彦朽就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患者。一位反复发热的男患者,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不高,一听说检查得花几百块钱,就一直在徘徊犹豫。陈彦朽很快就注意到了他,主动上前询问,并耐心解释各项检查的必要性,最终患者消除疑虑,顺利同意做检查。采血时,该患者紧张得直冒汗,还晕血。陈彦朽及时安抚患者,并让同事帮忙握着他的手,转移他的注意力,同时快速采血成功。
后来陈彦朽说:“我当时就怕他溜出去,要真是新冠肺炎,那后果不堪设想……”是啊,真是有惊无险。虽然是小事一桩,但这充分反映了陈彦朽的工作素质——一丝不苟,绝无遗漏!
工作时由于全副武装,听力明显下降,说话声音要比平时提高两倍,大家很快就口干咽燥。为了减少污染,确保安全,就只能忍着并坚持到下班;由于防护服密不透风,几个小时下来,经常汗流浃背;一天工作下来,鼻梁被护目镜压出深深的红印,已经没了知觉;但是每当看到那么多经过确诊没有感染的患者,陈彦朽就会欣慰地说:“再苦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要确保百无一漏。


在前往发热门诊的前一天,陈彦朽第一时间向党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她说“抗疫虽不需要生离死别,慷慨赴死的精神,但是得有担当,有责任,而面对抗疫我责无旁贷。”
她在申请书中写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自愿加入党组织,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记得失,甘于奉献……

陈彦朽的爱人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虽然担忧但还是全力支持妻子去抗疫一线。在出行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丰盛的晚餐为妻子送行。他默默独自承担起家里的一切,独自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还要时时宽慰妻子不让其挂心。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陈彦朽很少与家人联系,那一天下班后,她拿起手机看到老公发来乖巧儿女的照片,一时激动万分,竟泪如雨下。对于陈彦朽来说,那是一种难以言语的思念,但是想起全国无数个背井离乡的抗疫人员,她的心中却又无比自豪——这是攻坚阶段,党和人民赋予她的光荣使命。
自参加抗疫一线以来,有过紧张、有过担心、甚至被患者误会,但是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她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铆足了劲,誓与新冠肺炎抗战到底。在这里,你看不到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只有那一个个看不清面容的白色身影在提醒你: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宁可被患者误解,也绝不能漏掉一个可疑患者。”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陈彦朽始终谨记在心。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有一种责任就是:我是医护人员,抗疫一线,我责无旁贷;有一种感动就是:疫情就是命令,身先士卒,我无怨无悔;有一种精神就是:我们在这里,并肩抗疫。

时间如白驹过隙,待在抗疫一线的时间虽然看似漫长,但真正投入其中后,却又觉得一晃而过。临近结束时,陈彦朽竟然有点不舍,甚至坚定地说:“主任!疫情还没有结束,我想继续留在一线!”这就是身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
编辑:郭华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