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人山双泉寺在北面,距离沈阳七十里,是个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的地方。相传古时大旱,寺中老道为救百姓,泄露了天机,和两个徒弟打开天眼,将天河之水引下来,使周围的百姓们度过了大旱。因为违反了天条受到惩戒,他们后来就变成了石人。因这道佛本为一家,当地百姓又叫它石佛寺。要论风景,这可是个再好的去处了,龙潭飞瀑,峰峦叠嶂,到处潺潺流水,峰峰古树参天。站在石佛山顶上看,那九十九座山峰,九曲如盘,状如蛟龙。龙首就潭,北折成尾,其余大小山峰圆丘若珠。当年,皇太极曾大为感叹:“众山神仙摆来,真乃一幅盘龙戏珠图啊。”
可要论地形,那就太复杂了。山丘林立,辽河蜿蜒,小路曲折,烽堡陡立,西高东低。尤其是夜间马队,摸黑行军,那是断断不能大意的。
队伍出发了,马蹄使劲蹬地的踏踏作响,在英才听来,那就是每一个人的心跳声,随着目标的临近而越来越急促了。
汤玉麟率马队隐蔽在山下,张景慧带着英才等人,飞快地向山上奔去。双泉寺在石人山半山腰,二百多米高,有一条之字形小路拾阶而上。这个北魏时期的建筑,历经千年风雨的催枯拉朽,已经摇摇欲坠了。可连年的战争和那人为的破坏,更像用鞭子去抽打一个垂暮的老人,使这个千年古刹更加的破败不堪。寺院的西墙是在陡峭山崖上建起来的,北面背靠着石人山的主峰,东侧挡着一个很大的山坡,俯身看去,整个院落像是窝在一个山坳里。正面的山门很大,紧紧地关闭着。几人飞身上墙,只看到山门内依次排列着前殿,中殿和后大殿,东西两侧各有十几间偏房。寺院里各殿的灯火悠悠,院内墙角各吊一个火盆,把整个寺庙照的通明。就听到东墙外咚咚作响,人声沸沸,听声音好像很多人在挖掘什么。张景慧小声说:“那肯定是日本人在寻找库门。”他用手又指指后堂,大家马上分头开始搜索 。英才这身忍者衣服有点儿瘦,勒得他直喘气儿,他沿着后院把靠东边的偏房全部查看,并无管带踪影,也无忍者模样的日本人。几个人汇合后,同样也无结果。景慧帮带又指了指后大殿,示意英才和他进去,其余的人则悄然无声的飞身大殿屋脊。突然从大殿的神像后面走出一个蒙面人,和张景慧打了个照面。“外面的进度怎么样?”他用日语问道,张景慧反应很快,马上回答:“还在努力。” 这个蒙面人有些不耐烦:“这个张作霖,不给他点厉害不行,撤掉椅子吊起来,八嘠呀路!”说完又转身回去了。哈哈,张景慧和英才大悟:“原来人在这里呢。” 他们二人也飞身上房,在后大殿,几个人把房瓦扒开,嘿嘿,张管带叫日本人整的,正在演空中飞人哪。
要说,日本人一开始,也没难为张作霖。他们也不知从那儿知道张管带有恐高症,就绑了个椅子在大殿的横樑上吊起来,让我们的管带坐上去,问话时就荡起来。猛地一看,在下面供奉台上小油灯的映衬下,荡起来的影子到像张作霖在飞檐走壁。不过,张管带底下的一排神仙可倒了霉了,什么铁拐李,何仙姑,还有吕洞宾,这些泥菩萨,让管带的座椅给悠的,从房樑往下直掉土渣儿。仔细观察后,大家觉得管带还是满清醒的,因为日本人还在晃盪他,接着就是审问:“最后一次问你,你和俄国人如何联系?你的钥匙如何用?你是如何欺骗花田上司的?”就听见张管带在哪里骂:“妈了个巴子的,老子是中国军官,朝廷下令保持中立,我与俄日两方皆不交往,也不认识什么花田。什么钥匙不钥匙的,奶奶的,不知道!”下面的日本人还在那里提醒,“请注意你的军官身份,”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房顶上的人们简直是气坏了。张景慧很快做出安排:“下面有三人,”他用手比划着,“我和英才到下面,对付他们,你们把管带从房顶救出来带走。” 要说这机会太巧了,双泉寺的东面突然响起了枪声,还很密集,看来是公主屯的保险队开到了。大殿里的蒙面人派一个忍者去看究竟,当那个人走出寺院的东门,景慧和英才就向大殿里的两个人发起了攻击。英才照例先甩出三个飞镖,没想到这个忍者轻功更高一筹,“腾,腾,腾,” 左挪右躲,跳出三丈多远,飞镖全落空了。这个日本忍者马上抛出两个飞燕,这东西也叫“飞来回去”。好小子,“呼碌碌”发着声响向着景慧和英才就来了。景慧正抽刀砍向蒙面人,已经来不急躲避,只听得“噹噹”两声,英才的飞镖把那两只燕子打落在地。“啊啊!”两个日本人一边躲着,同时又发出惊讶的叫声。原来那蒙面人抽刀要和景慧练拼刺殺,景慧看出这位不会武功,另一个忍者却因英才打落他的暗器而大惊失色,他不敢恋战,护着蒙面人逐步退出正殿。这时在屋顶上的张二慧他们几个,又从大殿的房脊位置上把瓦揭开,下面就是房樑,一伸手就把两根吊绳拽了起来。三两下就把张管带弄上房顶,张作霖还在念叨:“妈了个巴子,老子还没悠荡够呢。” 众人笑着,把他连抬带拽的飞身下房,一行人闪身快步奔下山去。
这绺子就是不行,公主屯的保险队打了一阵排枪,就全撒开腿儿跑了。日本人是正规军,马上分出一部分人追击,没成想在辽河边上,中了汤玉麟的埋伏。山下枪声响成一片,黑暗中谁也不敢向前,只是像看礼花似的,看着子弹拽着红线,发着“吱,吱”的声响,飞来飞去。
张景慧和英才飞身上墙,就听到两声不大的枪响,景慧“嗵”的一下就栽了下去,原来是那个蒙面人向他们开了两枪。英才一个翻滚又跳回寺内,甩出了最后一个菱形飞镖,啪的一声,正好打掉了蒙面人的手枪。那忍者一惊,拉着蒙面人转身向大殿里躲去。好在景慧伤在左臂,英才把长短腰刀插在墙缝里,踏着刀背,扶着张景慧连拉带拽的跃过高墙,然后夹着他向山下飞奔。
按照原定方案,汤玉麟见到管带,就马上率队撤离,可张作霖不见到张景慧和英才回来那是坚决不走,急得汤玉麟跪在地上直给他叩头。英才和景慧总算是到了,汤玉麟率二十骑断后,其余人员护着张管带向新民城飞驰,和李武的三营会合后,又由三营断后。百十来里地,夜半两点,就返回了营地,整个行动只伤了一人,巡防营里一片欢呼。
请来了骆神医,他给张景慧又用了他的神方仙药,用夹板固定了肩膀,拍着英才的后背说:“你放心,人家伤筋动骨都得百天,我保他三十天后又是一根铁棍。”回到营中,张管带闭目打坐,军官们围着张管带,谁都不走,上下打量着他,汤玉麟故意说:“咱们管带莫不是被日本人摇成了傻子?”张作霖睁开眼睛哈哈大笑,向大家说:“我这是在向八仙告罪,谁让咱在人家头上晃悠呢。来来来,英才拿酒来,我给你们也讲讲这一天一夜。”
原来,这张管带那天在洞里,当他走到立柱后面,一个黑衣人向他脸上抛来一块方巾,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待他醒来,发现已经是早晨了,自己在一个寺院里,身上被捆着,躺在神仙的贡品桌上。这张作霖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醒来,大脑马上要作三件事,第一件就是确定,我在什么地方?二是我昨天最后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三、我马上想做的事和什么有关?他照例按此思维过滤一遍,马上看出问题的严重性。他回忆起,这几天日本人不断跟踪他,几个月前,为救老爷子们,和日本人做的交易,后来的假戏是不是穿帮了?罗掌柜,日本人在洞里,绑架他,可其余的人呢?谁做的,花田?黑泽?俄国人?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脑海里。这十几年在江湖上的打拼,日语俄语都能听懂不少,几个黑衣人的交谈,使他清楚被绑的原因了。这罗掌柜是俄国人的密探,他有一把开地库的钥匙,日本人要钥匙和秘密地库的门。
问题的解开,要在张作霖身上试试。
一个蒙面人“八嘠,八嘠”的训斥着那几个黑衣人,好像是为了罗掌柜,钥匙,等等。
黑衣人放开张管带,送了些水和吃的,就把他锁在东偏房,没人理他。到下午,日头偏西,有两个黑衣人捧着个桦木盒,向蒙面人喊着:“钥匙,钥匙”。蒙面人却指着这个小盒子大喊:“证据,证据。” 张作霖看见木盒,心里想“这不和罗掌柜送我的木盒一样吗?”突然,他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了。罗掌柜送给我的木盒就是日本人要找的钥匙!这就是我私通俄国人的证据!张作霖拍着大腿,在地上跺着脚,埋怨自己平时太大意。
进来四个人,又把张作霖绑起来,四个人平举着他走向后大殿,一路上张管带大喊,“快放下来,高了的不行。”到了后大殿,张作霖被放在一把破椅子上,询问就开始了。那个蒙面人讲着一口日本关西方言,说起中国话舌头僵得很,可老张就是觉得他的声音很熟,像是哪儿听过。对方问他:“请你说说,你是如何为俄国人服务的。”张作霖说:“我是中国军官,日俄大战,中国保持中立,新民府地处辽西,本是划为中立区的,我与双方均不接触。除了朝廷,不存在我为他人服务的问题。”张管带想:“矮檐下,不可强直腰,只要你客气地问,我就回答。”对方又问:“这个盒子哪里来的?”老张回答:“当然是朋友送的” 问:“什么朋友?”答:“新民府里,聚银楼老板罗掌柜。” 又问:“他是什么样的朋友?” 这回张作霖可不耐烦了: “娘的,新民城里的财东,都是我的好朋友。” 蒙面人说:“请注意一下你的用语。” 老张气得喊着: “奶奶的,是你们把我绑来的,这对你们已经是好话了。”其实,这问话的就是那个黑泽。黑泽对这个张管带,一直不放心,他的情报网,多次给他报来张作霖出没于俄国人的联系点,与罗掌柜关系过密。花田几次提醒,对张作霖要吊大鱼,黑泽心里想:“还吊大鱼呢,他就是一条俄国人的毒蛇。”黑泽非要找出证据不可,现在证据就在手上,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这回他故意蒙着面孔,说话也改变了腔调,心里想着:“我可要好好地审审这个狡猾的小个子,然后将他转交军部,看花田还有什么话说?”黑泽让几个人跃上房梁把椅子捆好,然后客客气气地把张作霖吊起来,开始了悠悠荡荡的审问。几次老张声明要解手,这黑泽就是不放他下来,咱们的管带可不管那些,解开就尿,淋了下面忍者和菩萨们一身,“哈哈,那个忍者中了老张的尿功,肯定就打不过你啦。”张管带冲着英才一笑,把大家都逗乐了。
在上面吊着,听到外面挖掘的声音更响。“这小鬼子,找不着门,整天都在瞎刨呢”。张作霖判断得很准,因为很快,黑泽就没完没了地问什么“钥匙”什么“门”等等,烦得老张直骂娘。可张作霖心里一直在琢磨着:“俄军指挥部就在寺院后面的山上,这寺院也被俄军长期占领,那么这地库能在什么地方呢?这俄国人,怎么也玩起中国人的猫腻来了。”
其实,这里还真的有点故事。俄军辽西司令是个中国武侠迷,经常一摞一摞的看中国的章回小说,大部分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修筑这个军火物资库,他突发奇想,就按照一个明本《三侠五义》中锦毛鼠白玉堂的秘洞来建,机关弄了不少,还特意制了几把毛瑟枪造形的钥匙,分别由几个人来掌握。没想到撤退来的这么快,物资根本来不及转移,只好留作以后再说。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