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城寻趣文/周峰
不久前,一位朋友来找我玩,说要去梁王城遗址看看,正好我没事,就欣然答应了,于是,他坐上我的三轮电瓶车,根据熟人介绍探索前往。
梁王城,在邳州有关刊物上经常读到,是当时一座历史名城的遗址,认为一定很恢宏、壮观的。只是耳闻,没有目睹,具体在哪里,我俩都不清楚。于是打开手机,用腾讯地图进行导航。我们从邳城镇出发,一路向西,根据提示,经过戴庄镇政府驻地直达目的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六角亭,亭里有一位老人坐在长石条蹬上闭目养神,我们没有打扰他,从他身后过去,看到不远处设置四块标志牌,我们走上前去辨认,分别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梁王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王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徐州段”;“大运河。邳州段保护纪念碑”。看起来梁王城遗址已经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从纪念碑背后的记载了解到:梁王城遗址为一处新石器至隋唐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东西长960米,南北宽1200米,总面积1152000平方米,该遗址跨越时代较长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及近代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遗址保护范围:东至运河大堤西至运河河边,南至南城墙遗址北至北城墙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运河大堤;西至运河河边。南至南城墙以南50米、北至北城墙遗址以北50米。另一块石碑上记载:遗址总面积为100万平方米。2004年4月至2009年1月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对梁王城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0200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地层推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龙山、商周、春秋战国、北朝一隋及宋元文化层等,发现了大汶口文化墓葬142座,西周墓葬77座,出土文物4000多件,另外通过对城墙的解剖和调查、钻探,确定了梁王城程址的确定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梁王城是一座面积为100万平方米春秋战国时期古城,200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到这些记载,越发激起到现场一睹为快的欲望,为弄清具体位置,只好咨询那个老年人了,刚想开口喊他,他却微微睁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我俩,我们憨笑着,老人也就取消了疑虑。我问:老人家,我们想去梁王城遗址了解一下,还有多远?他向西指指说:二里左右吧,那边有条河,现在都种庄稼了,有什么好看的!我笑笑说:谢谢!我们只是好奇而来。然后,我俩商量一下就步行向那边走去。下了防洪堰,是一条泥土路,幸亏这几天没有下雨,不然是无法行走的。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金色黄土地泛着微光,出土的麦子高昂着头,天天向上,貌似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排排列着队,仿佛在迎接我们的检阅。我俩边走边聊,边欣赏自然环境的美,路上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不多会来到梁王河边。那里有一排杨树,顺河风刮着,嗖嗖作响,好像提醒这个地方是风口浪尖不可久留,树下有块棕黄色巨石,我猜测可能是梁王城毁坏后遗留下来的,旁边还有块巨大的青石埋在地下,可能是雨水冲刷后的原因,只露着些许头部,我俩坐在上面歇歇脚,便闲聊起来,我若有所思,问朋友:据说梁王城遗址上出土过古墓和汉化石,我们不妨搜一搜,说不定还能捡到宝贝呢!我朋友说:好,你向北,我向南,分头搜。
虽然是玩笑话,但是,我们心里还是充满着期待的,我们背向而去。我沿着河堤大约走了六十多米,在草丛中偶然发现有块瓦片,急忙捡起来一看,还有纹路,不像是近代的,估计是梁王城的遗物,不管有没有价值,我要带回去作个纪念,于是,我用手扒了下浮土,又找到了几块破碎的瓦片或者是盆盆罐罐的碎片,再找,没有了。我十分惊喜往回走,刚好我朋友在那边也发现了几块古城墙的残砖,黑青色,他也当作宝贝带了回来,他给我一块,我给他几个瓦片,各有所爱,十分开心。可是,我还不满足,因为,这里还传说有大象、恐龙,马匹等化石,嘿嘿!我要能寻到一块,那才真是偶遇宝贝了,坚定信心后,又继续沿河边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在塌方的陡坡树根下,我发现了一个罕见的骨节,小心翼翼扒开淤泥,真的是动物骨骼,我喜出望外,急急忙忙捡起来给我的同事炫耀,他仔细看了几遍,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只好用卫生纸包好带回家向人显摆显摆。
回家后,我对梁王城遗址产生了浓厚兴趣,查证有关书籍得知:它是战国时期苏北最大的城址,梁王城连同周围同时期的鹅鸭城遗址、九女墩墓地共同构成了黄淮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框架。尤其可贵的是梁王城遗址大部分是被黄泛泥沙层所淹没,遗址保存状况很好,适宜被列为大遗址保护对象.据考古专家推断,这里可能是古徐国国都,有望晋升为与汉兵马俑齐名的国家级大遗址。
这些天在家宅着无聊,我在琢磨:梁王城遗址历史悠久,如果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并加以保护和开发,将会是邳州又一旅游景点,再一次前往该是收获更加颇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