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遇见你,我拼尽了全力,努力活成了最好的自己。你从我身旁走,怎忍心擦肩而过?
它是山楂,我把它唤作山里红。
小时候,谁发烧了才会被照顾一瓶山楂罐头,被奖励的那个家伙吃了那一瓶圣果以后,往往就神奇的好了。我好生羡慕,相思好多年。一直到上高中才赶上淋了一场雨,感冒后终于发烧。
那个黄昏,母亲给我脑门儿上不停的搭着一个湿毛巾,然后,吩咐父亲去楼下的代销店,给我买了一瓶久违的山楂罐头。

父亲回到厨房把那罐头放在案板上,左手扶着,右手使劲儿地拍一下那盖子,然后用力一拧,打开那盖子,从厨房拿了一把勺子,一起递给母亲。母亲接过去时,就挨着我的床边坐下来。用勺子一口汤一口果肉的喂我到嘴里。冰冰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太好吃了。难怪那些享受过的家伙,第二天都活蹦乱跳的好了。
我吃了一小半,舍不得吃完就对母亲说:“留下,我明天再吃。”然后就躺下来睡了,那个酸甜的味道,从嘴里滑到肚子里,馋了一晚上。那种冰清玉洁的红以及粘手的甜,还有溜溜的冰凉,真是神仙美味,那一夜梦里似乎都还在咂吧嘴。

第二天早上,烧真的就退了一大半。父亲破天荒地给我做了病号饭,母亲去上班前让我先喝了白开水和VC银翘片,说稍等一会儿,再把剩下的山楂罐头一吃,我高兴地点头答应。她一走,没多久,我就风卷残云地把剩下的山楂罐头都给吃掉了,连瓶子都倒上水涮了涮,喝的干干净净。等母亲中午下班回来,我已经好得跟没事儿人似的。欢喜地对母亲说:“妈,我下午就能去上学了。”
就是那样的一次经历就与山楂——山里红,结下了情缘,那味道就种在了记忆里。
等我上了大学,生活条件慢慢好转,街道和集市上就多了一种用山楂做的衍生品。外面挂了糖跟玻璃似的,5个一小串,9个一大串,都扎在一个高高的扫把一样的麦草绑成的垛子上,举着走,边走边吆喝:冰糖葫芦!赶上去问:“小的五角,大的一元。”就买一串小的吃。尤其是在冬天,那个透明的糖,在嘴里一点点化掉的感觉,还是那么美,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咬了那红的果肉,细细的品味,酸甜、开胃、解馋、成了我最钟爱的零食。

随着工艺的改进和升级,后来的冰糖葫芦,不仅有山楂,还多了草莓做的,而且里面还开始夹了核桃仁儿、杂果馅,外面再裹上一层薄薄的透明的饴糖,然后再装进牛皮纸袋里,看上去就越发的高档了。
传说北京的冰糖葫芦是最正宗的。有幸2017年,缘于侄子结婚,我和爱人一同前往首都北京。参加完婚礼后。二哥专程开车带我们去了长城,实现了他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愿。我告诉爱人,我也有一个心愿要兑现。

等我们即将返回陕西时,专门到景区的零售点,亲点了山楂冰糖葫芦,一个人坐在颐和园的湖边,选了一棵柳树下的长条椅,看小舟荡漾在湖水上,细品京味的冰糖葫芦。的确更地道,爽歪歪。吃了一串,还想再来一串。爱人笑着说:“就那么馋?”我得瑟道:“谁吃谁知道!真好吃。”可惜天太热,不易往回带。否则我一定会带一些给我的闺蜜,也馋馋她们的。
现在,不管什么时候,巷子里只要有一嗓子冰_糖_葫_芦的吆喝声,我一定还会第一个冲出去:“给我来一串儿冰糖葫芦——山楂的”
没办法,爱你没商量!我的冰糖葫芦。
细雨霏霏桃花落,注定你是人间山河。

楚丰华
2020.3.6
10:10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多篇文稿在数家编辑部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