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过年那些事儿
文/韩继成 诵/袁嘉敏
题记:老人们俗语,亲戚走亲走亲,小时候也就跟着大人,从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天天走亲戚,那时候什么亲情、友情,根本不懂,我只知道走亲戚天天穿新衣服吃好饭食,现在想来儿时也挺有趣的一一
六七十年代的往事
而今在脑海中时常忆起
都过去几十年了
依然记得那么清晰
小屁孩儿懂得啥
过年盼着走亲戚
在大街小巷疯玩是初一
初二家家走亲戚开始
娘一早忙着往挎包里放东西
馍馍年糕点心饼干
装得满满让别人看着多大气
盖上新手巾把什物全遮起
小孩子洗把脸换上新衣服
心里老想出门走亲戚
不知有多么高兴多么欢喜

先走姥姥家这是天经地义
姥爷姥姥早已等候多时
进门磕头是头等大事
姥爷有模有样端坐太师椅
爸是姑爷毕恭毕敬
给老丈人磕头行礼
我在后面跟着磕的头响
一看就是顽皮
姥姥从厚厚的大襟棉袄口带里
摸出几张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算是磕头的赏赐
小孩儿双手接过两眼笑眯眯
姥爷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只是抚摸着我的头
连声说长高了有出息

爸陪着姥爷喝茶聊天谈天论地
娘帮着姥姥做菜烧火
这一天伺候女婿外甥尽心尽意
饭菜少不了白菜和豆腐
最好吃的还是那肥肉片子
要是能上盘芹菜土豆丝
那就算烧了高香的奢侈
一群人把小方桌围起
不用说就拿起了筷子吃的那个香气
现在的烤鸭肴鸡
也无法去代替
吃饱喝足玩够了
犹如那喂不熟的小狗跑着消逝

初三至十五还有十几日
算计着哪天去哪家最合适
老风俗讲究越走越亲的道理
一天一家定好了也不客气
不是走七大姑就是走八大姨
中午上谁家去吃
保准能吃上白菜萝卜丸子
走的时候还要留下点东西
是真实诚还是虚亲戚
两人夺挎包也挺有意思
留下这给孩子吃
不能留你们还有事
争来争去争到底
走了一大圈亲戚
最后竟没少东西

而今照样走亲戚
新时代换了新天地
驱车快如闪电与过去无法比
后备箱盒奶火腿鸡蛋随便提
最流行的还是人民币
中午就是摆上大酒席
谁还有空住下等着吃
一天走完就完事
谁不想早上班挣钱抓经济
小时候走亲戚
现在变成了永久的回忆
挎包老物件早已没有了踪影
新时代新时尚新风气
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换了更好的方式
实惠诚实实打实
令人们更加满意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韩继成,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教育工作者;曾多次荣获教育战线优秀工作者称号;个人业余写作的许多作品,收录于《耕耘文集》和《静待花儿开》之中;愿用自己的拙笔讴歌社会的美好,描绘时代的新风!

主播简介:袁嘉敏,山东淄博人。淄博市声乐家协会副秘书长、淄博市朗诵协会会员、淄博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会员、多家网络媒体主播,喜爱声乐和朗读,用声音传递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