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远人诗《高铁车内》+【比葫芦画瓢】
高铁车内
诗/远 人
时间是下午
当事人是睡去的旅客
我在没目的地记录
——窗外,一些阳光进来
我看着这些光线移动
感觉整列高铁移动
高铁移动得疯狂
光线移动得缓慢
这有点像我胸腔的动静
我的左心室住着疯狂
右心室住着安静
它们彼此仇恨,永远不肯往来
2019年11月4日于G6230
【主持人】刘巨星
【特邀嘉宾】远人
【朗诵嘉宾】李茉,于莉慈
【我来赏析】作者坐在高铁列车上、无心是有心,没有目的地记录。折射出:”下午~睡去的旅客~高铁移动的疯狂~光线移动的很慢~像胸腔的动静~左心室疯狂、右心室安静~彼此仇恨、永不往来”。延伸出本人的视野:不墨守成规,一样接受着阳光照射,有些事物在快速发展,有些事物必是求静,很多事物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本质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事物天然生成,有时会像仇恨一样背道而驰,就像高铁移动的疯狂,而光线移动的缓慢,相互融通,互相作用,高铁和心脏、左心室和右心室,在动中求静,融通又平行。(君如明荷)
【比葫芦画瓢】
车站
文/君如明荷
站台等候的旅客 下车
又上车 载着速度
携着赶路加速 熙熙嚷嚷
车站 坐落沿途 在动和静
的轨迹上 好似 没有了章程
法则 风驰电掣
还有平行线上的列车
调度平静 按动开车
司机静坐
却如同奔驰在前方的狂野
时走时歇 动静混合
今天 我戴上两层口罩 去候车
看到迎面平静的脸上
心脏加速 跳动着
追寻一斜光的 照射
有上车 有下车
还想坐高铁 赶火车
情景与列车同乘 疯狂到归巢
开往任何一个安静的 角落
你看到了什么?
候车厅人稀冷 像静坐
安检在热身 像战士急行军
又急 又热 在车站
铁轨上依然奔驰着列车
【我来赏析】
作者语言凝炼至极,直接点明时间、人物和地点等要素。当事人本是法律词语,暗示作者的站位、思维和法官无异,其观察细致、客观、审慎。通过高铁与光线的快慢对比,内心活动的动静相对比,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慨,收获良好的意象效果。(董庆周)
【比葫芦画瓢】
扭捏
诗/董庆周
时间是下午
现场是隔离在自家
落地窗是一个巨型的口罩
尚未长出芽孢的葡萄藤
对光线做了网格拦截
对面的水泥房恍惚成了南方的名楼黄鹤
一群群盘旋在空中的白鸽
熟悉而亲切
阳台上的米兰是唯一入眼的绿色
在萧煞中,保持着希冀、静默
心里还有一个声音
想冲破紧紧锁住的喉咙呐喊
春天,即将到来
春风,何必扭捏
[我来赏析]
作者像一位秉笔书的史官,忠实地记录了在高铁车内发生的“”一段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只是个瞬间。“高铁移动得疯狂/光线移动得缓慢”,描述真实而生动。这是一首真实的诗,细节真实,感情真实,道理真实。细节真实,才能感同身受 ,感情真实,才能引发同感,道理真实,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把高铁和光线的关系,比喻成左心室和右心室,比喻新奇而贴切,“它们彼此仇恨/永远不肯往来”,写得不仅仅是高铁车内,更写出了人与人的隔膜和无奈,让人警醒和思考。让人相信,让人感动,让人无形之中受到感染,一首好诗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李英发)
[比葫芦画瓢]
明天有雪
诗/李英发
天气预报说
明天有雪
早晨起来
我朝窗外望了望
潮湿的空气空空如也
什么也没有飘落
儿子跑过来问我
爸爸
你给我买的竹蜻蜓呢
我恍然大悟
昨天答应的事
转眼就忘了
哎,瞧我这笨脑壳
明天要上班
我又打开天气预报
明天依然有雪
我疑惑地望望天
又看了看手机屏幕
哎,真是我的错
疫情发生以来
我把天气预报的城市
从石家庄
切换成了武汉
然后就一直这样错着
我抬头看向南方
几千公里外
武大的樱花,和
一晚热干面
你们冷么
【我来赏析】
这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洞察到了一个光线与高铁对比的镜头,从而引申升华到人生的高度。人就是一个矛盾聚合体,怎样摆正动与静、快与慢、疯狂与节制,需要智慧地和谐自我,追求完美,不负韶华。(张建刚)
【比葫芦画瓢】
窗外
诗/张建刚
我从室内向窗外望着
在防空疫情的空闲间
想呼吸一下二月早春的气息
甬路两旁的空地上
海棠和紫荆花丛下
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绿意
几日不见的麻雀
三三两两落在了白杨树的枝条
像一枚枚黑色的音符
弹奏春天的序曲
我的心情豁然明朗起来
静得如一条深水湖泊的校园
不只我自己在挥动桨橹
还有那些热爱大自然的草木
和飞翔长空的小小生灵
时光的脚步
让我们每个人都振作起来
默默地发声,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同那小小的麻雀
如如同那拱出土层的婆婆丁
【我来赏析】
车内随时记录自己看到的,旅客在睡。窗外,一动一静,高铁的速度疯狂,阳光却移动缓慢,又联想到我的左右心,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老死不相往来。也是是车内一个闪念。(岳建华)
【比葫芦画瓢】
车轮滚滚
诗/岳建华
山水树木快速退后,
车轮滚滚,
朝着家乡的方向前进。
异乡的风景,终是异乡,
被列车甩得越来越远,
故乡的风景,越来越近,
直到在我的眼前。
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想,
母亲现在,定站在村口,
眺望。
原来,漂泊的心,
在此刻,才找到爱的港湾。
【我来赏析】
此诗字数不多,通篇透着“纠结”。阳光不会仇恨高铁 ,所以光线照进了车窗。左右心室也不会仇恨,所以彼此亲密共生。是诗人把心中的“纠结”附在其中。这种纠结是“当事人”的酣睡,让诗人不能安静?还是因为“当事人”睡去忘了下车?亦或是诗人的窃喜和自责?只有诗人知道。(慢性子急脾气)
【比葫芦画瓢】
淘宝
文/慢性子急脾气
闹市里,一个长发飘须的青年
似乎有点疯癫
旁边一位老者
似乎比青年还年轻
他们离我不近也不远
老者,把茶抛进壶里
沸水涟涟
茶:快让我出去,烫死我了
壶,却盖上了盖
茶不再是茶
水不再是水
流淌成琥珀的娇颜
青年,挥舞着笔
墨,似猪黑
纸,如玉白
泼上去,墨与纸纠结在一起
好一幅,旷世奇篇
回眸老者,壶不见
耳畔:三万三
两条腿,一条扯着向后
一条使劲向前
【我来赏析]】
作者通过"高铁移动的疯狂,光线移动的缓慢‘’和"我的左心室住着疯狂,右心室住着安静"。着力表达了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时代的列车一日千里,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会被时间打磨成一个无所事是的老人,将被时代的车轮抛弃和遗忘。时间老人是公平的。有着高铁的精神,奋发向上,努力拼博的人生才更加精彩。(闫月钗)
【比葫芦画瓢】
博弈
文/闫月钗
时光飞逝有分秒的刻度,
高铁飞奔沿着轨道的足迹。
它们奔跑在同一个时空轴线上。
展开了博弈
各自背负使命,
忠诚不移。
分秒不差是时钟的职责,
千百年来都这样敬业准时。
高铁是个急脾气,
每天卯足劲奔跑,
因为它明白,
错过一站地的时间,
将会给整个行程,
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祖国面貌日新月异。
发展经济,
强国强军,
需要我们勇往之前,
不容喘息。
博弈
学高铁精神,
和时间赛跑,
只争朝夕。
【我来赏析】
《高铁车内》实际是把一个绝对和相对的哲学命题,用睡去的旅客和我,用车内的人和窗外的阳光,用我的左心室与右心室互为参照,把深奥的哲学问题以诗人的思维形象地解决掉了。
【比葫芦画瓢】
指向七点零五分的钟表
诗/樊更喜
表针指向:七点零五分
是昨天的时间
是前天的时间
是大前天的时间
是大前天的大前天的时间
仿佛又是多少年以前的时间
记不得它是什么时候罢工了
没人给它换上新电池助力
它就像死了一样趴在墙上
可它分明又在那里瞅着我们
上午,有时我们迟到一步
看看指向七点零五分的钟表
我们以为提前到了呢
下午,有时我们早走一步
看看指向七点零五分的钟表
我们以为加班晚了呢
反正,你走我们也得走
可是,你不走我们也得走
我为它的镇定坚守震惊
我为它的无动于衷震惊
它不再像阎王爷一样
监视着我们
它以空寂欺骗着我们
我们也以懈怠欺骗着它
上班前看到它
它指向七点零五分
下班走看到它
它指向七点零五分
这个官僚堕落的东西
没了动力竟变成这个样子
哪怕你微微晃动一下
也会让我们脑波泛起点涟漪
那天我进入大楼
第一眼仍是看到那个钟表
突然心脏停摆了一秒
多么害怕心脏像它一样
停止
摆动
【我来赏析】
作者不动声色的诉说和描写了,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人,脾气性格各不同。静或动 ,急或缓。不要刻意的去改变对方,各自安好就行!(一路阳光)
【比葫芦画瓢】
左手右手
文/一路阳光
指挥官是我的大脑
受差者是我的双手
我在酝酿着一些文字
思绪,一点点地飘过了
记忆里的词组经过大脑的整理
形成一行行的文字
这些文字用右手写在纸上
左手做铺纸,按压辅助工作
可是右手从未嫌弃过左手
它们经常握手,互相问好
哪怕一点点功劳
都说双手一起创造
【我来赏析】
如今时代的特征就是快速发展。万物都在运动,永远无法找不到一个静止的事物。作者远人的诗《高铁车内》,乘客可以在高速飞驰的车厢睡觉,梦却不肯静止,胸中的理想也不肯安静下来,移动的车厢和光带着它们,跟着高铁一起飞奔。(张变芳)
【比葫芦画瓢】
绿皮火车
文/张变芳
绿皮火车很谦逊
肯停靠小站,接我上车
虽然慢,却仍能到达远方
我要去的第一个远方
城市的名声很大,上海
民国时期的十里洋场
曾经住过,再别康桥的徐志摩
骨子里满含傲慢的大都市
对我,展示了最宽大的包容
像铁匠一样,利用几年时间
用心捶打,锻造我成为一块
还算合格的钢
绿皮火车咣当咣当,送我回到
需要长久扎根的北方
当然借着,水土更适合的理由
高铁早已像风一样,飞起来
如若不需太赶时间
不妨时不时,再坐一次绿皮火车
咣当声响和心跳节奏,十分吻合
也肯停靠小站,更接地气
【我来赏析】
世界上,存在各种相对的东西,静止与移动,安宁与疯狂,具体和抽象。它们真实存在,互不影响,每个人心里也有着相对的人格,骄傲与谦卑,挣扎与坦荡,我们无法割裂地看待,任它们以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存在,存在即合理。(吴会茹)
【比葫芦画瓢】
红与蓝
文/吴会茹
很久以前
一部电影的名字
我一直记得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恰好代表了红与蓝
两种颜色
红色是热烈 是火热
是奔放肆意的激情四射
蓝色是冷静 是内敛
是沉稳安宁的空灵一抹
热烈与冷静如何共存
这个答案我百思不得
直到 我看见了
遭遇毒疬的荆楚大地
那些人
他们是仁心仁术的
医者
他们是争分夺秒的
建设者
他们是不眠不休的
志愿者
他们在各个地方夜以继日地
工作
他们奉献 他们燃烧
生命之火
他们是壮丽的红色
还有更多的人
如我们
需要按捺住
因春天的到来而
蠢蠢欲动的心
安静的宅家
减少病毒的传播
还需要用理智
抵挡网络上各种谣言的迷惑
我们是安静的蓝色
热烈和冷静
本来势同水火
却在此时
奇异地融合
红与蓝相融
会生成紫色
它代表成熟与高贵
代表胆识和勇气
代表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佑护我们的家与国
【我来赏析】
《高铁车内》短诗仅十二行,却用诗写了坐高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诗人在写作经年之后,拥有了写诗的功力就要“转入”肌理——从物的表象写到“物”的深处,这才能有诗的极致和终极,也是写作者的修行和进步。否则,光写花花草草和浅显的物事极难进入诗文本的“内核”。本诗“记录”高铁乘坐过程中“运动”中的物象变化及心理变化,车的动,阳光的动,诗人的心动,与旅客的“静”互为对比反衬,同时进行内心及思想的博弈,左心室与右心室住着的两种事物,互为左右,其实也是正常人的反咉,好与坏,正与反,善与恶,同时俱存。人是矛盾的、多元的,善恶俱存,只是最终看双方谁能取胜。高铁有了速度,代表时代发展,发展中的人随之有了各种想法,诗人没明说“是什么”,却用诗“营造”了艺术的“留白”。短诗恰恰写出了个体的矛盾,也给出了“答案”,让读者去思索、回味、决择。(陈晔)
【比葫芦画瓢】
围 城
文/陈 晔
时间是2020年正月
文本很奇葩,一朵花冠让
所有的人都进围城
——钱钟书先生没想到
在围城的人都想跑出来
城春草木深,多想饮一口滹沱河清风
每天隔空相望
每天盯着数字升降
天空和口罩同一种颜色
左手为逆行者撑伞,右手为英雄讴歌
人生的天平上,十指相扣,围城不失同心
【我来赏析】
诗语句简洁,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有动就有静。它们互相牵制,构成一个和谐的主题。(兰庆宣)
【比葫芦画瓢】
蝉鸣
文/兰庆宣
火热的夏天
如瀑的柳树上
最不缺的是蝉鸣
屋里很寂静
外面,鸣音长而嘹亮
风雨骤来
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雷雨声顿时包裹了整个世界
等到雨霁霞红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美景
铺一素笺,写下心语
不知什么时候
外面蝉鸣又起
【我来赏析】
这首诗是富有动感的,火车在向前、时光在流动、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绪万千。很平常的出行变得十分富有诗意和跌宕起伏。(杜晓飞)
【比葫芦画瓢】
宅
文/杜晓飞
时光在我左右
擦肩而过
举起一杯热茶
某个人 某件事
模糊 重现在眼前
放下茶杯
怀揣一颗欢喜心和每朵花对视
空气里弥散开
童话里才有的音符
精彩的演出
才刚刚开始
【我来赏析】
高铁车内写出了人的两种性格,一种是疯狂,一种是平静,每个人都有两面,有天使的一面,有魔性的一面。有活泼的一面,也有沉稳的一面。(王素月)
【比葫芦画瓢】
魔鬼与天使
文/王素月
天阴沉沉的
心中的魔蠢蠢欲动
他张牙舞爪的说
来吧,我的孩子们
我这有甜甜的棒棒糖
天使张开翅膀
拦住了这颗棒棒糖
超然的魔法
褪去了棒棒糖上的黑圈
留下了甜美的棒棒糖
魔鬼又如何
心魔又怎样
只要心中充满阳光
我们就是天使
善良,可爱的天使
心魔又怎样
只要心中有阳光
心存善念
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我来赏析】
这首诗作者用动与静,疯狂的快和缓慢,左边与右边的反义词来写的这首诗。车内旅客各自有各自的心理变化,在这火车的群体里,火车飞快的向前,落下的铁路和到处都是阳光的光。它们是背道而施的,永不往来的。这是当事人的梦呢?还是作者的怦怦心动呢,都在这首里。(冰雪)
【比葫芦画瓢】
石头与坷垃
文/冰雪
农村夫妻两人,开一辆三轮车
走到一条小巷里,被一块大石头当住去路
夫妻俩下车喊到
谁家石头,动一动我们过去
另一个喊,谁家坷垃搬一搬我们过去
石头的主人出来笑道
你们说对了我就挪了让你们过去
石头,石头
坷垃,坷垃
夫妻俩吵的面红耳赤
不分胜负
石头的主人甩了甩袖子笑了笑走了
石头哈哈大笑,它笑夫妻俩是三观不合,故意展露头角,还是石头坷垃都不分的傻帽呢
【我来赏析】
作者在诗中将高速运动的火车与火车里缓慢移动的光影做了鲜明对比,通过这组对比加深其内心矛盾的较量,更加凸显作者矛盾的心情。(冯鹰)
【比葫芦画瓢】
担子
文/冯鹰
路旁一个挑着担子的人
前后两个大箩筐
装满青菜萝卜
伴着担子上下有节奏的震动
默默行走
看上去倒也熟练自如
梦里一个挑着担子的人
前面挑着孩子
后面挑着老人
要保持前后平衡
又要不断前行
待那人走近
却看清那是梦里的
我
淋漓大汗掩饰不了
满脸的幸福
原来这样的担子再重
也是幸福的
负担
【我来赏析】
作者言简意赅,深刻的剖析了人内心双重性格的特点,却又各自遵守着自己的法则互不干涉,严谨自律。
(卢静静)
【比葫芦画瓢】
文/卢静静
一晨一夕 一起一落
白天夜晚不停的交错
一冷一暖 一明一暗
日日谱写人间的烟火
一睡一醒 一觉一梦
将日月永相隔
同一个人间
不同的时刻
日出日落
余晖渲染着山河
月阴月晴
静谧笼罩着你我
时光带不走光阴
岁月揽不走星辰
一日一月
将昼夜定格
【我来赏析】
远人的这首诗用词语普通,但感情很真挚,层层推进,将情绪、情感、意识推入更深的结构,倾诉深沉、含蓄、低调,有厚度,有分量,不媚俗,有独到的个性思考,表现了诗人内心纠结的矛盾心理。
(芳华正韶)
【比葫芦画瓢】
月夜(一)
诗/芳华正韶
时间是,夜深人静
主角是,那个无眠的我
我无目的的翻手机
窗口,月光照进来
看着月光恍惚
感觉整个床也在恍惚
月光恍惚地愈加朦胧
我也跟着晃动得更加厉害
她们有点像我眼中的影子
手机住进左眼
月亮住进右眼
她们虽不重逢,却锋芒毕露
谁都不示弱,不肯关闭
晨练(二)
诗/芳华正韶
地点,公园里
当事人,晨练的人们
我漫步在公园一角
耳边,传来乐曲声声
青春韵律操铿锵激昂
老年健身操优雅缓慢
我的心跳也随着时急时缓
就像我的左脚和右脚
一只穿着高跟
一只穿着足力健
走起来东倒西歪,配合难看
似乎一条腿,停在青年
一条腿,已步入老年
【我来赏析】
诗人通过《高铁车内》睡去的旅客,列车疯狂的移动,光线缓慢的移动,很哲理的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人生也是不断移动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就会发现,每一束阳光都闪着希望的光芒。(周雪平)
比葫芦画瓢
晒太阳
文/周雪平
午后
鸟儿叽叽喳喳在院里歌唱
老人依在躺椅上
闭着眼睛 细数时光
院子里 阳光暖暖得
老人享受着 风儿的抚摸
感受 岁月的流逝
老人眯着双眼
风儿 移动着光线
仿佛回到了童年
思绪万千
一边是岁月的痕迹
一边是童年无忌
同属一条轨道 却是永不相逢的时光
【我来赏析】对立统一常常表现在事物的两个矛盾的方面。快与慢,水与火,白霜与红叶,太阳与月亮,旭日与残阳,生活与诗意,静止与移动,安宁与疯狂,谦虚与骄傲,谨慎与放纵,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事物,正是作者的艺术所在。(王敬德)
【比葫芦画瓢】
白霜的散文染红了枫叶诗行
诗/王敬德
月光如霜
让晚秋呈现出沧桑
雁叫南翔
让冷漠驱赶着残阳
天有苍苍
大地显得一片茫茫
秋天白霜
如幽灵在秋山游荡
寒风带霜
把枫叶姑娘
染成了诗的红发女郎
枫叶红遍了整个山岗
白霜的散文
梁红了枫叶的诗行
白霜用橱厨
让枫叶展示出诗的篇章
【我来赏析】
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 用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将读者带入一个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思想历程。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折射出事物的两面性,用光线的移动折射出高铁的快速,再用高铁和光线速度的对比、左右心室对比造成的强烈落差,给人以视觉与灵魂的艺术冲击,善与恶总能引人反思。(盈露)
【比葫芦画瓢】
天空
文/盈露
那只青蛙,还在井底
天空中的飞鸟早已没了踪影
它一直仰望,天空还是井口那么大
我宅在几十平米小屋里
从窗子向外仰望
天空也就窗口那么大
此时此刻,无论谁家的天空
都是窗口那么大
天空却连着14亿个窗口,连着我们和武汉的每一家
14亿炎黄子孙奉行的是日月同天
14亿中华儿女心中装的是家国天下
【我来赏析】
熟睡的旅客,疯狂移动的高铁,缓慢移动的光线,构成了一幅自然而诡异的画面,“我”把这种感受移植给自己的胸腔,“左心室住着疯狂/右心室住着安静/它们彼此仇恨/永远不肯往来。”我以为,这是诗人对时光和生命、对人性深处的疯狂和安静、对所有矛盾存在的一种思索。读这首诗————那些词句虎视眈眈、互相低吼,你不必担心它们相互撕咬,它们只是给对方、给旁观者造成一种威压。(刘鸣利)
【比葫芦画瓢】
步行
诗/刘鸣利
每天都步行上班
能看到有光的树
来往的车辆和行人
我的步幅不大不小
有些树木、人和车总是追着光,与我擦肩而过
有些车会超过我
有些人会与我同行
路沿砖量过我的光阴
还要量许多的岁月
我站下身子的时候
那些树,会等我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