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头条讯(李万全刘景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随着平顶山地区新型肺炎感染人数日趋增多,在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之时,在平顶山首创水务公司也涌现出这么一群人,他们因为责任,因为担当,因为使命,纷纷向公司递上“请战书”主动要求承担公司封闭运行任务。尽管他们身份各有不同,但目标只有一个:确保公司安全无虞。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最无悔的信念,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事迹......
坚守岗位,疫情防控尽我所能
“什么话都不用多说,用心干好工作就行了。”这是厂长袁景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践行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疫情爆发以来,他留下老母和妻儿,毅然决然坚守在岗位上,在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水体途径传播之时,为最大限度的阻断病毒传播,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主动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组织人员对二次沉淀池、高密度澄清池等进行深度清淤。腊月三九天里,他们穿着雨裤胶鞋,跳进池中,不畏严寒,干的热火朝天。我们既有应对挑战的硬招,也有防范风险的先手,这就是平顶山首创人的精气神!
查漏补缺,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在平顶山首创水务提到李欢欢,首先蹦出脑海的一定是一双弯弯的笑眼,人如其名,一位积极乐观的正能量小伙。疫情爆发以来,连续奋战在一线,并时刻保持警惕。对新冠病毒360°严防死守的他发现污泥脱水间排污水渠内存在大量积攒污泥,为避免这些污泥成为病源集聚地,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惦着铲子,跳入排污水渠,一铲一铲将这些污泥清理干净,同时喷洒消毒液,看着清理干净的污泥脱水间,他笑了。“虽然我不是医生,也不是警察,但我也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懈怠,我多做一些,就多筑牢一道防线,阻断了病毒的传播,也就可以替他们分担一些。”面对同事的称赞,李欢欢坚定的说。
勇于担当,退役再战“疫”
1992年出生的刘广凡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平顶山首创公司的新进员工,他个头不算太高,但却总能迸发出退役士兵强大的力量。疫情当前,他时刻发挥着“钉子精神”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工作最辛苦,活儿最脏,最累,哪里总能看到他的影子。越是疫情防控最要紧的时刻,越是要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二沉池内虹吸口突然堵塞,导致污泥回流滞后,势必会影响到污泥的活性。顾不上吃饭,他只身进入几米深的池子,立刻投入抢修工作,汗湿了衣襟也未察觉。从日上三竿到月明星疏,是今天的工作,也是每日的缩影,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踏实的工作,憨憨的笑脸。“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职业精神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平顶山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朱良华评价他如是说。
苦中有乐,疫情期间找到别样休闲
在平顶山首创水务公司,高崇智是一位细心腼腆的95后小伙子,说他腼腆,可干起活来可不腼腆。疫情期间,又恰逢公司封闭期运行,小伙子身为机修工,却总是穿梭在各车间设备之间,忙进忙出。在厂里工作之余,凭着对园艺的热爱,他不时利用工休息日清理清理厂区的绿化带,修剪修剪公司的果树花木成了他的休闲时光,看着他忙碌的背影,领导同事们总忍不住提醒他,“厂区绿化带等复工了有专门的园艺工弄,你休息一下吧。”可他看着一棵棵枝条杂乱的小树被修剪的精神奕奕,欣喜的说:“不累,疫情严重,大家精神高度紧张,如果能通过绿化的改观,给大家营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也算对疫情防控出了一份力。
”我请战,是夙愿、是使命在肩
他是平顶山首创的多面手,哪里需要去哪里。入职首创的三年里他一度出现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上:生产运行、维修、化验、安全员,可以说是公司的全能选手。在公司下达封闭运行通知后,他更是主动申请,说自己可以在厂里值班,让有需要的同事们可以照顾家里,他就是张晓军。在封闭运行期间他发挥自己的长处,一人身兼数职,义无反顾的奋战在防疫前线。平顶山首创的每个角落总能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厂区门口为来厂员工测量体温,全身消毒;背上喷雾器行走在厂区各构筑物、餐厅、中控、加药间、厕所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许多未密封的处理设施表面会产生水汽,形成气凝胶,而气凝胶也可以成为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的寄生场所。如果防护措施不够,在巡视、检查、取样、检测等过程中,污水厂的一线员工被感染的概率比常人更大。面对风险张晓军没有退缩,他说“保证水质的达标排放,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责任”。他在保证厂区各处理环节正常运行的同时,加班加点对厂区水质进行检测。当别的年轻人都在温暖的被窝刷着抖音的时候,平顶山首创的化验室里总有一盏灯亮着。
在平顶山首创水务,他们是普通的员工,虽然他们的身躯并不是那样伟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的事迹也并不是那样的轰轰烈烈,但他们在危机当头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展现出了平顶山首创人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