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赵要伟 通讯员 郭红伟 郑晓平)在嵩县人民医院召开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时,坐在台下的张方方(心内一科护士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职业敏感,充分认识到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在重大疫情面前,她首先想到人民的健康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白衣战士,危难关头,必须冲锋在前。

会后张方方向院党委提出申请到抗疫一线工作,并积极向组织说明个人情况:一是年轻身体素质好;二是孩子已经九岁,没有负担,自己随时待命,听从组织调遣。
在这期间,她隐瞒了家人患病的事实,积极参加医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培训,加强自我防护演练,为增强免疫力,她每天都想着要吃好、睡好,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在1月26日早上,张方方接到院党委通知,任命她为新冠肺炎第二救治小组护士长,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深知时间紧,任务重,留观病区等许多区域需要按照流程进行改建,千头万绪的准备工作需要落实。她将压力和责任一一落实在培训、改建、维修、保洁等一些列工作中,以最快的速度,确保救治工作的开展。刚开始在医院忙完回到家躺在床上时,回想当日的工作,有时半夜想起来一点问题,就马上爬起来拿笔记下来,生怕有一点疏漏,影响到疫情防控。老公看到整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的张方方,心生怜爱的同时宽慰她说:“疫情当下的紧要关头,组织能让你到一线去,就是对你的信任,你要有能打赢的自信才行!”听到老公的鼓励,她立刻意识到自己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带领自己的团队投入到一线救治工作中,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辱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
留观病区的医护人员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更是角色多变。她们是给病人抽血、采样、测体温、查房问诊、护理治疗的医生护士,是给病人接打开水、报饭送饭、床旁聊天的陪护家属,是收垃圾、打扫房间的清洁人员,是隔离病人情绪不稳定时的心理疏导师,还经常的充当快递员。看似平凡的事,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厚重的防护面屏,将这些工作全部做完,防护服内的衣服常常都是湿透的。
一位隔离患者对留观医护人员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人人都不让出门,不敢出门,你们医务人员还专门来救治我们这些发热病人,你们是英雄,你们真伟大。”简单的话语,映射着医护人员在重大疫情面前迎难而上、不畏生死的崇高精神,他们不是英雄,但他们会尽己所能,全力以赴。
张方方说:“回想起这20多天的时间,自己还未面对面见过在外地上学回来的儿子。但是感觉他已经长大了,给我打电话视频的时候总是说:‘妈,你要像奥特曼那样,把自己包严实点,才能保护好自己。’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都不愿提起家人和孩子,毕竟这是每个人心底最柔弱的地方,容易哭,一哭护目镜和口罩都湿了,耽误工作也浪费医疗资源,我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把工作做严做实上。科内兄弟姐妹们都是八零九零后,正是正值青春的那股冲劲,大家团结一心拧绳作战,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她们在疫情防控中也有很多故事,让我一一说给你们听。”
家国情怀,儿女情肠。作为一个父亲,雷鸣同志在去年小儿子刚出生时就到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学满一年归来,本想借此春节可以弥补一下对家人和孩子的愧疚,但是面对疫情,作为青年共产党员的他毫不犹豫请战而出,奔赴一线。作为留观隔离病区救治组组长,他率先进驻隔离病区,并连续工作72小时,防护服里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次在陪同病人检查时,已经20多天没有回家的他,也时常会想起家人和孩子,也会泪湿眼眶,但看着眼前的患者,他将那一丝的牵挂藏在心底,重整心情,继续站在抗疫之路上,为民坚守。

李会森医生是单亲家庭,他的母亲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当他走进隔离病区的第二天,70岁的母亲恶心、呕吐、食水不进,他托朋友前去送药,去照看。危难时刻,他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防控一线。
由于交通管制,科内护士马小静,一个90多斤瘦弱的小姑娘,每天忙碌于物资运输,一个人扛起五六十斤的箱子,却毫无怨言。我也曾多次叮嘱她休息一下,她总说:“现在是疫情紧要关头,我们提前把这些活干完,就能早点开展工作。”
护士马朝君在疫情期间,写下请战书,并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在收到疫情命令时,她义无反顾的走上抗战一线。工作中的她勤勤恳恳,面对困难,意志坚韧。直至近日,我们才得知,朝君在接到疫情命令的当天,毅然决定给不满周岁的孩子断奶,且瞒着科室所有人,老公为支持他的工作,拄着拐杖将骨折三期手术再延期。

护士杨海歌是个瘦弱的90后姑娘,在面对疫情时,她连夜写下请战书和入党申请书,她说:“我要入党,我要参加抗疫一线,我不能在国家危难、同胞受困时掉队!”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后来才得知,她的孩子在她进入隔离区的前一天因流感一直高烧不退。海歌只有在一天结束工作时和孩子视频,叮嘱家人怎样喂药。她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还保持着微笑,怕家人担心,怕同事看到。但在第二天重新穿上隔离衣时,你又可以看到那个充满活力的杨海歌。

护士刘琼琼在工作中,由于经常接触消毒液导致手部皮肤过敏和皲裂,但消杀工作并没有因此停止。田志艳在接到隔离病区通知时,年幼的孩子还在生病,草草的和家人交待完孩子的药后,就奔赴前线。90后护士芦甲贝结婚后,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一次次与妻子商量放弃备孕的打算,只为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同样是90后的陈世卿医生是留观团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他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是在工作中,你会看到他总是跑的最快,干的最多的那一个。
你看这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真的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就是留观隔离病区医务工作者抗疫一线的真实写照,他们在抗疫之路的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他们撇开妻女夫儿封闭内心最柔软的感情,将全部心力倾注于防控工作,他们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他们是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是敢于用自己的生命保佑患者生命的冲锋战士!
来自留观病区医务人员发出的温馨提示:近日卡点已放行,解除车辆管制,但只为复工生产,请亲人们留住您欲外出的脚步,一级响应并未撤除,我们仍需谨慎出行,并要严格佩戴口罩,严禁聚集、聚餐、聚会!不要让我们预期的春天再次推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