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抗疫人 ----记湖北武穴市花桥镇塘角头村五组组长杨云兴同志
今年新春,荆楚大地,疫情肆虐,五湖四海,驰援湖北。武穴人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为此,我遵照城发集团党委的部署,就近到我家所属的花桥镇塘角头村报到,参与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我被村里安排暂跟五组组长杨云兴搭档,协助他做好塘角头新村的防控工作。
老杨原是个手艺人,因其为人一向厚道,做人本分,处事公道,还热心公益,所以多年前他就被村领导和村民不约而同地看中了,高票当选为塘角头村五组组长。
我们负责防控工作的塘角头新村近年来因为高铁建设之故,所以外来户比较多,因此防控工作也比一般自然村复杂得多。但是老杨不怕苦、不畏难,他做防控工作时,既立场坚定又讲究方法,既寸步不让又能以理服人。
有一次,在我们负责把守的卡点就遇到一个犟人,他说在家里憋得慌,想出去。老杨先是耐心地劝他说:“没急事不要出去,如今防控已到关键期,室内锻炼是一样的,没事儿多在屋里走走。” 那人却说:“我出去关你么事?真是多管闲事!”老杨听后没有生气,而是义正辞严地对他说:“我们响应市防指号召,村全封了。你们困在家里可以喝茶喝酒、看书看电视,而我们外出执勤的人还要担心被感染,天天盼望疫情出现好转。我们不单是担心自己被感染,还担心家人和包保对象被感染!所以你不要嫌在家比较闷,多想想那些感染病毒的人和外出执勤的人,要不是工作需要,我宁愿关在家也不愿出来冒被感染的风险。所以你要珍惜、要知足。有党和政府的重视并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到那时,你再出去撒欢也不迟呀!”没想到,他居然说:“在家里确实闷了,出去晃晃,我就不信能死了,真要死了叶裸(算了)。”老杨又对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抱怨,我们封路、封村是怕大家感染病毒,你是觉得死了无所谓,若你感染了死不了但是残疾了么办?再个你传染给你妻子儿女了么办?你是个重亲情的人,不想你家人因你而担惊受怕吧?你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趁着这个长假好陪陪家人,增进下亲情,若是没有这个疫情,估计难有这么长的假期。如果你还觉得无聊,就到村里去做志愿者。”他听后,估计是被老杨说服了,就一声不吭地走了。自市里启动抗疫工作以来,老杨就始终坚守在一线。我们在一起执勤时,他常对我说:“我们必须为村民把好防控关,因为这关口可说是村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以要不怕吃苦、坚守岗位。”我夸他说:“大疫当前,你居然还能这么勇跃向前,不容易,可以说是无名英雄!”他听后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不是英雄。这是我作为组长应该做的。”随后他又对我说:“这个世上不缺评论家,缺的是实在做事的人。说的天花乱坠,不如实在地做一件实事;喊一千遍学雷锋,不如做一件好事;讲一千遍为大家好,不如做一件为大家好的事!”他还说人累点不要紧,冲在一线也不算事,只要大家身体健康就行!我听后赞叹不已,这是多么朴素而又实在的话呀!
老杨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了确保这个新村不出疫情,他除开白天值勤外,还带我们进行夜间巡查。他知道我是新来的住户,对当地人员和地形地貌不很熟悉,所以夜巡基本上都是他主动带头走在前面,像个大哥哥一样带着我们,因为这段时间雨天多,路上积水严重,又比较滑,他就经常提醒我们小心摔倒。看来他对垸场的任何一隅都非常熟悉!
他在严格管控居民的同时也全力为村里献爱心,为居民服务。二月四日,他为了帮村里多筹集抗疫经费,就积极号召居民为抗疫捐款。为了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他在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主动捐了一千元,在他的带动下,全垸四天时间就捐了一万元,后来还有陆续捐的,截至笔者发稿时,又捐了近二千元。他把这些钱交给村里给大家买口罩等防护用品。
政府实行出行管控措施后,他发现居民在家购买生活物资尤其是蔬菜难后,老杨就跟他夫人吴爱荣免费帮村民联系采购生活物品。他为了尽可能的减轻居民负担,又动员能联系到便宜生活物资的居民联系物资来给大家减轻经济负担。例如他听说居民陈老师的二姐家是开养鸡场的,就主动联系陈老师,叫他二姐送了不少鸡蛋来直供给居民,因为是直供,所以价格非常便宜,这样居民也就得了实惠,两百袋鸡蛋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居民通过微信订购一空。还有,他听说有一个居民家有不少四季豆,就又赶紧联系那个居民,让他把四季豆拿来便宜地供给居民,还有联系卖米的、卖面粉的等等。为了进一步降低大家的生活费用,他跟他夫人吴爱荣分别告诉大家:他家菜园的菜只要大家需要就免费给大家吃。有不好意思白要他家菜的居民为了回报他,私下也送点东西补偿他,他都一一婉拒了。为了给大家灌煤气并且送到各家门口他经常累的腰酸背痛,可他无怨无悔,继续默默的做着。
作为一个普通的村民小组长,是什么信念使他在大疫当前能不顾安危地冲锋在抗疫前线?他为什么有这样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精神让他自觉自愿地做这些事?我问他,他还是憨厚地笑着说:“人这辈子总要为社会做点什么,才算没白活,不能什么都看成钱,不能太自私自利了。再个,我是组长,带头奉献不是应该的吗?另外,我先带个好头,再说叫大家遵守抗疫纪律之类的话才更有份量。”他说完后对着我又感慨地说:“只要人人做到行为文明健康,再加上严密群防群控,加强自我隔离,落实自我防护,同时做到作息规律饮食合理,就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他没写请战书,一个通知就到岗,他告诫所有人都要居家不出门,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去排查、去宣传疫情,有时还要遭到居民的不理解,但是他都不在乎。是他不知道瘟疫的危险?他也是人生父母养的血肉之躯啊!但是他宁愿受冻受饿受冷眼,也甘做无名英雄在冷寂中默默坚守。抗疫以来,老杨每天要接无数个电话,接到手软,解释到噪子疼,还要填各式表格,学各种文件,看村微信群的各种求助信息并回复……尽管事多且杂,但是他无怨无悔。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就靠一桶泡面来解决,每天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后靠着床就想睡……当然,老杨做的这一切,也与他夫人吴爱容对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的贤内助,是他为村民做好服务工作的坚强后盾。疫情暴发后,老杨辛苦地四处奔波,夫人吴爱容也总是配合他跑前跑后、忙里忙外,如为村民义务采购生活物资并分发就是这个弱女子一手完成的。她看到我远远地对我说,她深知老杨的脾气,在疫情没有消退前,他绝不会轻易休息的,再个,如今这情况,大家也确实需要他。我问她老杨这样做你觉得应该吗?谁知她毫不犹豫地说:“作为村民组长,他为大家服务是应该的!”你看,多深明大义的贤内助!国人历来讲究风水,而老杨的故事告诉我们:夫妻恩爱、同做善事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夫如山、妻如水,家庭和谐自然风生水起、蓬勃兴旺。老杨从自己家庭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与勇气,并反哺给居民。这也是老杨和他的家庭带给我们的典范。愿我们所有人,从这样的事情中感受到温暖,汲取到战胜疫情的力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老杨是广大基层工作人员中的普通一员,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但他出于守好自己垸场的想法默默地做着这份工作。他是离居民最近的工作人员,医生是一线,他就是次一线,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像老杨这样的广大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的!春光终将普照大地
作者:兰洪亮武穴市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武穴市城市投资发展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