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洪滔同志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虽身兼数职,但他不忘自已是诗人,紧跟形势,写出一首又一道热情而滚烫的诗,内容丰富多彩,情节感慨而动人,深入广大诗友的一致好评。
连云港诗社编委会
二0二0年二月二十六日

本人简历
朱洪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诗词学会会员、江苏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学会会员。淮安市诗词协会理事、湖北樱花诗会常务理事、盱眙县诗词学会副会长,盱眙县《都梁诗讯》副主编。中原诗词研究会《当代诗词》执行主编。中国分界线诗社荣誉社长。创作诗词赋8300余首,作品散见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刊、中国诗词、中国诗赋、解放军红叶诗刊等百余家国家和省级诗词刊物。曾获“南京城墙杯”大赛优秀奖,“诗词颂军魂”诗词大赛优秀奖,“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诗词大赛三等奖”,王维杯”诗词大赛三等奖。“中原杯”全国诗词创作大奖赛一等奖等,著有个人诗集《寒枫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朱洪滔抗疫诗
感部分地区发现新型冠状病毒
(一)
初开甲子序重轮,二竖兴风又变身。
冰雪消融方出腊,阴霾乍起欲遮春。
互轻互恶天难忍,相惜相容理应循。
自有桃符千户挂,尧乡信可逐瘟神。
感冠状病毒引谣言
(二)
病毒哪如舌毒乎,竞随白沫漫天铺。
诳来胆掉心尖颤,炫得庞红脖子粗。
定力孤持方智者,跟风众逐乃愚夫。
全将蛊惑当儿戏,鬼煞升堂判可诛。
闻武汉封城
(三)
狂澜既倒有何惊,天塌还凭砥柱撑。
蹈励寒冰终化险,涅槃浴火必重生。
隔篱纠纠雄鹰志,断腕潇潇壮士情。
纵使街衢车马绝,春风依旧暖江城。

武汉封城
(四)
百万黔黎作楚囚,灾魔不晓几时休。
霜侵雪压珞珈岭,雾锁霾环黄鹤楼。
秦帝长生无妙药,华佗济困有良谋。
任它四阙城门闭,汉水依然汇海流。
庚子新年
(五)
车停轮毂马离鞍,老少居家亦尽欢。
只合齐心防病疫,哪能博命戏勾栏。
小樽对酒轻轻啜,晚会临屏细细观。
欲赠亲朋何礼贵,一封微信道平安。
致武汉并全国赴鄂抗击冠状病毒的医护英雄

(六)
汉水何输易水寒,唯余号鸟越重峦。
黔黎尚可居家躲,天使焉能作壁观。
守职尽忠常做训,驱魔赴死抱成团。
封城不碍援军入,风雨潇潇蹬马鞍。
感诸多医护请命驰援武汉
(七)
职责担当大比天,不周山裂矗双肩。
慨然请命于危殆,誓解生灵既倒悬。
节义从来常抱守,孝忠亘古独难全。
江城纵锁非孤岛,一寸丹心路八千。
庚子春节拜年
(八)
陈规旧习两俱抛,人宅门庭鸟缩巢。
时遇毒魔当得避,运逢华盖欲何交。
飞来祝福皆嘉意,喜复平安胜玳肴。
礼物顺风能快递,手机更可发红包。

宅翁
(九)
竟日蜗居作蛰虫,唯嫌不足缺书童。
兴来捉笔留篇墨,闷了开窗透阵风。
卧榻能容天睡白,昏灯未许眼熬红。
才知得道非难事,哪要吟经打坐功。
鼠年鼠叹
(十)
十二年间转首轮,霉头竟触始逢春。
车封泊位谁同路,棹搁荒滩孰共津。
偷谷明言无理辩,指桑暗骂有冤伸。
华南海市馋家孽,蝙蝠与吾啥近亲。
防疫
(十一)
休将慎处作熬煎,且享居家自在天。
猛虎唯凭三跃扑,邪魔岂敌几周旋。
修身修性还修养,隔路隔门何隔缘。
但使心头春日驻,鼠年哪怕变猫年。

读歼疫诗文感悟
(十二)
太平已久灌肥肠,一役屠魔剑出囊。
笔缺毫锋终滞涩,文无血性岂阳刚。
天河既溃拦堤坝,岱岳将崩挺脊梁。
喜看千篇皆激越,发声再不似娘娘。
窗景
(十三)
新元跬步未离家,隔牖能观已觉奢。
远岭皑皑铺白雪,近枝瑟瑟立乌鸦。
但求扁鹊归祛疾,更冀钟馗去镇邪。
毕竟春风拦不住,一驱料峭尽芳华。
庚子迎春
(十四)
为催腊去始春风,数九原非一日功。
野笋悄然松黑土,寒崖浑欲捂青葱。
冰浮万片津难渡,雪积千层路不通。
花信岂因潮逆阻,杜鹃啼里漫山红。

小区防疫
(十五)
岗亭七尺立何官,凛凛严装小保安。
封堵焉行车显赫,查询未放夜阑珊。
一心守土忠微职,三顿开茶就冷馒。
哪怕临风僵手脚,不教病疫过栏杆。
疫中自隔
(十六)
城封不待自家封,莫把清闲混懒慵。
琴枕能横千水岸,书眉可越万山峰。
怕飞心境邀禅捂,嫌淡春光兑绿舂。
难得乘机窝陋室,人生慢悟亦从容。
庚子抗疫箴言
(十七)
未待杨枝插净瓶,巫师蛊主满门庭。
偏方广授多荒诞,异术疯传几不经。
驱晦还须迎出日,求光岂可逐流萤。
从来去疾循医道,莫让谣言扰视听。

江苏省委书记暗访疫情被拦记
(十八)
轻车葛巷小山村,忽遇轮岗几老阍。
暗访含糊难露底,明查决断要刨根。
生人只独焉能过,病疫丝毫更莫论。
陪笑调头方欲去,犹追大喊没量温。
庚子年迎春
(十九)
东君欲驾莫须迎,怎奈乖年别样情。
猛餮狰狞生海市,归鸿忌惮过江城。
苍黎惶悚皆留步,天使潸然却逆行。
一扫阴寒冬去也,春风化度冻枝萌。
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
(二十)
祸口滋生小孽虫,江城窜走作崇中。
万家放肆营巢穴,六腑安闲蠹窟窿。
自是添薪燃火灭,焉能架管汲油攻。
神山猎猎升王帜,列阵三千尽祝融。

九洲诗文学社连云港分社组织机构
首席总顾问:邓世广
总顾问:陶兴亚
顾问:曹艳玲、高福林,郑威、陈凤桐、张维、孙琦、赵忠全、李厚仁、闵际雨、张久荣、卢明清、王海棠
文学总监:赵春女
艺术总监:石艳
名誉社长:徐志玉
社长:梁同余
副社长:王元业、张绍云、刘玉斌、祝秀红、 刘文亚、王晓云、蔡学伦、蒋同章、傅宝奎、朱明群
主编:刘湘华、陆金荣
本期主编:梁同余
总秘书长:张继和
秘书长王加华
副秘书长:张开明
推广部部长:刘湘华、陆金荣
文学部部长:孙爱芝
监察部部长:孟宪英
摄影部部长:陈守霞
文艺部部长:杨素、严开萍、吕颖秋
策划部部长:陈凌云
朗诵部部长:小桥流水
特邀评论员:邓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