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饥饿中的省思
周郁鸳
著
编辑:周郁鸳
有位青年,一年到头像机器人一天天按时上下班,时间长了就厌烦了。为了寻求刺激,就去跟朋友打版喝茶饮酒,时间长了,慢慢地觉得索然寡味;又去旅游,可是看来看去,国内国外的旅游胜地都不过如此。平时的生活也十分单调,夫妻之间没从前那么情话了,面对的是一日三餐的油盐酱醋。于是就厌倦了这平淡的生活。
他听说得道高僧能解除悲观厌世这方面的烦恼,于是来到名山大刹的佛堂里,对一位高僧说,活了三十年了,弄不清到底什么是幸福。

这位高僧听了他的叙说,便把他带到一间禅房,他一进去就把门锁了,对他说:“你每天面壁静思,只喝水不吃饭,佛会告你的。”说完就走了。
第一天,他整天看着墙,觉得除了禅房里很安静外,跟家里比没多大区别,他什么都不想。
到了下午,高僧来了,问道:“佛告诉了你什么吗?”
青年人说“什么也不告诉我。”
高僧听完他的话,笑了笑说:“别急,佛到时候会告诉你的。”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齐向他袭来。这时他向往平日里的生活,吃得饱喝得足,工作、休息、游玩都很快乐。
下午,高僧来了,问青年人佛告诉了他什么。
青年人回答说:“佛还没告诉我什么。”
高僧说:“那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青年人回答说:“在这暗无天日的禅房里,又饿又怕,外面的世界强多了。”
高僧道:“你有点开悟了。这就是佛告诉你的,如果不在这禅房里又饿又怕你怎么会想到这些呢?”
青年人说:“是吗?那我再面壁几天,看佛还能告诉我些什么。只是这样饿着肚子,还没等我完开悟就没命了,光有水喝哪里能维持生命呢?”
高僧说:“不行,如果你吃了一粒粮食就前功尽弃了。”说完又去了。

第三天,更加饥饿和恐惧,青年人坐的精神也没有了,就靠着墙坐着。由于十分孤独和恐惧,这时便想起跟老婆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开心。
到了下午,高僧又来了,问他心里想了些什么。
青年人回答说:“我想起和老婆在一起是多么开心。可惜跟她在一起时,我并不有这样的感觉。她把我弄好吃的,在寒夜里给我掖好被子,在酷暑夏天,给我弄开胃的凉拌菜,有时发生争吵,他总是让着我,她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我却麻木不仁感觉不出来,认为这是做妻子的应该做到的。为了给家里多增加些收入,有时还去做点小生意,我不但不感谢她,反而嫌她给我丢面子,还嫌她只知做事不会打扮不够风流。现在想起我真对她不起,心里十分内疚。”
高僧听完他的话道:“佛又告诉了一些,不错,收获不小,继续坚持下去。”说完就走了。
第四天,几乎饿得昏了过去,想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美好,决心坚持下去,要佛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时,实在没有力气了,就躺在禅床上。因为饿得慌,想起了有一次生病,五岁的宝贝儿子给自己端来第一杯开水,心里感到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当时没有什么感受。他还想起了过去小时候家里很穷,天天吃罗卜白菜,怪父母没能干挣不到钱,现在想起罗卜白菜多香,父母为了那一日三餐累死累活,不记恩还没理怨,真不是人呀!还想到平日里对得生活的态度,是敷衍了事,做天禾尚撞天钟。现在想起这些十分后悔,该弥补纠正的事情太多了。

到了下午,高僧又来了,问青年人想了些什么。
青年人气息奄奄地说:“想到了儿子给我端来第一杯水真甜,想起了父母的粗茶淡饭确实香,我不是人!‘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竟然忘记了父母和儿子的生日,很久没回家乡看父母了。”说完就泪流满面哽咽说不出话来。
高僧听完青年人的话,又去了,一边走一边说:“很好,很好!”

到了第五天,太阳刚升起时,禅房门打开了,一拂阳光洒进了禅房,高僧站在禅房门的光辉中大声地问青年人:“你现在明的了什么是幸福吗?”
青年人提起精神回答说:“活着就是幸福!”
高僧高兴地说:“你终于开悟了!”
青年人努力从禅床上爬了起来,对高僧打躬作揖拜谢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