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理了发
文/魏增刚
头发是农历年前理的,同样,是在街边花5元钱理个光头,不洗,回去自己洗了。已经习惯了,大冬天都要理光头,不理光头,头发稍长点就上火,嗓子发炎,舌头尖尖长泡,吃消炎下火药,天天吃顿顿吃,不顶用,头一理,一切都好了。冷的话,戴个2元3元钱的耳套得了。我爱彻底,既然理就理光,也不留头型,也不留辫子。好洗,还省钱。在街边理,更省钱。以前到理发店理也是5元,理光头,回家自己洗。让人家洗,花钱不说,人家无论男的,还是女的,柔柔挠头,解馋吗?人家洗了,自己回去还是要再洗一次的。自己在家,好好挠一番头,痛快,解痒。现在,一般不去理发店了,因为去理发店理,真划不来。理个光头,三五分钟结束,又不洗,理发店得二十,便宜的话,可能在城中村一般得十块,五元也有,得是熟人照顾咱。有时正好碰到献爱心的那位大嫂,给我们环卫工免费理一下,还省了五元钱。鲁迅说过,时间象海绵里的水,要挤,它总是有的。其实,金钱也一样像海绵里的水,要省,它还是可以省下的。我们也是“过来人”,以前就省过一分钱,一张纸,一支火柴,一小截铅笔。现在呢?像我这样的下苦的也一样天天省,但孩子,但年轻人就不省了,不节约,爱虚荣,成风气。孩子文具书本扔了的基本都是新的;年轻人,买了车让它生锈着,给狗猫花大把大把钱买粮看病的大有人在。花钱理个发,男孩至少一次三五十,女孩一次三五百也不多。效果?基本上差不多。这次冠状肺炎从何而来?还不是年轻人爱慕虚荣,以吃蝙蝠肉可以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卓尔不群,闹得全国紧张。
前夕头发就长了,头发一长,嗓子发炎,吃药不顶用,时而干咳。害怕,怀疑自己患了那个可怕的病,有时夜里就做恶梦,半夜吓醒。
正月初几,去附近北山门口村,见到一个理发店开着门,进去,被店主请了出去,说防疫,上面不让开门。
后来一直去南山门口村村口看那个老师傅开张没有,看了十几次,真是望眼欲穿,硬是没开张。
找给环卫工献爱心的大嫂的电话,问到一敬老院老板,该老板还在山东老家没回西安,她说,该大嫂给她们敬老院献过一次爱心,后来就失去了联系。
说实话,现在,花二十元理个光头我也愿意。但理发店没有开门营业的。钱,在这时,买不了服务,干着急。
农历二月二日,下班5点余。我一路从电子四路向西走。在到旷野,把口罩卸了,口罩是公司发的质量好点的3M的,据说是30多元一只。(西安口罩早就买不到了)这口罩把我憋得难受,耳朵被橡皮带勒得疼痛难忍。
唐城墙遗址公园长廊里的草苏醒了,迎春花开了。我支好自行车,掏出手机,去赏花拍照了。
说实话,我是属于独来独往型的。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一样。孙少平上高中时,一个人常常躲在没人的旷野看小说,闲逛,逛完了黄原县城的角角落落。我上专时,一个人把西安的一些大的高校专门去逛了,比较了一下,还是西安交大,陕师大校园大。后来,在跑业务期间,一个人逛了祖国的许多地方,那次去北戴河,喝了啤酒,晕了,差点掉到海中;常常回故乡去看老屋给父母坟上烧纸也是一个人“行动”。
“一个人也是一个世界”,你在,世界就在;你不在,世界就不在。公园一片安静,没有一两个游人。花开得十分鲜艳。我边欣赏边拍照。
去年过年期间,在大雁塔当保安时,在脸谱广场集中之际,看到过迎春花。后来,在送货期间在南三环看到过,还写过诗歌歌颂过它,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它了。
今年春节后不久,媳妇说附近唐园新苑的迎春花开了,该小区门封着,我没有看到;南三环的一定也开了,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看。前夕,朋友圈有人发了怒放的迎春花照片,十分眼红,想,什么时候自己能一睹她的芳容?
今天,看美了。一片又一片,一串又一串,鹅黄色的花十分鲜艳。小小的花,独领春天,“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看到绿色的已苏醒的草,盛开的迎春花,一些不知名的花开的花骨朵,吹着春风,望着天空朵朵白云,多日疫情和工作下的压抑和紧张,在此刻放下了,“原来,还有花开!原来生活还有这般的不寻常,这般的美好!”
赏完花,照了几十张相,又骑车,沿电子四路朝西,到太白南路。发现太白南路,已经一派车水马龙了。交警在十字路口忙着执勤。
我从电子三路朝回走骑,要买一些苹果回去。当然,还是要拣便宜的买。到西京社区门口,发现一位阿姨在大门口向西不远的单元楼前理发。我把自行车放在小区门口一边,支好。溜进了大门。大门口在查进门人员的体温,登记,也许由于我穿着环卫服吧,我竟未登记未测体温顺利进去了。
后来,花了8元钱,理了个光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买了苹果,回家,夜里洗了头。
对于我来说,过一些日子,澡堂一开,再洗个澡(一月余未洗澡了);复印社一开,把写的文章一打印。我的生活就基本正常了。当然,这些快要实现了。西安,正在陆续复工,往日正常的生活已为时不远了!
对于生活,我是简单的;对于生活中的人,我也不爱和别人扯什么闲的关系。爱留光头,不吃野味,不爱虚荣不扎势不拍马,不乱花钱,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节俭,喜欢工作看书写作,热爱大自然,我想,如果像我这样的人多了,便少了许多麻烦,也许,文明程度就高了,也许,上次这次的大疫情就不会发生。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0.2.25.11:25于西安电子四路。

魏增刚,男,46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