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梧桐诗词群诗友联诗(配图)
南江口镇抗疫第一线

《南江口镇抗疫第一线》
(平起押平水韵八庚)
文/梁灼安
雨昏五邑当宵晴 ,
抗疫三罗用重兵 ,
固若金汤村镇稳,
云浮天地独丽清 。
庚子~春日
赞南江口抗疫
平起首句押韵~八庚
文/黄耀昌
南江重镇志成城,
地扼三方抗疫情。
上下同心坚确守,
青山保住月更明。
庚子~春日
致战瘟路上英雄;
文/廖广新
城
乡关口处处景,
五
星红旗迎飘扬。
为
谁辛苦为谁忙?
初
心不变尽职守。
风
雨冷暖抗疫上,
确
保平安致英雄。

赞凤鸣梧桐 抗疫战士
平起首句押韵~八庚
文/黄耀昌
凤鸣梧桐排头兵,
万苦千辛向逆行。
前路明知多险阻,
为酬家国总关情。
庚子~春日

《西坑防疫第一线》
(仄起押平水韵八庚)
文/李由
时入三春迎备耕 ,
惊雷一响物欣生 ,
疫情拐点知明朗,
坚守群防众志诚 。
庚子春日
西坑(抗疫)一线
文/常在
爱国忧民抗疫情
确保蝠病脱险令
力守村口受寒冻
村干精英镇守前


《森约村抗疫前线》
平水韵~(八庚平)
文/吴师傅
森约村头布重兵
严防把守控魔情
人民干部同担责
逝驱瘟神众志成
庚子春日


赞下咀村抗疫
仄起首句押韵~八庚
文/黄耀昌
妖雾重来报疫情,
坚岗守土爱分明。
心牵家国金瓯固,
驱散云霾玉宇清。
庚子春日

《上台村抗疫第一线》
平水韵~(八庚平)
文/吴师傅
今春岁首疫情生
确保安全服命令
一纸传声齐响应
千军共守上征程
为民健朗担重责
日夜轮班捍护城
抗击魔君不怕苦
瘟神退去喜收兵
2020年02月22日

《古蓬抗疫前线》
平水韵~八庚
文/黑管小子
村中抗魔听号令,
古蓬防控设强兵。
镇要领导前头上,
净土青山死守赢。
2020.2.22.

《古蓬抗疫第一兵》
(仄起押平水韵八庚)
文/李嘉茵
抗疫南江第一兵
同心合力凝精英
云浮壮丽山河美
昼夜轮岗担不轻
2020/2/22+

上迭村
《抗疫情》
七绝.(八庚~平)
文/白发魔女
大地回春正好景,谁知鄂地起灾情,
全民抗疫除魔瘴,一线英雄保太平。

双冲村《抗疫情》
平水韵~(八庚平)
文/xin
号令传达警长鸣,
上下同心抗疫情。
众志城城严把守,
三罗旭日朗风清,
三罗~云浮,罗定,郁南,历史上曾经合称三罗。
2020/2/22+
《双冲抗疫营》
平水韵~(八庚平)
文/xin
双冲关口勿看轻,
拉响南江抗疫营。
严守排查村干领,
喜迎全胜再收兵。
庚子~春

南渡村
疫情
文/叶子
已是东风暖,却无观景人。
疫情惩势虐,家国见精神。
老耋冲前阵,白衣多苦辛。
莫嗟花著早,明日可同春。

黄岗村抗疫
平起首句押韵~八庚
文/黄耀昌
黄岗水秀闻啼莺,
八景仙山古得名。
不忘初心听党话,
战胜疫疾享昇平。
庚子~春日


《平罗村抗疫前线》
平起~平水韵(八庚平)文/吴师傅
平罗大鼓一雷鸣
疫病闻风又失声
切勿松关严布控
瘟神不斩莫收兵
庚子~春日

全民抗疫
文/任迎春
小区门口站哨乒,
有人出行量体温。
大家齐把新疫防,
守土有责建奇功。
不管天灾与人祸,
这场战疫要打赢。
中华民族英雄出,
白衣天使人人敬。
20.02.22

静静的庚子年
文/刘芝荣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意入侵的时刻。有个广东唯一被称作“O确诊,O疑似!”的地方;在“冠毒”铺天盖地蔓延开去的严峻形势下,这个地方,又被称作“广东的最后一片净土”。这!就是粤西古郡云浮。这片“净土”所辖,有我的故乡一一郁南县南江口镇平罗村。有故乡父老乡亲,对疫情的高度戒备和严密防控的故事。我亲历乡村整个“战疫”故事,故事中所有的记忆都注定留在这个庚子鼠年的春天里。
己亥猪年的除夕过得特别的平静。岁未那晚,遥远的夜空中,一声响雷过后,大地便长时间归于寂静,再没有了往年的涌动。入夜,门前四顾,广阔的田野周围,是故乡那熟悉的村廓,远山迤逦。蜿蜒北去的南江,把大大小小的村落分在了江的两岸。团圆年饭后,往年彼起此伏、密密集集的鞭炮声再也听不到。只有小朋友燃放单个炮仗的声音在宽广的田野里偶尔地响几下,响声微弱,尽显除夕夜深厚而沉实的冷静。也见不到往年江岸夜空中那纷繁美丽的烟花。记得往年放烟花,除夕放!晚晚放!从大年初一放至元宵节。有时南江对岸的村庄先放,这边的村庄跟着就会放,你一燃我一炮地,从村里燃放到村外的田野上;隔江两地的炮手像是约好了似的,又从田间移到江边的沙滩上放。直闹到月上柳梢头方止,真个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暮然回首,村西头突然升起的那一束烟花,在夜空中炫亮瞬间,却中断了我的回忆;虽然好看,却极显孤单,反而让人感觉今晚除夕之夜的萧条冷清。不过,从四围村庄的楼房里,却透射出饱满而坚毅的光芒,
这个年没有绚丽的烟花,没有探亲访友,没有串门聊天,这个春节悄无声息。年初一早起,路上没了去逛街的人群,街道变得清静;村庄没了年的喜庆,不见了邻居串门拜年互派利市的情景,静的有点凄凉。年初二之后,本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就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拄着拐杖,一连几日,站在村东头的高处,手搭凉棚,眺望穿越田野间的村道,盼着来探年的女儿和可爱的外孙女。直到她的儿子告之“今年全国发生`冠型病毒’疫情,好多地方都封城封路,来不了了!”老奶奶才在原站立的地方慢慢地,挪蠕着转过身,悻悻地回家去……已过元宵节了。村西头一个年近百岁的老奶奶,看见回家过春节的几个儿子和儿媳还未回城里做工。又看见左邻右里的后生仔后生女都一样天天安静地宅在家中,便好奇地问:“做吔嘢个哋人都仲未出门返工去个?”“日本仔那边发瘟疫话!”后生哥答道。“怪唔得咁多人在屋企唔出门!”老人似乎恍然明白过来了。
元宵节已过去有十多天了。庚子之年的平罗村,庄庄里里仍然静默着。静到许多老爷爷、老奶奶都感觉到不同寻常。在村外,村外各个路口布岗设卡,“战役”岗亭上空,一面鲜艳的党旗在凛然的西北风中发出“噼啪噼啪”响声。声响凝重!党旗下面,是镶嵌着红底黄字的横幅。“主动认领自愿岗,干部党员来担当”明黄色的大字,赫然入目。志愿者的后面是广大村民的理解、支持和奉献。理解是村民自觉宅在家中;支持是村民自发捐款,购食品送到“抗疫”前线,送到志愿者手中温暖的支持。这不!2月17日,平罗村委单格木自然村就有60多村民自发捐款达6200多元用于支持志愿者“战疫”。一个道口,就是一个严防死守的关卡!一声禁严命令,举国上下一呼百应!
有人说:“全民安静下来,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的征兆!” 这个年虽然过得很静,却又是一个思考之年。在亲历的故事里,令我非常震撼的是那乡村里宅在家中的人们,竟然思虑起亘古不变的“一粥一饭”的命题了!年初一刚过,家家户户就带领返乡过年的儿孙们,或一大群、或三几个、或一个两个地来到地里田间锄草翻地。有的人尽管十多廿十年未揸过锄头,此时也干起了农活。有种花生的,有种玉米的,也有种姜、葱、蒜和蔬菜的。还未到元宵节,广阔的原野,南江两岸的田畴坡地,一夜之间,就好像脱去了一件老而陈旧的棉袄一样,通通露出了土地的本色,到处都透着泥土的香味儿。我深深地相信,若再过一旬半月,南江两岸的田野一定已经是绿意盎然、春风得意、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季节了!
静静的庚子年,其实是不平静的。全民“战疫”斗冠魔不平静,用什么语言去形容呢?在这里,请允许我引用南江口黄耀昌老师的一首诗去诠释这场“战疫”吧!
南江重镇志成城,
地扼三方战疫情。
上下同心坚确守,
青山保住月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