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网讯(通讯员 储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河南省洛阳检察机关中,有这样一批检察干警,他们积极响应“党员在前,抗击疫情”的号召,始终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用平凡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使命。办公室的张箫帆同志,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牺牲假期时间,主动坚守岗位。办公室作为洛阳市检察院的中枢神经,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任务和大量信息的整理报送工作,任何时候决不能停摆,也决不能出现差错。为了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他自从大年初四接到提前返岗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早上他需要坐20多分钟的公交从家赶到单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人们都减少了乘坐公共交通的频次,公交车上的乘客寥寥无几,但是,空旷的车厢并没有影响他满满的斗志,因为他明白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坚守岗位是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因为他心里始装着“我是党员我先上,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
做好信息整理,确保万无一失。数据和信息的汇总整理是否准确,关乎院领导能否全面准确把握单位疫情防控形势并有序推进下步工作。工作伊始,多头数据纷繁复杂,全院200多名干警20多个部门的报表信息量巨大,再加上每日报送的各类数据,“现在想想,当时脑子好像一团浆糊”他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深有感触。但是,得益于上级的有力指导和扎实的前期工作,他很快整理思路,将人员按“重点地区外出史”“在洛与重点人员有接触史”“非重点地区外出史”进行分类,制作出统一的台账清单,一次性统计相关数据,各类人员信息清晰明了,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同时,根据院党组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协助整理出市院共6方面22条疫情防控措施并下发各基层院,作为全市检察机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标准执行。
耐心细致沟通,做好联防联控。针对单位春节假期外出人员多,复杂情况多,重点人员数量多的情况,落实重点人员专人包干制度。他与其他4名干警对70余名重点人员实行专人包干,督促其向社区登记并汇总隔离期内体温、身体情况等信息。他不仅需要履行分包责任人职责,督促分包人员每日报送信息,还需要对所有重点人员的信息进行汇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与社区及时沟通。由于入职只有一年,很多同事都未曾接触过,这对于不善言谈的他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他没有退缩,逐人沟通,耐心说明,争取理解,有时一上午要接打20多个电话,为了确认一名重点人员的登记情况可能就要给社区、小区打3到4个电话,忙的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一上午的工作结束,上班时接的一杯水连杯盖都没动过,甚至连午休时间也有电话打进打出,但他没有丝毫怨言,依旧态度温和,耐心解释,说服重点人员及时登记、安心居家隔离。他说:“刚开始,大家可能对频繁的报送、确认信息感到有些多此一举,但是把道理讲明白,大家都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工作才能进展的这么顺利,毕竟大家都是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惧加班加点,坚持日事日毕。张箫帆负责的工作很多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需要日报告、日汇总,同时还有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和文字材料工作,“8小时”后加班是常态,有时因为一个紧急通知就加班到凌晨2点收集报送信息,第二天还要按时到岗上班。在如此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他依然能够保证按时日报且数据准确。“今天的数据必须今天汇总报送完毕,不然觉都睡不踏实,而且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有新的工作任务”他这样说。
每天面对着枯燥的数据和信息,内向的他乐观情绪满满。坐在公交车上,他调侃自己“花1元钱就可以坐专车”;接打了一天的电话,他笑称“把一年的电话都打完了”;中午回家不便连续吃了两星期泡面,他乐观的说“泡面一天一个口味,所有口味的泡面让我吃了个遍”。
随着重点人员隔离期逐步结束,陆续返岗,和社区的对接沟通工作再一次提上日程,张箫帆的工作又多了一个新的内容:按日整理并提请拟解除隔离人员名单。“又要费口水打电话了,这是要把明年的电话也一起打完了”正在查阅重点人员信息的他笑着说,“不过,比起在战‘疫’一线的同志,我从事的工作微不足道,我所做的,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为疫情防控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罢了。”
[编辑:冯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