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先说李渔 后讲故事》
兰 溪☆赵 锡 洪
总 编☆北 极 星
副总编☆诗茵若雨
主 编☆刘 茂 元

【一】
李渔是兰溪人的骄傲
更是多才多艺的奇才
在给 大家讲述李渔故事之前。笔者不得不说,先了解一下李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吧。李渔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历经坎坷,跌宕起伏。他著作等身,留下600万字的文化宝贵遗产,是一位前无人,后无来者的多能作家。外国人评价李渔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李渔生于浙江兰溪夏李村。童年跟随伯父在江苏如皋度过。李渔这孩子非常聪明过人。七八岁就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成为神童。后来随伯父回乡谋生。廿五岁那年,他去金华参加秀才考试。一举成名,被称为“五经童子。”再后来他又赴杭州参加乡试。由于他写的文章与朝庭有所冲突,故而落榜名落孙山。
从此,李渔看破红尘与官场的黑暗。于是,他就安安心心在家乡伊山之麓建起了自己的乐园一一号称伊山别业。过上了陶渊明般田园隐居生活,做了乡村中地地道道的“识字农”,并担任了中国最早的村官一一祠堂总理。为了乡亲们的农田的汗涝保收,在他的为首下,修筑提坝,建且停亭等等公益设施。四十岁,他变卖了家产,举家迁居杭州,开始走上了卖文字为职业坎坷之路。

在杭州十年间,他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后创作了《怜香伴》,《风筝误》等六部传奇作品,以及《无声戏》,《十二楼》二部小说集,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专业作家之一。从此,李渔才名震世,“湖上笠翁”的文人墨客佳话广泛传播祖国大地,大名鼎鼎的李渔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坛杰出大文豪。

最令人佩服的是李渔在自己家创办的昆曲戏剧班。他自编剧,自当导演,自招收戏班子各种角色,加以培训。不但巡演乡村,而且还打响戏曲班子的名气,常年上衢州,金华,杭州,南京,北京等大小城市奔波演出。他的戏曲剧团班子,在全国特有名气。全国不少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迹。除此之外,李渔也是个杂业行家。棋琴书画,赋诗撰联,谈文说艺,度曲演戏,设计园亭,最出名的园林建筑就是芥子园。堪称园林设计的精品。

【二】
李渔民间故事中华文化独秀
浙江兰溪风俗宝贵文学瑰宝
言归正传。现在经过李渔研究人员在民间的挖掘,通过整理,至今有不少故事上了报刋杂志,深受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这里笔者整理了一则李渔作诗讽刺无赖的故事。
有一年八月中秋前夕,李渔的30多人的昆剧戏曲班,被兰溪诸葛长乐村邀请演戏。长乐村地处三县交界地盘。平时这里由于诸葛是个集镇,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听到长乐村有李渔戏班子来做戏,建德,龙游,加上兰溪本地三县村民纷纷前去看戏。因此,长乐村热闹非凡,每天有戏客上千余人。俗话说,人多复杂。长乐村隔壁村有个姓牛的无赖,每天都来看戏,他的二个无赖好友一个姓林,一个姓游也被他凑来凑热闹看戏了。他们三人,不好好看戏,专门在戏场门口小酒店里喝酒,吃的酒醉熏熏而在戏场闹事。头三天三夜还好。到了第四天晚上。姓牛,姓林,姓游的三个无赖还上了后台房,要李渔把小生花旦出来给他们三人敬酒。

你说这事谎唐不,演小生的是李渔爱妾,花旦是李渔一亲戚的侄女。李渔当接表示不同意,并且告诉他们三人,要演戏的,走不开的,望理解。可是三个无赖却说,无她俩就不能演了吗?
姓牛的却说:“不来陪我们喝酒,说明你李渔看不起戏客。不过,不来也没关系,你要当场作一首诗,里面要有我们三人的姓氏出现。”

李渔说:可以的,不过我有言在前,我诗作好以后张帖在戏台前面,让大家看,你们大家都好好看戏,我就拜托你们诸位了。”
三个无赖异口同声地说:“好,好,好。“
只见李渔叫手下书童拿来笔墨纸砚,放在戏场后台休息处的桌子上。李渔摸了摸自己的短胡子,思索了十分钟,就在那红纸上开写了:
《致林牛游三兄弟》
二木林草茂,三口品劣优
笙从竹生声,砚上石见口
夕夕多良会,人人从夜游
一家生无底,满门午出头
憾应舍二心,挚者留一手

李渔写好诗后分咐手下人,将这首人姓拆字诗张帖戏台面下,观众们都站立起来了,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十分佩服李渔的才华横溢,不愧是当今奇才。
再说三个无赖见了李渔的诗句后,仔细一琢磨诗中的含义,也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他们三人也感到了渐愧,对李渔说,还另外有事,戏就不好了,其实他们感到黔驴技穷了,不好意思再闹下去了……

这首拆字诗,一读就会明白,姓林的如果二木不茂盛会成林吗,三个人没有品德那称得上品学兼优的人吗,笙歌是从竹下生出的好声,砚山石边才可以见到有口皆碑的称赞呢,你们三人这几天每天晚上做戏聚会闹事,还不够热闹吗?你这个姓牛人,“生”无底是”牛“字,”午出头”,是切”牛”姓,”一家牛”,“满门牛”,其实在说你们别太牛了好不?最后二句中的“憾字”去掉二心即“忄”,和”心”,则为”咸”。”挚”,去掉”执”为”手”。意思是你们三人做人要摆正心态,凡事都要留一手,不够做绝。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渔的文学功底非同一般,说他是民间奇才,一点是不夸张的……
作于2020年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