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刀见功,招招不误
——赞武汉新书记王忠林
(此叙事诗根据看见《武汉新书记一周考》撰稿)
作者:池朝兴
图片:网络
2020年2月20日
题记:2月19日,是武汉新书记王忠林到任一周,也是武汉抗击疫情全市拉网大排查的最后一天。18日下午,王忠林放出狠话:如果再发现一例居家病人,问责区委书记区长。
天佑中华,
每每国难,总有顶天立地,
呼风唤雨的定海神针!
中华有福,
每每大灾,总有临危受命,
转危为安的志士仁人!
王忠林,
火线调任,雷霆行动。
很多人睁大眼睛,
看新书记怎样拯救武汉于水火?
看王忠林如何挽救武汉一发千钧?
没有欢迎,没有寒暄,
第一次会议,
王忠林直奔主题——
继续新建方舱医院,
尽快做到床等人,
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这真是一针见血,掷地有声,
这真是抓住时弊,回应民心。
王忠林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基层,
书记相信,
比任何汇报都更明白更实际的,
是自己的眼睛!
没有任何客套,王忠林一上来,
就点了流于形式——江汉区的名。
他开始动刀——
实施严格的社区管控措施:
所有小区一律实施24小时封闭。
王书记使出太极之手,
同时恳请领导干部换位思考,
把病人当兄弟姐妹,
把病人当自己的父母亲人。
守住小区的门,
就守住了大家的安全,
就守住了百姓的健康生命。
王忠林发出灵魂拷问:
为什么我们动用了这么多人力物力,
还不能做到全部查清?
而记者暗访就能发现1000多病例?
实施拉网式排查切断源头,势在必行。
怎么实现?各区党政一把手亲自上阵。
书记一边催促着大家多干快跑,
一边发出深情呼喊:
每快一秒,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不管重症轻症,只要确诊都给看,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不能眼巴巴看着这些人失去生命。
王忠林不发通知,不打招呼,
不听汇报,不用陪同,
直插现场,直奔基层。
百步亭社区因为万家宴,
已经成为敏感之地,
王忠林戴着一次性口罩,
悄悄走进了百步亭。
结束暗访,王书记直奔会场,
他放出狠话:
如果再发现一列居家确诊病人,
问责区委书记,问责区长。
一边做实事,一边进行队伍整顿,
刀刀见功,招招不误,
说到做到,踏铁留印。
很多人看到了抗疫胜利的希望,
也让曾经懒政的人战战兢兢。
非常时期要用重典,
疫情乱象,才能斩草除根。
如今,武汉新冠病毒人传人,
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
抗击疫情的曙光,已经升腾在
翘首以待,希望的黎明。
人们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灾难治乱之中,
不能没有
敢于担当勇于付出的英雄,
不能没有
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忠诚!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正局退休,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家协会监事,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集《金色的阳光》。作品入选CC丅V央视礼宾书《当代华语诗歌精华》并在多家书报刊杂志和文学网络平台发表。
